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阳汉子魏光焘:晚清最励志的“凤凰男”

 乡土天下 2023-05-28 发布于广东
邵阳市资江南路的魏光焘铜像

文/ 陈胜乔

晚清时期的今邵阳地区(当时叫宝庆府)出了四位朝廷重臣:江忠源、刘长佑、刘坤一、魏光焘。在这四人当中,除江忠源生前止步于巡抚(死后被追封为总督)外,其余三人生前不仅做过巡抚,而且都实实在在做过总督,并且做的还都是很牛叉的总督。例如清朝九大总督以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为尊,而刘长佑做过直隶总督,刘坤一、魏光焘皆做过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对以上四位家乡的先贤,我曾花不少笔墨写过前面三位的生平事迹,唯独没有写魏光焘。我之所以没有写魏公,倒不是他乏善可陈,而是因为新宁老乡范诚早就写过他(文章链接详见本文末尾)并且写得很好,我觉得珠玉在前,觉得自己没有再写的必要。但我今天决定好好写一下魏公,因为我前些天看到一篇魏公后人写他的文章,它给我打开了新思路。

我前几天看到的这篇文章的标题是《魏光焘、魏肇厘传承下来的笔筒》。它是魏光焘的第四代后人、外曾孙李自强(国际著名画家李自健的胞兄)先生写的。这篇文章虽是围绕一只笔筒发笔,但它却引出了魏光焘的诸多故事,以及介绍了魏公后代中的众多英才。

看完这篇文章,我陷入深深的思考:魏光焘本乃偏僻乡村的寒门子弟,少时读书甚少,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妥妥的位于底层社会的“差等生”,是什么因素促使他逆袭人生,变成了人人称羡的“凤凰男”?他身后的家族又是受了他的哪些影响,能基业长青、英才辈出?

一、邵阳汉子出梅山

魏光焘,字午庄,1837年出生于今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金潭村。

魏光焘出生的金潭村,位于湖南雪峰山下,这里在宋朝以前属于梅山蛮控制的区域,属于偏远之地。即使到今天,从这里驾车到隆回县城有52公里,到邵阳市区有94公里,到省会长沙则有近300公里。要不是清朝这里出了魏源和魏光焘两位历史名人,今天注定它也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没有人会注意它的存在。

但同时,金潭人因自古受“梅山蛮”文化影响,养成了遇事不信邪、不认命善于吃苦、勇敢尚武的禀性。这些禀性概括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吃得苦,霸得蛮”的宝古佬性格。这个性格在魏光焘身上得到集中体现。

魏光焘幼年丧父,为帮助母亲养活弟妹,他从小干过砍柴、放牛、淘金、做厨种种杂活。19岁以前的他,一直扮演长兄如父的角色,为全家人活着竭尽全力。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他不想认命,不愿意在雪峰山下的山窝里度过默默无闻的一生。他渴望到外面闯荡世界,建功立业。

魏光焘晚年照片

梦想的种子终究会发芽,机会终于来了。

1856年,曾国藩的湘军与天平天国的战争处于胶着状态,而之前诸多宝庆老乡因参加湘军谋取前程,使魏光焘也产生参军的想法。恰好他有一个堂兄在曾国荃部当幕僚,考虑到弟妹已经长大不少,家里能离开他了,当年他就决定去投奔堂兄,希望自己在部队建一番功业。

曾国荃的部队当时驻扎在江西吉安,从隆回金潭去那里超过一千里。当时的魏光焘家贫,自然无钱雇车代步,怎么办?他决定豁出去:走路去。

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山乡少年,为了追求梦想,竟然敢独自一人走一千里路去参军,光是这份勇气、胆量和执着,就不容小觑。可以这么讲,当魏光焘迈开双脚,打定主意踏上去江西参军之路时,他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守正出奇的“扫地僧”

魏光焘初入曾国荃部被安排协助管理钱粮军装事务,这是一个对部队作战极其重要的活,但同时又是一个做起来困难重重、很难出彩邀功的活。因为当时的湘军不是朝廷的正规部队,而是由朝廷指定官员组织的带有民兵性质的地方武装,朝廷不给发军饷,打仗所需要的一切都靠自筹,要做这好这个工作非常难。因此,很多人宁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到前线冲锋陷阵搏取功名,也不愿意干这个类似扫地僧、看不到希望的苦活。

