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构化表达系列(18):竞聘演讲:在人生关键时刻如何获得评委的信任和支持?

 周淇堃 2023-05-28 发布于山东
 

EQ阁

了解更多提高软实力的方法

    在职场上升期的你是不是曾经为了获得晋升的机会而需要备战竞聘演讲?

    如果你参加过竞聘演讲,对自己的现场表现评价如何?

    你觉得要做好竞聘演讲最难的是什么?

    如何在竞聘演讲的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呢?

    下面我将通过小明的一次竞聘演讲经历告诉你如何在竞聘演讲中表现更出色?如何能够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和肯定?

    小明工作于某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A市分行,该行每年年初都要举办处级干部的竞聘,其程序是报名——笔试——公开竞聘。其中报名、笔试主要是资格审核,公开竞聘是主要的竞争环节,其分数占了60%以上的比例,因此可以说如果站在公平竞争的角度来看,竞聘演讲是争夺的重中之重。

    竞聘演讲的程序是个人演讲10分钟,然后随机从15道必答题中抽取一题回答,评委继续提问。今年竞争非常激烈,空出的业务岗位只有一个支行的副行长,小明在经过报名、笔试以后,还有7人竞争。 

    那么根据你的经验,如果你是小明的话,你会如何准备呢?你会如何设计演讲的内容呢?答题环节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一、对于参加竞聘演讲的目的进行分析

    小明意识到竞聘演讲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也就是说不能以是否获得这个竞聘岗位作为评价此次演讲成败的标准,毕竟7选1,竞争很激烈,况且谁能取得这个岗位并不完全是由竞聘演讲的效果决定的,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因此,小明告诉自己,要有长远意识,参加竞聘演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个机会展现自己的工作成绩和工作能力,通过这个舞台告诉同事和领导自己所具备的能力、为公司创造的价值,通过诚恳和谦逊的态度获得大家的认同与信任,这才是参加竞聘演讲的主要目的。

      如果达到了以上沟通效果,则演讲就成功了。至于是否获得这个岗位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即使没有获得晋升,也为自己未来在组织的发展创造了好的环境。

    二、受众分析

    小明认为,要在竞聘中获得好的成绩,首先要做的是受众分析,也就是对评委进行分析,通过换位思考分析评委可能关注的点,然后出一些奇招,做好演讲准备。

    小明了解到竞聘的评委主要有分行行长、人教处处长、提供岗位支行的行长、零售业务部处长、部分支行行长等,他们是演讲评分和提出问题的决定性人物。

    小明分析他们对竞聘的关注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竞聘者视角是否较广,问题是否能看得深;

    ②竞聘者思路是否清晰,管理能力是否强,过去的业绩如何;

     ③关心竞聘者的品格和潜在的能力;

     ④由于竞聘岗位的可能空缺,在业务方面侧重零售业务;

     ⑤可能更注重竞聘者加入班子后的团结问题;

     ⑥竞聘者岗位适应能力和业务开拓创新能力。

    三、对竞争者的分析

    本次竞聘激烈程度史无前例,参加本次竞聘的人员主要分为3类:

    第一类是在基层行工作多年,目前职务为见习副行长或行长助理,这样的人员有3位;

    第二类是在分行职能部门工作,职务是处长助理,这样的人员有1位,而且这位助理还是小明的上司,且是小明所在银行惟一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

    第三类是在分行职能部门工作多年,职务是科长,共有3位,小明也属于这一类。

    按照SWOT分析法的要点,小明通过与竞争者进行比较分析,就自己的优劣势、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优势:

    ①与分行行长接触较多、在分行职能部门人缘较好;

    ②有10多年的职能部门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宏观意识和管理经验;

    ③有一定的工作业绩,曾获得多类奖项。

    劣势:

     ①没有具体基层业务操作经验;

     ②缺少基层管理的经验。

   机会:

     ①面试的领导大多数与小明熟悉,主持竞聘的副行长是小明所在部门的前处长;

      ②目前竞聘过程相对透明,尤其是演讲这一关,对行内公开,有很多人旁听,如果表现出众,在民意上会取得优势;

     ③竞聘岗位虽然只有一个,但按照先例,如果行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可以以见习或者助理的方式下基层。

     威胁:

     ①3个竞聘的科长中,在资历、能力、学历上小明完全占优势,但是在职务、基层工作经验上有所欠缺;

     ②提供竞聘岗位的支行本身有1个见习副行长、1个行长助理参加竞聘,其成功概率较大;

     ③小明的顶头上司(唯一的博士)也参与竞聘,对小明竞聘成功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无论小明表现如何好,领导可能要先安置他,再安排小明。

    四、将自己的特质和岗位需求进行匹配,准备演讲内容

    小明将演讲稿分成了3部分,一部分谈小明的经历,一部分谈小明的特点,一部分谈小明对岗位的理解。

    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小明的优势,并和岗位需求匹配,并且根据自己对评委的分析和对岗位的理解,小明给自己确定了几个原则:

    (1)不要谈到位后的具体工作,强调自己副手的作用;

    (2)在回答问题时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回答;

    (3)评委提问可能更侧重于宏观的层面,而不会涉及微观操作;

    (4)脱稿演讲给评委带来的效果更好。

   五、在演讲稿中设计伏笔为回答问题做铺垫

    为了在回答问题时自己更有把握,在演讲中,小明卖了一个关子。在谈到小明对岗位的理解时,小明说“由于演讲时间所限,就不展开介绍了”,小明设想这样可以在评委提问时,诱导他去提这方面的问题。果然,在最后自由提问时,有评委就提了这方面的问题,小明当然回答得井井有条。

    看到这里,我想你已经猜到了竞聘演讲的结果。虽然最后小明没有拿到那个竞聘的职位,是小明的博士上司被升职到了见习副行长的岗位,但是小明的表现得到了很多在场领导和同事的称赞,过了一段时间,小明被派到另一家支行做挂职副行长。虽然小明没有拿到所竞聘的岗位,但是他出色的表现还是为他后面的职场发展助力不少。

                          小结

      希望你从小明的竞聘经历中学到以下技巧:

    (1)竞聘演讲前要做好受众分析、竞争者分析,建议使用SWOT框架分析竞争者;

    (2)在演讲过程中要把自己的特质和岗位需求匹配起来,通过数据和事实让评委认可你是最适合这个岗位的人选;

    (3)在演讲稿中设计伏笔,通过借场造势的技巧引导评委提问。

如果各位小伙伴想系统学习结构化表达欢迎大家阅读阁主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结构化表达》一书。

图片

EQ阁

着力解决面向大学生和初入职场人士的软实力提升问题,

聚焦于打造职场沟通力、思考力和学习力,

欢迎持续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