分享

有一次,赵光义问赵普:依你之见,我万岁之后,应该传位给谁?赵普毫

 昵称华明房产 2023-05-28 发布于安徽
有一次,赵光义问赵普:依你之见,我万岁之后,应该传位给谁?赵普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我国古代皇帝继承制度一般都是嫡长子即位!但是在宋代,赵匡胤却是让自己的弟弟赵光义继承了皇位!

赵光义继承皇位,众说纷纭既有“斧声烛影”弑兄夺位之说,也有“金匮之盟”,合法继位的说法!

“金匮之盟”是杜太后临终遗言。

杜太后病重,临终前很关心大宋江山的持续传承,就把儿子赵匡胤叫到床边,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知道你为啥能得天下不?”

赵匡胤支支吾吾说,是因为咱们赵家祖上积德了,我才有这福分!

杜太后说,不是这样的,是后周君主年龄太小的缘故!要是后周有成年的君主,就轮不到你做皇帝了。

所以,你百岁之后,要把你的皇位传给你的弟弟,那时你的弟弟正年富力强,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啊!

赵匡胤看着病床上的母亲,连连点头,说自己一定会听从母亲的教诲,让弟弟继承自己的皇位!赵太后并不放心,就让在一旁的赵普写下盟约,并监督赵匡胤。

赵普为啥能有这么大面子呢?这就得从赵匡胤的父亲赵宏殷说起了。

赵匡胤攻打滁州时,派自己的父亲来滁州助阵,结果,父亲刚到滁州,就一病不起!

军务急迫,赵匡胤就只好自己领兵出征。

这时候,赵普就表现出了自己的机敏和善于把握机会的能力!他把赵匡胤的父亲当做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看护。

赵匡胤又是个孝顺孩子,从那时起,赵普就赢得了赵匡胤全家人的好感和信任,成为赵家的自家人,回到京城,甚至可以自由出入赵家!

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二,33岁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37岁的赵普一手策划和导演了“黄袍加身!”大宋得以建立!

赵匡胤打破了皇位世袭制,通过兵变夺了政权,当然也害怕自己身边的能人能臣会效仿他,因此召来赵普商议。

赵普一下子看穿了赵匡胤的心思,提议让他削弱领兵将领的权利,并在一段时间后,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石守信等大臣纷纷辞去军职,交出了兵权,赵匡胤才得以踏实坐稳皇位!

赵普真可谓既是开国功臣,又是智勇双全的谋臣,自然和赵匡胤关系很铁,不仅如此,他还深得杜太后的喜欢和信赖。

赵普这么得宠,连皇室的秘密都知道,又身居丞相之位,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虽然很有才能,但是却越来越刚愎自用,还私自敛财,众官员对他十分不满。

赵匡胤很失望,将他罢相。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继位。流传赵光义弑兄篡位,这让赵光义很苦恼,赵普觉得自己机会来了,主动的拿出《金匮之盟》来帮助赵光义堵住悠悠众口!

虽然说如此一来,自己继位合法了,但是自己百年之后,又该传位给谁呢?这个问题让他焦头烂额。

从内心深处来说,他完全打算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按照杜太后的意思,赵光义死后应该赵廷美继承,赵廷美再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得昭。

如此转了一圈,却还是给哥哥的血脉打天下,赵光义自然是心有不甘不愿的!

于是,他又召来赵普,问赵普:我百年之后,应该传位给谁呢?

赵普深知赵光义的想法,也知道赵光义是故意试探他,他就顺水推舟!

他说,陛下,你的哥哥已经做错了,所以,你不应该继续错下去,你应该传位给你的儿子。赵光义一听特别高兴,有人支持我,就这么办吧。

如此,赵普又一次获得了赵光义的信任,赵普也如愿恢复了相位!

赵普所说的,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其实不仅仅是为了迎合赵光义,也是有深刻的道理的!

当初赵普就极力反对赵匡胤传位给自己的弟弟,他极力拥护的还是传统的皇位世袭制。

这种继承方法看似简单无脑,但事实上确实可以避免自己的儿子骨肉相残,成为权利争夺的牺牲品。

这种悲剧其实就发生在赵匡胤,赵光义身上!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的兄弟亲属也不再是简单的骨血关系,更夹杂了更多的权利争斗!

赵廷美偶然知道《金匮之盟》自己是内定的皇位继承人之后,心中十分不满,本身个性就专横骄恣。

于是耐不住性子,想要使用武力夺取皇位,结果先是被赶出京城,后来又被遣送到房州,在房州没多久,就忧愤成疾,吐血而死,年仅38岁。

赵广义深受疼爱的大儿子赵元佐即将成为太子,但是听闻自己最喜欢的叔叔突然死了,内心很崩溃,因此半疯半癫!

元佐的弟弟元佑知道自己上位,当上皇太子的机会变大,于是不惜采用离间手段,让本来已经病情好转的哥哥”疯“的更厉害了!赵元佐放火烧宫殿,被赵光义贬为庶人!

周元佑如愿成为皇储,赵光义也将他精心培养。

结果天不测风云,他不小心喝下了自己宠妾给自己正妻准备的毒酒,暴毙身亡!

所幸的是,赵光义还有一子,赵元侃。

虽然这个儿子并不是皇后所生,也不如两个哥哥聪明伶俐,受到太宗的喜爱,但他生性善良,谦恭,也是唯一的继承人!

公元995年,在寇准的支持下,赵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赵恒,成为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

作者:YOYO
参考资料:
《赵光义继位是否合法?官方史书为何没有留下篡位的证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