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所学校是否真的追求个性化?看这5个维度就够了

 张福涛lu70kpm9 2023-05-29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个性化教育世界教育变革的潮流,也是学校进化的目标。如何判断一所学校是不是能够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好学校?以下五个维度供大家参考。

图片

看课表

图片

上图展示了两张课表:图左边是我们大多数人小时候经历的课表;图右边是某所学校的课表。

请注意,这里不是说左边的学校不好,右边的学校好。而是说,如果孩子和家长的真实需求,超越了左边课表的这个学校,家长应该怎么办?当然,这个时候大家肯定想问,这是哪所学校?在哪里?学费多少?可不可以寄宿?是不是国际学校?

左边的课表来自于英国伦敦的一所学校,右边的课表来自于德国柏林的一所学校,它是得到APP李育辉老师在组织行为学课程里推荐的那本《重塑组织》里的学校。虽然说书的关于组织的观点很超前,但是这所学校已经运作了17年,美国拥有类似课表的学校联盟,有着上百所公立学校,也运作了至少20年。

课表里几乎藏着所有的信号,家长访校的时候,都会看到课表,但是很难看懂课表。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谁是内行?每个家里都有内行!孩子就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一次我们和孩子的座谈会上,孩子说了一句让教育专家们震惊的话:“学校的课程设计是给家长看的,课堂设计才是给学生看的。”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试着给翻译一下:家长关心的是学校上了什么课(比如编程课、戏剧课);学生关心的是老师怎么上课。

具体到课表,怎么看呢?

  • 先看个体(学生)的视角

是不是需要学生的主动?比如虽然有学科分了很多班,看上去可以选,但都是根据能力,不是根据意愿。学生的角色就是被动的。比如,究竟学生是被安排做某个项目,还是自己选择做某个项目?学生自己的声音和选择有没有包含在这个项目里?

  • 再看整体(学校)的视角

是不是能够把学校和培训机构区分开?也就是说,家长不去学校,能不能就在海淀黄庄,通过机构,把这张课表给实现了?如果学校重视学生软实力的培养,比如沟通合作等,那就需要各种各样不同的真实场景来迁移,而不是每个课程各自为政。

比如,在上图右边课表里的学生大会和学校大会,一个注重学生的混龄交往,一个注重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协商。

你也许会说,这张课表是不是离中国还有点远呢?得到的跨年演讲里,罗胖老师提到的四川的范家小学,如果我们仔细地去对比,都会找到很多共同点。比如,为什么范家小学周三整个下午是带孩子们出去的乡土课程?为什么需要做项目制学习?这些在教育领域中的“技术”,是有经过反复检验的共同结论的。它们都是在全球教育中真实发生的小趋势。

图片

看作业

一位美国专家,即专门研究项目制学习的机构BIE的前主任Katie Martin,她把学校风格分成佛系学校和“不佛系学校

不过,她对于“佛系”和“不佛系”的理解,正好和我们相反。在“不佛系的学校”,虽然学生的作业被整齐地挂在后墙上,但是每个项目看起来完全相同,只有学生的名字不同。

而“佛系的学校”,鼓励学生选择任何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去探索,积极地去创造。这和我们所说的“佛系”概念完全不同。凭借墙上挂的作品的差异度,就可以判断学校的风格。

比如,下图中,右边是美国的创新学校HTH,你看到的所有东西,几乎都是学生的作品。

图片

看作业这个办法,全年龄段都好用。每个人的作业都有自己的风格,这才有学习多元思维模型的可能性。


图片
看食堂

李希贵校长的经验是,从学校食堂座椅是可以搬动还是固定的,可以判断一所学校是否个性化。因为对于中学生来说,用餐的时间很宝贵,是学生的社交时间;如果不能搬动,就意味着学生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找最想聊天的人聊天。想要攒个热热闹闹的饭局,在学校食堂就没法实现了。


图片
看同学

所谓看同学,不是为了让家长去找学霸、找牛娃。而是这里藏着一个判断学校是不是适合的关键信号。我们都说,鞋是不是适合,只有脚知道。鞋还可以试穿,可是学校又不能试读。如果你可以接触到这个学校的在校学生,或者通过家长,认识了已经在这个学校的在校学生,你该问什么问题?

  • 孩子身上需要注意的10个信号

在这里,我想给出孩子身上值得注意的十个信号,这些信号是教育行业的共识。而且这十个信号全年龄段通用、全球通用。

(1)孩子说过他或她讨厌学校吗?
(2)孩子是否觉得很难直视一个成年人的眼睛,或者很难与年长或年幼的孩子互动?
(3)孩子是否看起来迷恋名牌和学校流行的服装?
(4)孩子放学回家后是否感到疲惫和暴躁?
(5)孩子是否抱怨学校里的冲突或不公平的情况?
(6)孩子是否对艺术、音乐和舞蹈等创造性表达失去了兴趣?
7)孩子是否因为想要玩,而停止阅读、写作或追求特殊兴趣? 他们在家庭作业上的投入是最低的吗?
(8)孩子会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做作业吗?
(9)孩子回到家是否对当天学校发生的事情感到兴奋?
(10)学校是否建议给你的孩子服用行为调节药物?

