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8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三一模化学含答案
2023-05-29 | 阅:  转:  |  分享 
  
2018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三一模化 学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白酒 ?B.?豆浆 ?C.?酸奶 D.?蒸馏水
2.往滴有石蕊的稀盐酸溶液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并振荡,直至氢氧化钠过量,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红—蓝—紫?B
.?红—紫—蓝?C.?蓝—紫—红?D.?蓝—红—紫3.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A.?植树造林?B.?无纸化办
公?C.?随意焚烧垃圾?D.?绿色出行4.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ClB.?K2SO4?C.?KNO
3?D.?Ca(H2PO4)2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橡胶轮胎 B.?木雕作品 ?C.?艺术瓷瓶
D.?青铜摆件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水作溶剂? 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氦气用
于填充气球?D.?铜用于制导线7.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名称新鲜肉次鲜肉变质肉PH5.8~6.26
.3~6.6>6.7A.?酸性变弱?B.?碱性变弱?C.?酸性变强?D.?酸性不变8.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
减少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C.?氯化钠?D.?氢氧化钙9.下列四种物质中,能用于区别盐酸、食盐水和烧碱溶液的
是(? ) A.?碳酸钠?B.?稀硫酸液?C.?紫色石蕊试液?D.?无色酚酞溶液10.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取用液体
?B.?加热液体 ?C.?稀释浓硫酸 ? D.?蒸发食盐水 11.下列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吸收的是(? ) A.?一氧化碳?B.?
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氯化氢气体1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MgCl2+2NaOH=Mg(OH
)2↓+2NaCl???????B.?Na2CO3+Ca(OH)2=CaCO3↓+2NaOHC.?2CuO+C 2Cu+CO2↑D
.?CaO+2HCl=CaCl2+H2O13.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
剂?B.?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C.?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
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14.某同学为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中和时,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
下列实验方法及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序号所用试剂现象及结论A铁粉有气泡产生,则稀盐酸过量BpH试纸测得pH>7,则氢氧化钠溶液过
量C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为无色,一定恰好中和D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为紫色,一定恰好中和A.?AB.?BC.?CD.?D15.下列对课本中的
原理、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确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B.?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
表”,可以帮助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D.?根据物质溶解度曲
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16.下列有关浓硫酸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①
稀释浓硫酸取少量浓硫酸放入烧杯中,缓慢倒入水,并用玻璃棒搅拌②证明腐蚀性取少量浓硫酸,滴在纸张或木片上③证明吸水性取少量浓硫酸,置
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④除氢气中的水分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并用向上排气法收集A.?②③?B.?①③?C
.?②④?D.?①④17.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A滴入试管①中,A与B接触后,在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观
察到有气泡冒出.下列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 A.?水和烧碱?B.?稀硫酸和镁条?C.?稀盐酸和小苏打?
D.?水和硝酸铵18.下表为氯化铵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01020304050NH4Cl溶解
度/g29.433.337.241.445.850.4NaCl溶解度/g35.735.836.036.336.637.0A.?20
℃,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B.?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钠C.?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
等的温度在10 ℃~20 ℃之间?D.?50 ℃时,100 g水中加入50.0 g氯化铵配成溶液,再冷却到20 ℃,能够析出13.
