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操作系统往事

 netouch 2023-05-28 发布于北京

“缺芯少魂”是国人永远的痛。

操作系统,人人都知道Windows、MacOS,这两者占中国95%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自主桌面操作系统曾占据90%的市场,而如今市场渗透率不足5%。

搞了半个世纪的国产操作系统去哪了?到底是国家扶持不够多,还是厂商摆烂不作为?国产操作系统真成“扶不起的阿斗”?

本文回顾近10年以来核心国产操作系统厂商的发展,这就是一部国人自主创新、不断突破的历史。

美国,操作系统发源地

和信息产业的绝大多数产品一样,操作系统也源于美国。

1956年,IBM 704搭载的GM-NAAI/O系统,这是首个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被认为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操作系统。

随后,批处理操作系统、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不断发展,成为现代操作系统的雏形。知名的如IBM自研的os/360操作系统。

文章图片1

▲ IBM推出System360大型机,自研os/360操作系统

1969年,贝尔实验室、通用电气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开发MULTICS操作系统计划,后成为UNIX,成为现代操作系统的源头,也提供了“开源”、“开放”以及低价等多种商业模式。

1980年,IBM推出PC机,微软开发MS-DOS操作系统捆绑发售,直接催生了微软帝国。1984年,微软已经占据全球约80%的微机操作系统,IBM后悔莫及。

在硬件产品繁多的情况下,美国诸多公司纷纷基于UNIX开发自己的类UNIX系统,百家争鸣、各成一派。典型如苹果的NeXTSTEP(后发展成为MacOS)、IBM的AIX、SUN的Solaris、HP的UX、以及Linux(严格说不属于UNIX)。

这一阶段,软硬件相互促成、相互捆绑。以IBM、苹果为例,研发力量强,技术和理念也较为领先,走的封闭式路线,价格贵。而微软采用开放兼容生态战略,先搞定软件开发者、做好应用兼容,不断升级,价格亲民。

1985年,微软Windows 3.0一举创下“6个月销售200万份”的记录,正式确立微软在桌面操作系统的霸主地位。1995年,Windows 95占全球桌面操作系统市场的90%,后与芯片厂商英特尔强绑定,成为Wintel联盟,形成事实上的垄断。

文章图片2

▲ Windows Intel = Wintel

中国,被动的产业觉醒

我国信息产业一直走在模范创新的道路上。

相比较硬件产品,操作系统因投入巨大、变现周期长、没有巨头把持、没有典型商用环境以及难以规模化应用,前期多被边缘化、工具化。

1973年,我国自研研制150机,运行了国内首个多道运行操作系统。1981年诞生的240机操作系统,服务于国防科研。这段时间的研发虽然滞后,但与国外同步,方向一致。

文章图片3

▲ 150机是我国第一台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

1983年,国家计算机工业管理局提出“照着IBM的PC做”,在无先例、无设计图参考下,自主摸索,诞生了一大批中国自主品牌,典型如长城微机。第一款自主研发的计算机操作系统CCDOS随后问世,由严援朝牵头设计,主要对DOS输入、输出模块进行汉化。

1989年,时任机电部副部长曾培炎看到巴西自研操作系统COBRA,决定打造我国自主版权操作系统。 “八五”攻关之一,就是中国第一款通用操作系统COSIX 1.0。

当时,系统、硬件正处在交互驱动发展阶段,国内系统相较海外总是“慢半拍”,且无法兼容最先进的电子设备。于是,在CCDOS的引领下,基于微软搞汉化成了一种风潮。

因为Windows最初没有中文版,CCDOS又公开了源代码,谁都可以拷贝分析和修改。20世纪80、90年代,很多中关村的公司都对CCDOS进行改进,形成了各种版本。吴晓军改造CCDOS为著名的CCDOS 2.13,鲍岳桥开发了UCDOS,风靡一时。

中文操作系统一度占据90%的市场。但基础都是微软的DOS。

直到1994年4月,微软发布官方汉化版。Windows 3.2进军中国后,国产操作系统迅速萎缩。尽管微软将89美元(美国价格)价格卖到近2000元人民币,仍快速占据中国市场。

文章图片4

▲ Windows 3.2中文版操作系统

面对微软的强势,国内分两派。一派主张“拿来主义”,不做系统,围绕Windows做应用软件,典型的如金山盘古办公套件、江民杀毒等。另一派则痛斥中国在自主知识产权上危险,要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这两种观点拉拉扯扯了几年,在中美关系的蜜月期,没有最终论调。