我想从孩子的视角,来划个重点信息。也是需要从在校的学生里,挖掘出来的关键信息。那就是第五条——孩子是否抱怨学校里的冲突或不公平的情况。

如果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家长常常觉得没啥关系,也会提醒孩子不要多管闲事,好好读书就行了。实际上,这个问题的背后,可能意味着学校没有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来解决冲突和进行沟通;而是依赖于由大人说了算、快速的问题解决方式,剥夺了孩子们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当孩子开始介意这件事情的时候,特别是12到17岁的时候,这件事情对于孩子的学习,就是一件大事。根据盖洛普的调查,60%以上的大人会因为自己的直属领导做事不公平且无法沟通而离职,在孩子学习的环境里,道理也是一样的。

图片

  • 学习需要社交和情感

当然,这十个信号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可以它用来判断,孩子是不是适合现在的学校。这些信号本身,都不应该成为家长紧张的理由,但是如果家长一直反复注意到上面的一些信号,那么可能就意味着,目前的学校对于孩子来说不合适。

也许大家会觉得,这些信号以前都在我们自己的身上,或多或少地发生过,自己不还是照样学得好好的吗?就算是个困扰,也总不至于换学校吧,为什么现在孩子的教育,就变得那么烦了呢?

因为这十个信号,本质上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习其实需要社交和情感。

这是什么意思呢?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互联网的环境里,也是因为互联网,完全改变了孩子们对于反馈的预期。孩子们玩的各类游戏的及时反馈功能,就不用多说了;甚至小孩子会使用的电话手表,自己想妈妈的时候,可以一键呼叫,其实就是在悄悄提升孩子对及时反馈的期待。

学习,在我们的原来的印象里,是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闻鸡起舞等这种一个人奋斗的样子。但是,现在我们对学习的社交和情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工作让我们感觉到领导不公正,单位氛围不对,自己干啥都提不起兴趣,周一就盼着周五,各种拖延,回家就葛优躺等等,这基本也就是工作不适合我们的信号了。也许我们作为大人,还可以说,看在钱的份上,就忍了吧!好歹钱算是每月按时出现的一个积极反馈的信号吧。

可是孩子面对的情形是什么?孩子面对的是几乎月月公布KPI结果,但是从不发工资;公司和你说,六年以后或者三年以后,就有一大笔工资在等着你。这个套路真的太深了。

所以,好的学校,一定有一套“核心技术”,解决“三年或六年发一次工资,孩子们还兴高采烈”的问题。


图片
看老师

有家长把学校老师简介的网页给自己孩子看,问问孩子是不是愿意和这样的老师一起学习。现在确实不是择校,而是在找教育合伙人。

不过,有些时候,遇到了不合适的学校,家长会说,换学校太麻烦了,还能怎么办呢?自己多花钱,找机构老师做自己的教育合伙人呗。这里,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一个机构的好老师,和一个学校的好老师,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分辨,要增加的教育合伙人可能来自于哪里。无论是哪种机构,都有一个重要指标,叫做续报率。也就是说,机构的老师,由于这个指标,会期待学生能够继续留在机构,继续跟着自己学习,机构好老师的核心技术是“反馈”

但是,学校老师完全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再负责任的老师,也是希望学生不再需要自己,开始自主学习的过程。虽然学校老师也会使用“外部反馈”,但是最终需要学生能够“自我反馈”。可以说,学校好老师的核心技术是“自主”。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孩子对于某个学科学习的自信不够,机构好老师可以通过反馈,很好地帮助到孩子;但是,如果孩子对于学习的自主不够,可能还是需要学校好老师多给一些支持。

那么好的学校老师往往是什么样子的呢?答案就是:集体合作。这个问题背后有专业的研究结论。从数据来看非常惊人:老师的集体力量能带给学生的影响,是学生之前个人成就因素的2倍以上,是学生家庭因素的2倍以上,甚至可以达到重塑一个人的效果。

这个时候家长就会说了,家长又不能集体把老师看一遍再做决定,学校招生宣讲会上的几个老师,肯定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的呀,那要怎么办呢?

答案还是在一开始的课表里。

课表里的课程是不是需要老师的合作?比如两个学校都有项目制学习,一个是外包的,找了个很厉害的机构或者大学;一个是学校老师自己合作开设的。虽然乍一看上去外包的更吸引人,项目更成熟。但是老师合作开设的,对孩子的日常课堂学习,会产生更多积极的影响。在不同的场合,老师通过观察更了解孩子,有机会反思自己的教学。

如果我们问校长,怎么才能有这么多好玩的合作课呢?校长会告诉你:首先需要老师们互相喜欢呀!(我总不能告诉你说,老师集体加班还特别开心的学校,肯定是个好学校吧。)老师们互相喜欢,就会有合作的意愿,也才能一起带给孩子精彩的学习体验。会合作的老师,就能教出会合作的学生。这就是一个学校的文化土壤。

图片

好的,我们一共讲了五看,来判断一所学校是不是好学校。我们做一个概括:

一看课表,就是在看学校是不是重视自主。
二看作业,就是在看学校是不是重视多元。
三看食堂,就是在看学校是不是重视社交。
四看同学,就是在看学校是不是重视情绪。
五看老师,就是在看学校是不是重视文化。

自主、多元、社交、情绪、文化,便成了判断一所学校是否是个性化的好学校的五个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