2 g固体1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证明某气体是一氧化碳将该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
粉末变红B.证明酸和碱恰好中和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C.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将白磷放入
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D.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将两根光亮铁丝分别伸入硝酸银和硫酸铜的溶液中,硝
酸银溶液中的铁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另一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A.?A????B.?BC.?C??????D.?D20.下列四个
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铁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 向一定量
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A.?A????B.?BC.?C?????D.?D
二、填空题21.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2
)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___来止痒。 22.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 (1)75%的酒精被称为“医用酒精”,常用于杀菌消毒,其中的溶剂是________。 (2)医疗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
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3.洗涤剂可以除去餐具上的
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功能。 24.从氢、碳、氧、钙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下列物质,用化学式填空(所选物质
不能重复)(1)钙片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________。 25.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金属材料中,有一类贮氢合金能够结合氢气形成金属化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该贮运原理属于________变化(填写“物理
”、“化学”。钢铁是制造轮船的主要金属材料,船身外通常装上一定数目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以防止腐蚀,该金属块可以选择________(
选填“铜块”“锌块”或“铅块”)。 26.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
冰”,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人们常利用煤燃烧反应产生的能量来
做饭、取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
量C.?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27.(1)化学来自生活,用于生活。下表列出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及
一种主要成分(其它成分未列出)编号①②③④名称食醋白酒纯碱石灰水主要成分CH3COOHC2H5OHNa2CO3Ca(OH)2溶液p
H371013试回答:将上表①-④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编号,下同):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
。 28.品吸潮和吸氧后容易变质,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可采取以下不同的方法。 (1)泡沫铁粉是一种新型的食品干燥剂和保鲜剂,当它露
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成铁锈,为检验某泡沫铁粉是否还有效,可向其中滴加盐酸,若看到________现象,说明还有效。 (2)硅
胶也是一种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SiO2·nH2O,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山梨酸钾(C6H7KO2)是国际
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山梨酸钾中钾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 29.水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膜分离技术可用于淡化海水(如下图所示),通过膜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分析】根据图示中海水淡化原理分析。30.某小组同学
在探究Mg、Cu、Fe三种金属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1)实验一中的现象是________。 (2)将实验一反应后的所有物质
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的组合有:_____________。 A.?FeSO4?B.?CuSO4、FeS
O4C. MgSO4、Fe2(SO4)3D.?MgSO4、FeSO4E.?MgSO4、CuSO4三、综合题31.阅读下列科普短文消
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等,二氧化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用水消毒剂。二
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但在水溶液中无危险性。自来水厂以亚氯酸钠(
NaClO2)和盐酸为原料,用二氧化氯发生器现场制二氧化氯,再投加到水中进行消毒。研究人员发现:1.0 mg/L氯气与0.5mg/
L 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都会产生三氯甲烷(有毒副产物)。某研究小组采集了同一水源的水样,在40℃时,对
两种消毒剂的浓度与产生三氯甲烷的浓度关系进行了对比实验。得出的数据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实验表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当的情
况下,使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比用氯气更安全。通过不断完善制备与应用技术,二氧化氯在净水领域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
问题。 (1)写出二氧化氯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 (2)需要现场制二氧化氯的原因是________。 (3)完成化学反
应方程式:5NaClO2+________=4ClO2+5NaCl+2H2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浓度相同时,氯气和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相当B.?40℃时 4.0 mg/L 的氯气在0~20 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C.?4
0℃时0.8 mg/L的二氧化氯在0~20 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5)对比图1和图2,找出能说明“氯气和二氧化氯在消毒能力相
当的情况下,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的依据:________。 四、流程题32.某制备氢气新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1)铝镓合金是__
______ (填“纯净物”或“化合物”或“混合物”)(2)“设备1”中的反应在常温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设备1”和“设备2”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 33.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用于电子工业的高纯碳酸钙、高纯氧
化钙生产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高纯氧化钙生产过程
中,“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生产高纯碳酸钙时,选择“220℃恒温干燥”而不选择
“灼烧”的原因是________。 五、推断题34.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是发酵粉的成分之
一,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则甲物质的俗名是________;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甲
的固体可做气体干燥剂,但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那么甲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或“=”,CO2气体不能被甲干
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若甲物质长期敞口放置会变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A.?甲一定
是氢氧化钠B.?变质的原因一定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C.?变质后质量一定增加D.?变质一定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六、实验题35.根据下图回
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 36.用下图操作可完成甲、乙两个实
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不要求计算氯化钠的产率),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1)甲实验的操作步
骤是________(填序号),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一步是________(填名称)。 (2)若要完成“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
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主要进行的实验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量取、________(填操作名称)。 37.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
验。(1)甲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 (2)乙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将73g稀盐酸
与106g Na2CO3粉末按丙图放好并调整天平平衡后,让两者充分反应,再在左侧托盘中加入44g砝码,在不考虑CO2溶于水及与其他