1998年,Windows窃取欧洲经济信息被爆,微软反垄断案“高举轻放”,业界猜疑声四起。次年,美国“误炸”中国大使馆,馆内通信系统被切断,国家安全意识、产业垄断代价压倒一切。

国产操作系统的论点转为“该如何做”。

早在1994年,在芬兰读博士的宫敏回国休假,带了20张磁带、存储了80GB的自由软件,其中包括Linux。Linux是当时能与Windows抗衡的开源系统软件,“开源”、无版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等燃起了中国的国产操作系统之梦。

1999年,国产操作系统爆发,Xteam Linux、BluePoint Linux、红旗Linux、中软Linux……国产操作系统化被动为主动,热度空前高涨,但也鱼龙混杂,最高峰时有三四十个版本。

文章图片5

▲ 红旗、蓝点、Xteam、幸福Linux操作系统

2000年,我国颁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行内称“18号文”),从投融资、税收、产业技术等多方面给予政策优惠。10年之期,软件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6%,后“18号文”续签,优惠在原基础上扩展到标准化IT服务、外包。

在“黄金10年”里,国家扶植不断加码,最典型如核高基重大专项,时间持续15年,涉及总金额超过百亿元,吸引了中科红旗、中标等多家企业参与。

政策利好、产业新旺,“国家队”、民营企业一窝蜂涌入,为日后市场“悲剧”奠定混乱的基础。

中科红旗:坠落的明星

2000年8月,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人头攒动、氛围新潮,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后召开首场“红旗Linux”产品发布会。

规模不大,百名员工、70%的技术开发人员。陆续有8家股东注资,头号股东是中科院软件所,占股40.5%。公司创始人、首任董事长孙玉芳,为中科院软件所副所长,曾带领团队参与COSIX研发。首任总裁兼CEO刘博,有着微软等多家外企从业经历。

管理团队,云集了国内各知名外企与国企的精英。骨干技术团队由孙玉芳软件所产品研发班底以及来自业界的开源技术大军组成。

一时间,风光无限。

矛盾重重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北京市政府办公软件系统选型,微软因霸王方案被踢出局,红旗、中软(中标)拿下操作系统部分订单,国产操作系统士气大涨。

文章图片6

▲ 红旗Linux桌面操作系统

Linux桌面遇生态难题。2002年的“扬帆起航工程”以及日后的工作重点,就是生态适配,全国推广,开发国产应用,一项项解决。红旗Linux在全国发展了100多家培训中心,开展相关开源Linux文化与技术的服务、人才培育。

在国家正版化政策下,联想、戴尔、惠普等纷纷上门合作,多地政府采购预装红旗Linux。国产操作系统占有份额一度超过25%(传言2000年至2008年红旗拿到政府课题超过2000万)。

现实中,虽有政策导向,但在桌面业务端,难于全业务过渡,尤其是迅猛地替换中,用户培训等服务都缺乏资源支撑。面临检查,开机Linux,日常办公仍旧是Windows,主因是“软件生态不全、适配不全、服务不到位。”

2001年至2003年,红旗Linux举步维艰,特别是在桌面应用端。

2003年,刘博因发展意见与股东分歧,提出辞呈。赵晓亮接任代理总裁,将技术市场重点偏向企业大数据系统服务,先后在邮政、金融、石油、气象、教育等多个重点行业项目取得成绩。

2005年,“扛旗手”孙玉芳遗憾离世,红旗运营管理陷入混乱,股东间的内部矛盾随之凸显。

曲终人散

红旗Linux也有高光时刻,桌面产品曾占领国产Linux市场份额超50%,服务器产品近40%。以政府、国企为代表的G端市场是主力。

2007年,赵晓亮卸任出走。贾栋任总裁,坚持原有市场、渠道等相关策略,特别是将由中日韩协同的开源系统与商业数据库为基础的行业品牌协同项目,成功打造成Asianux产品服务体系。

2008年,微软对非授权产品进行黑屏警告。同年,科技部开展基础软件重大专项——核高基,项目要求企业需自筹部分资金。

2009年,红旗与中科院软件所、中科方德联合成立核高基项目总体部,集中统筹、调配三方人员和资金。次年,红旗股东对开展核高基专向人员是否需要抽离集中,产生意见分歧,红旗技术团队撤回。