令人刮目相看的是,魏光焘对此却无丝毫嫌弃,相反为之殚精竭虑,全力以赴。经过他努力经营,湘军的后勤工作做得越来越好,为支持大部队打胜仗作了不少贡献,他也因此引起曾国荃注意,认为他是可造之才,将他调到正在广西剿匪的蒋益澧麾下历练。在广西,魏光焘协助蒋益澧接连收复贺州、柳州,解除省会桂林之围,不久后累功升知府。

后来,魏光焘奉令率兵入浙江支援正在和太平军苦战的左宗棠。从此,他便长期在左公手下做事,因为他善于干苦活累活且守正出奇、屡创佳绩,与另一位湖南老乡刘锦棠成为左公的左膀右臂。

魏光焘一生事业最大的亮点是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治疆,以及后来在两江总督任上兴洋务、办学校。

同治十年(1871年),魏光焘被左宗棠举荐担任“平庆泾固兵备道道台”之职(管辖当时的平凉、泾州、固原等地,基本包括今天甘肃、宁夏、青海的全部,新疆天山以东、内蒙古的西部),开始提前为大部队开拔新疆做后勤准备。

左宗棠收复新疆,真正实兵作战是1876年4月到1878年1月两年。之所以提前5年筹备,主因是从内陆到新疆路途遥远,沙漠戈壁众多,后勤补给困难,必须为之认真筹备,如果不能做到出师必胜,后果不堪设想。

左宗棠收复新疆进军路线

而魏光焘为了做好出兵新疆的后勤工作,确保万无一失,除了殚精竭虑为大部队筹备粮草,还坚决执行左公要求的为大军进入新疆筑路并在道路两旁种植柳树(以便给行人骡马遮阴休憩)。据统计,魏光焘累计为大部队筹备了逾200万担粮食,修筑了2000公里道路,种树超过200万棵,这些路和一些树至今仍在,人称“左公大道”、“左公柳”。

值得一提的是,左宗棠出兵新疆总兵力约为7万人,真正负责打仗的只有2万人,其余皆为后勤保障部队。不难想象,作为后勤部队一把手的魏光焘,为保证出兵胜利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如果说魏光焘为左公收复新疆搞好后勤居功至伟,后来他主政新疆同样可圈可点。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在新疆建省后,举荐魏光焘担任新疆的首任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副省长,主管全省的行政和财赋等),后来又举荐他担任新疆的第二任巡抚(主管全省军民政务)。魏光焘从上任到离开新疆,前后有7年,政绩斐然。例如积极招屯垦、行牧政、开矿铸钱,开垦罗布泊1000里。重视医药卫生,广设羊(牛)痘局,给老百姓接种天花疫苗。严禁军人下田放牧与老百姓争利,搞好民族关系。外交上,他与俄罗斯据约力争国界,收回帕米尔失地1000 余里。

1891年,魏光焘亲手创办了新疆第一所公立书院——新疆博达书院(现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前)并担任第一任校长,开创新疆近代教育的先河。

1903年3月,魏光焘到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后,积极推行洋务新政,对教育更加关注。他积极整顿水师学堂,扩充师范、格致、译电各学堂,尤其是任上建成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前身),使他获得了“近代教育奠基人”的美誉。

三、家族长青的根基

魏光焘除了本人为官表现优秀,其家族后人的表现也非常耀眼。

综合李自强先生的文章和相关资料可知,魏家第二代有多位国家栋梁。例如三子魏肇文留学日本,是华兴会创始成员之一,中国同盟会会员,蔡锷和黄兴的结义兄弟,后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魏光焘四子魏肇厘亦留学日本,在解放战争中随程潜在湖南和平起义,后在广东省参事室供职。魏光焘次女魏湘若嫁给湘军虎将、提督周达武的儿子朱剑凡(周家纯)为妻,魏湘若与丈夫一起创办长沙周南女子中学并任该校校长,培养了杨开慧、向警予、蔡畅、陶斯咏、丁玲等诸多英才。