物质反应的情况下,天平指针将指向表盘________(填“左侧”、“右侧”或“正中”)。 38.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甲同学认为若II装置中装有水,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气,请写出K1、K2的开关顺序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可以利用
I、III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若广口瓶B中盛放二氧化碳,A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烧杯中盛放稀盐酸,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
应,他的操作为________,最终他看到了III中稀盐酸倒流入I中有气泡产生。 (3)丁同学认为将III的烧杯换成量简,Ⅱ中的广
口瓶装满水,则可以利用I、Ⅱ、III装置测定氢氧化钠样品中含碳酸钠杂质的质量分数,丁同学测定方法利用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_____,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________。 七、科学探究题39.研究盐类物质的性质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向
NaHCO3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均产生白色沉淀。他们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对自己过滤后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1)【实验准备
】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NaHCO3溶液Na
OH溶液Na2CO3溶液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现象I溶液变红加入CuSO4溶液产生气泡和蓝色沉淀现象II产生气泡和蓝色沉淀加入CaC
l2溶液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产生白色沉淀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
化表中的现象I为________;现象Ⅱ为产生蓝色沉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查阅资料】Ⅰ氯化钙溶液显
中性。Ⅱ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以下几种可能: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Ca(OH)2;④Na2CO3和NaHCO3;⑤N
a2CO3和NaOH【实验及分析】甲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乙
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少量CO2 , 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和Ca(OH)2。丙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
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另一支试管中的滤液加热至沸腾,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HCO3。【反思与评价】老师认为乙、丙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合理。①丙同学的实验中,加入
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②根据乙同学的结论,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
)老师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存在不足。丁同学通过以下实验帮助甲同学确认了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滤液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4)戊同学认
为丁同学的实验并不足以证明其结论,并重新设计实验证明了丁同学的结论。请写出他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________。 (5)结合此次
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 盐溶液可能显碱性b. 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c. 碱
和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一种碱和另外一种盐d. 判断溶液混合后的成分不仅要考虑产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八、计算题40.请根据下图
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________g。 (2)若已知样品质量为50
.6g,其中Na元素的质量是?(写出计算过程)2018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初三一模化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 【考点】溶液
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白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A符合题意;B、豆浆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
B错;B不符合题意;C、酸奶不均一、不稳定溶液,属于乳浊液,故C错;C不符合题意;D、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溶液属
于混合物,故D错;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豆浆、酸奶
属于乳浊液,蒸馏水属于纯净物。2.【答案】B 【考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紫色石蕊溶液遇酸
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滴有石蕊的稀盐酸溶液显红色,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并振荡,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恰好完
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呈紫色;至氢氧化钠过量,溶液显碱性,溶液呈蓝色,则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红-紫-蓝。故答案为:B。【分析
】根据酸和碱中和反应的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分析。3.【答案】C 【考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利
于保护环境,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B、无纸化办公可以节约纸张,节约资源能源,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C、
纸化办公随意焚烧垃圾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会污染空气,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D、绿色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
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护环境,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就是节约能源,减
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计划的发展,科学的发展,随意焚烧垃圾,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植树造林,无纸化办公,绿色出行,利于节
能减排保护环境。4.【答案】C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A、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C、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D、Ca(H2PO4)2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
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5.【答案】D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
解析】【解答】A、橡胶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A不符合题意;B、木雕作品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
材料,故选项错误,B不符合题意;C、艺术瓷瓶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不符合题意;D、青铜摆件是用青铜
制成的,是铜的合金,是在纯铜(红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故选项正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
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6.【答案】B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水作溶剂是利用水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熟石灰显碱性,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利用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氦气密度小,用于填充气球,利用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铜有良好的导电性,用于制电线,利用物理性质,不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表现出来的性质。7.【答案】A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由表中pH变化可知,肉类变质过程中pH逐渐
增大,酸性减弱。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
,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8.【答案】B 【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浓硫酸吸水
,质量增加,故错误;A不符合题意;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质量减小,故正确;B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
空气中能吸水和与二氧化碳反应而使质量增加,故错误;C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露置在空气中很稳定,质量不变,故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答