市场传言,核高基项目,红旗自身营收,无法满足专项大量扩增人员后的自筹运营资金,中科院软件所承诺为其补齐,但资金一直难于到位。红旗不得不通过高管个人房产抵押贷款等方式,填补承担核高基专项的研发资金空缺,以及日常运营服务成本。

《关于中科红旗情况的声明》中,中科院软件所则解释,红旗困境是企业经营问题。

文章图片7

▲ 网络流传关于中科红旗的清算公告

2013年4月,资金链断裂,被迫全员停发工资。关于红旗内部管理、资金链等问题甚嚣尘上、众说纷纭。

2014年2月,红旗宣告正式解聘停薪后,累计欠工资约1500万元。无薪坚守的全体员工,成立清算组进入停业清算。多名“老红旗人”在临时搬迁的租借地,为红旗Linux用户提供服务以及清算工作。

被一代人注入心血的红旗缘何走到如今这步?

有人愤愤,称中科院软件所偏心“亲儿子”中科方德,杀死了红旗。有理中客认为,8家股东都有一票否决权,利益难以均衡,才是红旗发展矛盾的根源。

在口水架、扯皮声中,国产操作系统的明星——红旗就此陨落。

红旗留下太多问题值得反思:国产操作系统是否一直依靠国家补贴?如何平衡C端、G端的市场关系?产业生态该如何掌控标准的建设,以及品牌间的协同与服务?国产操作系统路在何方?

麒麟软件:带头大哥要稳

从企业基因来看,麒麟软件与红旗相似,资历老、属于“国家队”、主打G端。不一样的企业架构和历史机遇,让麒麟软件走了不同的路。

30多年的融合发展,造就了如今的麒麟软件,服务嫦娥、长征、天问等重大项目,支撑千行百业,是典型的“龙头老大”。麒麟软件的发展之路,更符合中国特色的创新。

文章图片8

▲ 麒麟操作系统在国家重大项目应用

30年崛起之路

麒麟软件的起源,最早追朔到1989年,中国软件研发COSIX操作系统。

1999年,中软组建Linux团队研发国产操作系统,并于2003年成立中标软件,团队从100多人扩充到300多人,业务来源主要是政府项目。

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中标软件一直默默无闻地耕耘市场,进行了几次大的调整。2010年推出中标麒麟品牌;2014年,天津麒麟成立;2019年底,天津麒麟和中标软件进行整合成立麒麟软件,共同开发麒麟操作系统。

麒麟软件统一了“麒麟OS”的规范和品牌,拥有银河麒麟、中标麒麟和星光麒麟三大产品品牌,打造了桌面与服务器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万物智联操作系统等完善的产品体系。

2018年,麒麟操作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国产操作系统。并且,据赛迪顾问统计,麒麟操作系统已连续11年位居中国Linux市场占有率第一。

文章图片9

▲ 麒麟软件稳居国产操作系统占有率首位

坐稳国产第一

2020年,麒麟软件发布“遨天”计划,目标是培育一支自主操作系统精英团队,实现操作系统领域的跨越式创新发展。

同年,研发“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版本”更是将麒麟软件的自主创新之路推向新高度。

院士挂帅、百人攻关,麒麟软件一线技术人员3天完成集结,从北京、天津、上海、长沙等地赶赴海南。100天,600多个疑难问题,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

此次攻关完成后,银河麒麟V10发布,软硬件兼容适配超3万个。

生态是国产操作系统发展的核心,面对国外操作系统千万级软硬件适配的优势,国产操作系统如何走好生态“进击”之路,也成为了首要问题。

2021年,麒麟软件软硬件适配总量达到29万个,同比增长率634%。这一年,实现营收11.34亿元,同比增长85%,利润总额2.75亿元,同比增长46%。(2021年,Windows在桌面操作系统营收达到128.72亿美元)

2022年,麒麟软件软硬件适配总量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2023年4月底,麒麟软件合作厂商超6500家,完成超180万项软硬件兼容适配。目前,麒麟操作系统已全面应用于党政、金融、交通、通信、能源、教育等重点行业,服务5万家以上的中国客户。

文章图片10

▲ 截至4月底,麒麟软件软硬件兼容适配情况

麒麟软件正在“小步快跑”,在国产化大潮下,凭借多年自主研发积累,以市场化的方式服务G端以及行业。在产品侧,积蓄力量突破国产操作系统“无人区”,夯实网信产业地基,彻底改变国产操作系统“能用但不好用”的惯有印象。