而魏光焘的第三代后人中更是英才辈出:如孙子魏荣爵曾留学美国,1950年弃美归国,是国际著名的声学专家、中科院院士。外孙女朱仲丽是延安时期毛主席和中央首长的保健医生,创建红十字医院的院长,作家。外孙女婿王稼祥是中共早期的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任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外孙女朱仲芷是中共延安的优秀翻译、学者、教授,外孙女婿萧劲光为新中国开国大将。外孙女钟宜淳是湖南花鼓戏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在第四代后人中,有培养出全国跳水冠军的魏华鹏;国际著名画家李自健;担任两届邵阳市副市长的李兰君;还有海内外许多著名的企业家、科学家、宇航员。

魏光焘家族后人为何能英才辈出?李自强先生认为,这与魏光焘正直清廉,刚毅忠诚的人品;行善积德,言传身教的家训;重视教育,眼观世界的胸怀等,都是分不开的。笔者深以为然。这其中,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因素是魏光焘生前十分重视对子孙的教育。

魏光焘手札

在隆回县金潭村,除了魏光焘,还出了另一位大名人魏源,很多人认为魏源是一位大文人,而魏光焘则是一介武夫。其实不然。

魏光焘少年读书确实没有魏源多,但这不是因为他本身不喜欢读书造成的,而是因为他家贫无太多到学校读书的条件。事实上,魏光焘从小酷爱读书自学。他参加湘军后尽管戎马倥偬,但仍坚持每天挤出时间读书写作,留下了《新疆志略十四年》、《慎微堂诗文集》等著作。

魏光焘的学问,我们可以从他离开甘肃赴新疆时写的一首《移官新疆和陆渔笙学使送别韵》,一探究竟。该诗内容如下:

实事求是讲,此诗格局宏大,气象不凡,很有意境,非俗手能为。

在魏光焘身教言传下,魏家儿女都热爱读书。而为了让她们接受更好的教育,魏光焘不光聘请国内名师教育她们学习传统文化,还将她们送出国学习先进科技。例如其三子魏肇文、四子魏肇厘夫妇、五子魏肇恒、女婿朱剑凡均于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旧时代的官僚,魏光焘的思想却不守旧,晚年的他目睹时局发展,深刻认识到满清覆灭无可阻挡,不再为腐朽的王朝出力。辛亥革命爆发后,清王朝任命他为湖广总督,企图利用他的威望镇压革命,他坚辞不受。他还鼓励子女顺应时代潮流,为国家民族出力。他的这种眼光和格局,使后人变得更优秀。

四、结语

在晚清重臣里面,魏光焘可谓家境最差、学历最低,不讲与李鸿章、张之洞等大佬是官二代、中过进士比,即使与同为宝庆府籍的刘长佑、刘坤一比,他也相差很多。刘长佑、刘坤一皆是富二代出身,两人也考取“高级秀才”(刘长佑是拔贡,刘坤一是廪生),而魏光焘自幼丧父,家境贫苦,只读过几年私塾,连“童生”的资历都没有。对比来看,青少年的魏光焘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落后“优等生”一大截。

然而,正是这位低到尘埃里的“差等生”,却凭着一股不甘于平庸的信念,靠着一股宝古佬独有的闯劲和勇劲,从一个早年在乡间捡柴扒粪的少年,毅然走出老家梅山,一步步登上八省总督的高位(魏光焘先后做过陕甘总督、云贵总督、两江总督,经管过八个省——编者注),让人见证了什么叫乌鸦变凤凰。他的这个经历也告诉大家:人不出门身不贵,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学历不够,苦干来凑;英雄不怕出身低,时势造英雄。

魏光焘后来官越做越大,却非常重视教育子女学习先进科技文化,报效国家,而他的子孙后代受他的影响,成功打破“富贵不超过三代”的魔咒,也让人从中窥见读书和教育对一个家族延续辉煌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陈胜乔,湖南邵东人。做过期刊编辑,在企业担任高级传播主管十余年。业余专注乡土历史地理写作,希望能为普及历史常识、特别是大邵阳的乡土史尽绵薄之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