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诗为友诗苑《诗词鉴赏》◆2023年第8期(总17期)

 勤学奋进求健康 2023-05-28 发布于福建



图片

【编者按】《为诗为友诗苑》开辟词鉴赏》,是为着力挖掘群中的优秀写手,推出佳作。
对佳作进行精到的点评,是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切磋、相互提高写作水平的平台。
被点评的诗词作品,必须是本群的作者,点评者则不限,最好是本群师友,希望本群有更多的师友们能发现好的作品,并积极参与点评!



《作品欣赏一》

图片



临江仙·过迪拜红沙漠
蔡荣电(厦门)
苍野风急归雁远,驼铃依响荒丘。白驹过隙又金秋。夕阳依旧在,逝水不停留。
欲伴飞鸿南岭去,谁知微愿难求。江郎自晓少才谋。秋深多落叶,溪浅易消流。

注:本词荣获中华当代文学学会《诗词世界》杂志社2023年度一等奖。

图片

  蔡荣电先生

【中华诗词学会高研导师刘先森先生推荐点评】
迪拜红沙漠,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去处。
上阕,作者把读者带到一个陌生的沙漠,眼前的景色独特,苍野、风急、归雁、驼铃、沙丘冲浪诸多意象,是视觉、听觉的意象组合。
下阕以抒情为主,借苍野之地,蓦地觉得家乡渐去渐远,欲伴飞鸿却不能达之惆怅,江郎才尽之时,还是感悟到人生如秋叶,如消流般易逝。
此篇明净,高远,意境开阔,作者笔下的诗情画意,令苍野的红沙漠如此的美好,且有一点秋的寂寥和萧瑟的无奈。韵律,语言,情景把握尚好!但缺一点异域风情的特写镜头。



《作品欣赏二》

风筝

张明新

飘在好风里,龙鱼或凤禽。

奈何丝线短,徒有九霄心。

图片

  张明新先生

【抱朴书生点评】
“奈何丝线短,徒有九霄心”道出了多少世间的囧境,颇可咀嚼。

【王开炎点评】
风筝题材比比皆是,易写不易精,大凡都是写天高纵横、自由自在之类,然能翻出新意者寥若晨星,此绝正是佳例。诗人反向架构,不论龙凤鱼禽,因丝线短而徒九霄心,表达的是一种某种程度上的无可奈何。
诗中的丝线,可以理解成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展现的不一样的外部局限性,许多人因时也或怀才不遇玉埋石中,因运也壮志难伸功亏一篑,因命也逐鹿失败灭国身死,种种表象,细品此绝应都能对号入座。
诗中也隐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理性思考,特别能引起共鸣,不同的人品读自有不同的人生感悟。

《作品欣赏三》

图片

再登状元岩邹应龙读书处

涂禹川

路曲林间老树隈,云烟阵阵半山来。

倾心深谷岩前瀑,相得清溪石上苔。

碧涧自流无暑气,丹丘幽寂绝尘埃。

状元虽去遗阴在,今我重登故垒台。

【耕云点评】
邹应龙,泰宁人,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丙辰科状元。涂词长以登故乡状元读书处触境而吟,全诗遣词造句虚实相生而境界大开,尤以古树云烟,瀑响清溪,夏无酷暑而幽寂绝尘,不无令人心生向往。此作以景托情,将家乡之人文景观完美融化在自然景观之中,至佳也。


图片

吾心一半属莲花

邓兴灿

红尘扰扰欲闲行,仰止高山当去程。

两岸烟云随聚散,一隅梵籁转分明。

别来莞尔丹青碧,谁共嫣然耳目清。

蝶绕花词知向晚,吾心若水为莲生。

【耕云点评】
“仰止高山当去程”与唐- 赵嘏 《李侍御归山同宿华严寺》“霄汉眼看当去程”有异工同曲之妙,中二联由“烟云”、“梵籁”感发“谁共嫣然耳目清”?唯向佛者之超然也。“吾心若水为莲生”收接承转以答,明旨而禅味足,见修为。
流风回雪点评
本诗充满了禅意,从“欲闲行”起,接着写闲行中的所见所闻,烟云随聚随散,梵籁清音分明,体现了作者不囿于执念淡定从容的心境。颈联转而写归来后醉心泼墨,耳目清明,句句清新脱俗,当真有一颗“为莲生”之心,身处红尘,却能出尘不染。

图片

霞鹤村欣会老知青并呈中强兄

曾齐禄

君从左海来,相惜鬓毛摧。

荻岸穷青远,乡音唤梦回。

流风回雪点评
清朝沈德潜曾说: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虽写眼前景,口头语,但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为佳。“相惜鬓毛衰”到“乡音唤梦回”,寥寥几字,写出了老友重逢的喜悦与感慨,辞短言长,余韵不绝。
(此三篇点评作品转自《三明诗刊第15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