案为:B.【分析】物质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小的原因主要是:挥发性或风化。9.【答案】C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
、碳酸钠只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而碳酸钠与食盐水、氢氧化钠都不会反应,没有现象,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B、稀硫酸和烧碱反应,但无现
象,和和盐酸、氯化钠都不会反应,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C、紫色石蕊遇到食盐水不变色,遇到氢氧化钠变蓝色,遇到稀盐酸变红色,三种物质
中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符合题意;D、无色酚酞只有遇到烧碱等碱性物质变成红色,而遇到盐酸和氯化钠都不变色,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故答
案为:C。【分析】对于物质鉴别题,首先要掌握各物质的性质,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所需物质,再利用反应的不同现象加以区分,鉴别题时各
物质的现象必须不能相同,否则无法区分。10.【答案】C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蒸发与蒸馏操作,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不符合题意。B、加热试
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使热量及时扩散,防止酸液因沸腾而飞溅,符合题意。D、蒸发操作时,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防止液体受热不均而飞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液体药品取用要求分析;根据浓硫酸稀释要酸入水中分析;根据加热试管中液体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分
析;根据蒸发操作要求分析。11.【答案】A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不能
用氢氧化钠吸收,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此可以用氢氧化钠吸收,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硫
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因此可以用氢氧化钠吸收,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因此可以用氢氧化钠吸收,不符合
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氢氧化钠吸水易潮解且能与酸和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12.【答案】C 【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MgCl2+2NaOH=Mg(OH)2↓+2NaCl,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
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Na2CO3+Ca(OH)2=CaCO3↓+2NaOH,该反应是两种化合
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C、2CuO+C 2Cu+CO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
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D、CaO+2HCl=CaCl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
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分析,复分解反应要符合“双
交换价不变”的特点。13.【答案】B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不能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因为食盐
不能和碳酸钙发生反应。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成分析;根据碳酸盐的性质分析;根据简易净水器的制作原理分析。14.【答
案】C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盐酸过量时,盐酸会与铁反应生成氢气,不符合题意;B、当pH试纸测出的pH值
大于7时,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是过量的,不符合题意;C、当盐酸过量时,酚酞也不会变色,符合题意;D、盐酸过量,加入碳酸钠会生成二氧
化碳,没有气泡,则稀盐酸不过量,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但酸碱性会发生改变分析。
15.【答案】D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确定参加反应
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故A不符合题意。B. 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可以帮助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故B不符合题意。C. 根据金属
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 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饱和
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分析,若两化合物交换成
分生成物有水或气体或沉淀时,复分解反应能发生;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强换弱的规律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分析。16.【答案】A
【考点】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①浓硫酸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水大,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
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错误;②浓硫酸具有腐蚀性,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等物质中氢、氧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生成黑色的炭,所以可以取少
量浓硫酸,滴在纸张或木片上来证明浓硫酸的腐蚀性,正确;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取少量浓硫酸放置在空气中,其溶质的质
量分数减小,正确;④浓硫酸能吸收气体里的水蒸气,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将氢气通入浓硫酸,可干燥氢气,由于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再用向下排
空气法收集,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分析;根据浓硫酸稀释时要“酸入水”且用玻璃棒搅拌散热分析。17
.【答案】D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解:A、烧碱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有气泡产生
; B、镁条和稀硫酸反应能产生气体,有气泡产生;C、稀盐酸能与小苏打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有气泡产生;D、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没
有气泡产生;故选D.【分析】在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有两种可能:第一:物质溶于水放出热量,使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
大从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冒出;第二:固体与液体反应产生气体,气体从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冒出.18.【答案】C 【考点】溶解度的影响因
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
化钠,形成饱和溶液136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此温度下,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不符合题意;B、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溶解度
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NH4Cl,不符合题意;C、硝酸铵和氯化钠溶解度相同的温度既是判断该段中溶解度的数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经分
析知在10~20℃时这两种物质存在溶解度相同的可能。D、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4g,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50.0g氯化
铵配成50℃的溶液,氯化铵全部溶解,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2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7.2g,故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
和50.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为:50g?37.2g=12.8g,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利用溶解度/溶解度+100计算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根据饱和溶液定
义分析。19.【答案】C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解析】【解答】A选项不行,因为具有还原性的气体还
有氢气等;B选项不行,酚酞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也不显色;C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选项不行,没有比较银和铜的活动性.故答案为:C【分析】
根据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和碳分析;根据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分析;根据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分析
;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分析。20.