时代造就了麒麟软件,麒麟软件用产品回报了时代。

麒麟信安:坚守长期主义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产操作系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2002年,国防科大牵头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软件重大专项课题——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内核项目。4年后,基于BSD技术路线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诞生。

2007年,以推进国产操作系统研发和产业化为目标的湖南麒麟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麒麟工程”)成立,由杨涛担任董事长。

杨涛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是国内最早从事操作系统安全方向研究的博士, 曾参与早期国产操作系统COSIX的研发,是“COSIX安全子系专题”项目负责人。

在UNIX进入我国之初,受出口管制被卸载了安全软件包,杨涛为此开发出符合美国橘皮书B2级的UNIX操作系统安全软件包,被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列入1995年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其后续也牵头承担了很多国家级项目研发任务,包括“信息安全专项”“核高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专项”等。

2009年,认识到Linux生态的蓬勃发展,麒麟工程选择基于开源Linux路线,开展国产操作系统早期版本的研发及市场应用推广。

2010年,麒麟工程进入电网领域,瞄准电网调度系统的安全需求。主打“贴近需求、迭代产品”,也从最初的解决“安全问题”,迈进解决“自主可控需求”。这一时期,麒麟工程同中科红旗等类似,以国家项目为主。服务和产品,在国防、电力等信息安全需求较高的领域有些成绩。

2011年起,麒麟工程研发的基于Linux操作系统商业发行版逐渐实现正向收益,搭上早盈利的快班车。

2015年,杨涛带着一众班底通过股权改造成立湖南麒麟信安科技有限公司,后申请“麒麟信安”、“KYLINSEC”等商标,也就有了如今的麒麟信安。以操作系统为核心产品,同时开启“操作系统 ”模式,研究操作系统面向云计算的创新拓展,推出云桌面系统。

云桌面系统、数据安全存储产品等,核心基础都是操作系统,可以认定为“操作系统 ”。

之后多年,中国PC市场出货量进入持续下行,云桌面瘦客户机上行势头明显。麒麟信安抓住这一波浪潮,基于操作系统向云、信息安全方向持续发展。“一云多芯”的打法,再加上接入安全、传输安全、镜像安全、数据安全等一系列安全保护技术,很快在具有信息安全刚需的多个行业市场站稳脚跟。

因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系,国内信息安全重视程度再升级,麒麟信安发展很快,建立信息安全、云计算产品线,扩大在安全存储、集中管控、轻量级云平台等方向的部署,市场营收不断增长。

2022年,麒麟信安在上海证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首日大涨212%。

文章图片11

▲ 麒麟信安上市

根据财报披露,麒麟信安有三条产品线,包括操作系统、信息安全和云计算产品,核心产品依旧是操作系统。2022年年报显示,麒麟信安操作系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7.43%。

站上行业需求的角度,麒麟信安在业务模式上实行的“操作系统” 及“操作系统 ”战略,已经取得初步成功。这种趁自主创新大潮,做深做实产品,创造增值价值,未尝不是一种新路径。

统信软件:一切看资本脸色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微软Windows的阴影下,国内出现一大批“破解”版本,以“番茄花园”最为出名。“深度XP”以纯净版、Ghost安装方式脱颖而出。

2009年,“番茄花园”主创被判刑3年,罚金100万元。之后,国内“破解”版本逐渐偃旗息鼓。深度走向开源Linux。2011年,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Deepin系统是一个基于Ubuntu的中文Linux发行版,口号是“免除新手痛苦、节约老手时间”。2014年4月,Linux Deepin改名 Deepin,Deepin团队基于Qt/C (用于前端)和Go(用于后端)开发了的全新深度桌面环境(DDE)。

在将近10年时间内,深度科技一直做产品,在圈子内小有名气,公司人数保持在200人左右。

同样,在国产自主可控等大环境,为深度科技带来了新机遇。

2019年统信软件正式注册,由诚迈科技与武汉深之度(Deepin)联合成立,产品品牌为统一操作系统(UOS)。武汉深之度继续发行Deepin社区版本。

2020年12月,统信软件完成11亿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亦庄国投领投,会畅通讯等17家投资机构跟投。融资完成后,诚迈科技持股比例由44.44%降至32.54%,仍为统信软件第一大股东。

