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漠之魂——胡杨树 || 作者 任笃让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3-05-28 发布于上海


大漠之魂——胡杨树

作者    ‖    任笃让


 “胡杨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因而有了“大漠之魂”的美誉。

2012年10月4日,从金塔到额济纳旗。下午5时到了著名景点枯树林,枯树林也叫怪树林。

怪树林正好在公路一侧边上,是真正的原始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的腹地。沙漠高于公路三四十米,上到顶上,可以望到极远处,起伏不平,一望无际。沙漠表面极其松软,沙粒极细而匀,走得慢时,脚会陷下去两三寸,沙粒极易钻入鞋子。因而,必须踮起脚尖走得轻而快。

这里的胡杨枯树林,名副其实,百分之九十九是枯树,大多是横卧在地上的。看那密度及其各种造型,似乎是人工打造,从别处搬运来,专门摆设的。看那木质,的确很坚硬,很少有朽烂的痕迹。有些立着的也似乎是人工搞来埋插上去的。当然就地死而千年不倒的也不是没有。这种立着的一般都成造型,你可以凭想象找角度拍摄。说它像什么,就真的有些像什么。有像小鸟的,有像猫头鹰的,有像嘴里叼个圆球向人们展示顽皮的海豹的,有像老人弓腰驼背偊偊而行的。有一树高大昂扬,头部向上,神情有些疾愤的,你把它命名曰屈原之“天问”,似乎是恰如其分的。

在这里,最抢眼,或者说最震撼的一棵,可谓“九死一生”,即《大漠之魂》图之2。整棵树百分之九十九已枯死,主干部分已经基本没有完整的树皮,但斜卧的树干上却有一枝蓬蓬勃勃,非常旺相。这里的沙漠之干旱,超乎想象,你掘地三尺,找不见任何潮湿的沙粒。真不知胡杨的根有多深?它们是如何生长的?

这个九死一生现象,似乎已经超出了人们对“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大漠之魂”的千古赞誉的理论范围,达到了死而复活的境地,而成了“沙漠之仙”,或者叫做“沙漠之精灵”也不为过,能否算作一种实际意义上的超脱呢?




任笃让,男,汉,会宁人。书香门第,教育世家。大学文化,副高职称。自1971至2011教书四十年。退休后,参与宕昌文史编辑工作。兼任副总编辑、总校对。业馀喜欢写字摄影。现为陇南市文联会员,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会士。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