【答案】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A、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着反
应进行,溶液中铁元素质量增大,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中铁元素质量不再增大,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
着反应进行,溶液中钠离子质量不变,符合题意;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Fe+CuSO4═
FeSO4+Cu5664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通
入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溶液中
通入二氧化碳时立即产生沉淀,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
系,结合变化趋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
否符合题意。二、填空题21. 【答案】(1)CE(2)醋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
解答】(1)A、陶瓷蒸锅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B、纯棉围裙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错误;C、塑料盆是
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正确;D、羊毛坐垫是用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错误;E、橡胶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
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正确;(2)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所选的物质应该能与碱性反应且对皮肤无副作用,厨房中
的食醋符合要求。【分析】根据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分析;根据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原理分析。22. 【答案】(1)
水(2)2H2O2=2H2O+O2↑ 【考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1)75%的酒精被称为“医用酒精”,它是酒精的
水溶液,其中的溶剂是水;(2)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H2O2分解产生了O2 , 同时生成了水,
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分析】根据有水的溶液水都做溶剂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原理分析。23.
【答案】乳化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油脂在表面活性剂(如洗涤剂、洗发精等)的作用下,以极小的液滴均匀悬浮在另
一种液体中形成乳浊液的现象,叫乳化;洗涤剂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分析】根据洗涤用品有乳化功能分析。2
4. 【答案】(1)CaCO3(2)Ca(OH)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钙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化学
式为:CaCO3;(2)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用于改良,其化学式为:Ca(OH)2。【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
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25. 【答案】化学;
锌块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因为合金和氢气结合形成的金属化合物是新物质
,所以合金和氢气结合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而该金属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的过程也是一个化学变化,所以该贮运原理属于化学
变化;要使船身外装上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以防止腐蚀,那么可供选择的三块金属中,只有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位于铁的前面比铁活泼。【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根据金属活
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分析。26.【答案】(1)CH4+2O2 CO2+2H2O(2)C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1)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 CO2+2H2O;
(2)A、化学反应中一般会有能量的变化,但不一定只是放热,也有可能吸热,错误;B、燃烧一般要放出热量,但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
燃烧,如氧化钙等物质溶于水会放热但不是燃烧,错误;C、人类所使用的能源大部分有化学反应产生,正确。故填C。【分析】根据甲烷燃烧生成
二氧化碳和水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27. 【答案】①②;④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
答】食醋中醋酸、白酒中的乙醇属于有机物,氢氧化钙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分析】根据有机物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
析;根据碱的定义分析。28. 【答案】(1)有无色气体生成(2)+4(3)×100%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相关计
算 【解析】【解答】(1)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检验某泡沫铁粉是否还有效,可向其中滴加盐酸,若看到有气泡产生,说明还
含有铁粉,说明还有效;(2)在二氧化硅中氧元素通常显示-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2=0,解得x=+4,所以硅元
素的化合价为+4;(3)山梨酸钾中钾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100%。【分析】根据铁与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规律分析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要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物时,先确定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规
律计算所求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计算。29.【答案】水分子 【考点】物质的微粒性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海水通过分离膜,变为淡水,海水淡化中分离膜只允许水分子透过,其他离子不能通过;故填:水分子。【分析】根据
图示中海水淡化原理分析。30.【答案】(1)试管①中无明显现象,试管②中铁粉表面逐渐出现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2)D,F 【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镁>铁>铜,铁不能与硫酸镁反应能与硫酸铜反应,所以实验一
中的现象是 试管①中无明显现象,试管②中铁粉表面逐渐出现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2)A、由于MgSO4没有发生反应,滤液中一定有
MgSO4 , 错误;B、由于MgSO4没有发生反应,滤液中一定有MgSO4 , 错误;C、由于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FeSO4 ,
不生成Fe2(SO4)3 , 错误;D、当铁的量是足量的或恰好与硫酸铜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含有MgSO4、FeSO4 , 正确;F
、当铁的量不足时,滤液中含有MgSO4、CuSO4、FeSO4 , 正确。故填:DF。【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