本次融资后,统信软件的估值达到59亿元。

文章图片12

▲ 统信软件生态大会

统信软件对外公布了十年规划。前三年,做到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后三年,发展中国的2B2C市场应用,全球排名第三,形成独立生态和社区。后四年,成为全球主流操作系统。

彼时,统信软件从200人膨胀到2000人,初步形成生态,踌躇满志。成立三年来,统信生态适配数量突破了100万,生态伙伴数量也达到5400余家,社区注册用户超24万,应用商店上架应用达6万余款。

背后大股东诚迈科技在2019年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看不懂的操作。2019年,诚迈科技沾上“鸿蒙概念股”的名头,股价半年暴涨近十倍(34元涨到350元),市值问鼎282亿元。之后,市值不断下挫,市值蒸发约220亿。

2021年,统信软件继续融资,注册资本从5.1亿元增至6.27亿元, 2021年,统信软件实现营收6.80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净利润-2.38亿元。

2021年12月底,诚迈科技对外转让统信软件的股份,将仅仅统信软件0.23%股权以合计3450万元的交易对价转让,按照这种估值,统信软件估值已经在150亿元。

2022年6月,诚迈科技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被立案调查及实施留置措施。

2022年,上半年统信软件的收入仅6323万元,同比下降 72.50%,亏损额却高达3.74亿元。预计,2022年营收3.6亿元,亏损5~6亿元。

同年,业内传统信软件大批裁员。业内更有传说,产品质量下滑严重,管理混乱,开发版本较多,碎片化压力较大。而进入行业又面临各种定制化,开发实力严重不足。

2023年,统信软件仍旧宣布既有的策略:B端走向千行百业、C端走进千家万户。

通过观察统信软件10多年的历程,也留下不少问题,没有答案。

如何引入资本?引入资本的时机是什么?做操作系统的“初心”是什么,究竟当一个长期的事业还是以 “自己的孩子当猪卖”的思维,甚至是“赚一把”就走的心态?如何倾听市场的声音,做好自己最核心的产品?

一句话,市场和机遇是对所有人是公平的。当赛道已成、玩家只有2、3家之时,统信软件你凭什么能够“三分天下必有其一”呢?

祝福。

社区加持,新时代的新思路

国产操作系统远不止麒麟软件、麒麟信安和统信软件这三家,还有中兴新支点、华为系的鸿蒙、openEuler等产品。

据统计2020年,操作系统相关企业新增410家,注册量达近十年峰值;一方面是由于国产自主可控的大风口,另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开源社区的快速壮大。

在开源、自主等全球的趋势下,中国操作系统逐渐走向基金会管理、社区、开放。典型的有三大服务器操作系统社区,各有科技巨头引领。openEuler,华为发起并开源,并捐献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是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统一的开源操作系统;OpenAnolis社区,阿里云与统信软件发起;OpenCloudOS社区,是腾讯主导、中兴深度参(据说,国家主管部门,正考虑合并三大社区,否则版本太多,太分散力量)。

文章图片13

▲ openEuler捐赠仪式

这几大核心社区均是基于开源Linux操作系统,目标是构建生态,包括从处理器、整机、行业,以及催生和孵化商业化。

社区助攻,近几年服务器操作系统成绩斐然。2021年,我国新出货的服务器部署的操作系统中有79.1%为Linux系统,20.1%为Windows系统,0.8%为Unix等其他系统,Linux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回顾国产操作系统发展早期,零星的国内开源项目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社区和生态。

红旗曾在2006年,发布Linux人社区(桌面)、OpenAsianux(服务器),还有和英特尔共建的UMPC国际开源社区。但尚未形成气候。

后来,国产操作系统靠国外开源社区发行版一路起飞。但问题是,一旦上游开源社区“断供”、停服,势必会引起下游产品震动。比如,2020年红帽宣布终止对Linux开源发行版CentOS的维护支持。

openEuler及时承接部分CentOS生态的后续发展和服务。

而在桌面社区方面,2022年,麒麟软件携手10余家产业厂商,发布我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开放麒麟openKylin,理念是“开源聚力、共创未来”。

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之下,中国操作系统在探索出自己的一条道路。而在社区的加持下,必然会产生巨头性公司。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国产桌面操作系统会成为每个人的标配呢?

致谢

本文采访了诸位业内人士,受到行业前辈的支持和指导,为避免出现误导,就不一一列出。在此,大数网一并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