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分析;根据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化合物分析。三、综合题31. 【答案】(1)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极易溶于水(任意一条即给分)(2)二氧化氯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3)4HCl(4)B(5)在40℃时,0~50h
内,0.5 mg/L 二氧化氯都比1.0 mg/L氯气产生的三氯甲烷少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
用,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1)从题目信息可知,二氧化氯黄绿色、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等不需要通过化学
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2)二氧化氯受光照、振动或加热等影响可发生爆炸,所以要现场进行制取,减少危险发生;(3)根据质量守恒
定律,生成物中少4个氢原子和4个氯原子,故化学方程式中缺少的部分是4HCl;(4)由题目信息可知,40℃时4.0mg/L的氯气在0
~20h内产生的三氯甲烷明显增多;(5)由图示可知,在0~50?h内,0.5?mg/L二氧化氯比1.0?mg/L氯气产生的三氯甲烷
都少,所以二氧化氯比氯气更安全。【分析】根据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的性质发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及图像关系分析。四、流程题32. 【答案】(1)混合物(2)2Al+3H2O=Al2O3+3H2↑(3)Al、O
、H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铝镓合金,是不同金属组成的,为混合物;(2)“设备1”
中的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从图可以看出反应物为铝和水,生成物为氧化铝和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l+3H2O=Al2O3+3H2↑
;(3)“设备1”的反应为 2Al+3H2O=Al2O3+3H2↑。其铝元素和氢元素化合价改变,“设备2”的反应为2Al2O3
?4Al+3O2↑,其铝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改变。所以“设备1”和“设备2”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Al、O、H。【分析】根据混合
物定义分析,混合物为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根据元素化合价规律分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要计算
化合物中某元素化合物时,先确定出其他元素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价规律计算所求元素的化合价。33. 【答案】(1)复分解反应(2)Ca
O+H2O=Ca(OH)2(3)高温灼烧会使碳酸钙分解使所得的碳酸钙中含有氧化钙而不纯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
和制备 【解析】【解答】(1)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对应的产物为碳酸钙和硝酸铵,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为复分解反应;(2)高纯氧化钙生产过程中,由于氧化钙很容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生成氧化钙的过程中要进行干燥,所以“干燥”的主
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CaO+H2O=Ca(OH)2;(3)生产高纯碳酸钙时,选择“220℃恒温干燥”而不选择“灼烧”由于高温时碳酸钙
能够分解产生氧化钙,而导致碳酸钙中混有氧化钙。【分析】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分析;根据复分解的定义分析,复分解反应为两种化合
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碳酸钙高温可发生分解反应分析。五、推断题34.【答案】(1)小苏打;NaHCO3+HCl=
NaCl+CO2↑+H2O(2)>;CO2气体能与甲发生反应(3)D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
(1)若甲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所以甲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
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2)若甲的固体可做气体干燥剂,但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
,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甲溶液应该是碱性溶液,pH>7,CO2气体不能被甲干燥的原因可能是:CO2气体能与甲发生反应;(3)若甲物质
长期敞口放置会变质,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可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等物质反应,不一定是氢氧化钠,变化后的质量可
能变大,可能变小,故填:D。【分析】根据碳酸氢钠可作发酵剂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可作干燥剂分析;根据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分析。六、实
验题35. 【答案】(1)B;2KMnO4 K2MnO4+MnO2+O2↑(2)CaCO3+2HCl=CaCl2+H2O+CO2↑
;D 【考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用的
发生装置是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2
)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
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应该选择D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分析】根据氧气、二
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分析,选择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若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需加热,则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若反应物
为固液,反应条件常温,则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看密度和溶解性,若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小,则可用向
下排空气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36. 【答案】(1)③②⑤;过滤(2)溶解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
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1)甲实验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所以步骤为③②⑤;其中
去除杂质的关键一步是过滤,通过过滤把不溶性杂质和液体分离;(2)若要完成“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主要进行
的实验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分析】根据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根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方法分析。37. 【
答案】(1)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2)3CO+Fe2O3 2 Fe+3CO2(3)左侧 【考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一氧化碳还原
氧化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该实验主要是利用物质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然后根据进入水的体积,判断氧气的体积.只
有加入过量的红磷,才能将将氧气完全消耗掉,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的结果是水倒流不足五分之一.故填: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2
)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 Fe+3CO2;(3)在烧杯中会发生如
下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1067344但是题干中稀盐酸的质量为73g,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足
44g,所以在左侧托盘中加入44g砝码,左盘偏重,天平指针将指向表盘左侧。【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分析,测定氧气体
积分数时选择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物质,且生成物为固体,使得装置内因氧气反应消耗压强变小,再根据补充的水或活塞移动的体积确定氧气的体
积。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原理分析;根据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测定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分析。38. 【答案】(1)先开K2 , 关
K1 , 一段时间后再开K1 , 关K2?(2)关闭K1、K2 , 打开K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关闭K,充分反应后打开K2(
3)Na2CO3+2HCl=2NaCl+H2O+CO2↑;不可行,CO2可溶于水,无法准确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 【考点】常用气
体的收集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甲同学认为若II装置中装有水,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氧气,K1、K2的开关顺序是
先开K2 , 关K1 , 当Ⅲ真的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说明排出的是纯净的氧气,应该开K1 , 关K2;(2)要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
氧化钠发生反应,我们可进行如下操作:关闭K1、K2 , 打开K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关闭K,充分反应后打开K2 , Ⅲ中稀盐
酸倒流入Ⅰ,说明广口瓶中的气体减少了;另外I中还会有气泡产生,因为从Ⅲ中流入的稀盐酸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产物反应,产生了
气体二氧化碳;(3)由题意测定方法是:把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排入Ⅱ中,从而把Ⅱ中的水排入量筒中,排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即
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
2O+CO2↑;但是理由CO2可溶于水,无法准确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此方案不可行。【分析】根据气体的密度进行分析,密闭装置收集
气体时,气体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要短导管进入气体,长导管排出水,若排空气法收集,则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长导管进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短
导管进入。根据物质反应时为使药品充分接触,气体要长导管通入。七、科学探究题39. 【答案】(1)溶液变红;CuSO4+2NaOH=
Cu(OH)2↓+Na2SO4(2)检验Na2CO3;NaHCO3+Ca(OH)2=NaOH+CaCO3↓+H2O(3)①有白色沉
淀生成? ②溶液变红(4)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CuSO4溶液,只生成蓝色沉淀,没有气泡(
5)abd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实验准备】氢氧化钠
溶液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反思与评价】①丙同学:根据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的性质,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只有碳酸钠,因此分别取少量滤液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是检验是否存在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滤液加热至沸腾,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根据乙同学的实验及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少量CO2 , 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和Ca(OH)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NaHCO3+Ca(OH)2=NaOH+CaCO3↓+H2O;(2)要确定是否含氢氧化钠,需先把碳酸钠除去然后再检验氢氧化钠,除去碳酸钠添加试剂时不能影响氢氧化钠的存在,因此可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验证并除去碳酸钠,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氢氧化钠,则说明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3)要确定是否含氢氧化钠,需先把碳酸钠除去然后再检验氢氧化钠,除去碳酸钠添加试剂时不能影响氢氧化钠的存在,因此可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CuSO4溶液,只产生蓝色沉淀,无气泡,则说明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4)a、盐溶液可能显碱性,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正确;b、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正确,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少量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正确;c、碱和盐反应不一定生成另外一种碱和另外一种盐,如NaHCO3+Ca(OH)2=NaOH+CaCO3↓+H2O,错误;d、判断溶液混合后的成分不仅要考虑产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正确。故答案为:abd。【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根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分析,二者都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根据题中提供信息分析,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水。八、计算题40. 【答案】(1)4.4(2)解:设碳酸钠质量为x,Na2CO3+H2SO4=Na2SO4+CO2↑+H2O10644x4.4g?x=10.6g,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为:10.6g× ×100%+(50.6g-10.6g)× ×100%═27.6g答: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为27.6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200g+200g-395.6g=4.4g;答:(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4.4g;【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后减少的总质量即为生成气体的气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分析,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先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量的关系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质量比,再从题中找出已知物质的质量,利用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相等利出比例式求解,注意溶液之间的反应,参加反应的物质为溶液中的溶质,代入方程式中的质量必须是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纯净物的质量。 1 / 17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