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北京初三一模化学汇编:碳和碳的氧化物
2023-05-29 | 阅:  转:  |  分享 
  
2019北京初三一模化学汇编碳和碳的氧化物一、单选题1.(2019·北京通州·一模)下列气体中,能用于医疗急救的是A.H2B.O2C.N2D
.CO22.(2019·北京海淀·一模)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B.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C.NaOH溶
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D.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3.(2019·北京东城·一模)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灭火B.制汽水C.光合作用D.供给呼吸4.(2019·北京平谷·一模)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
的含量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5.(2019·北京通州·一模)用下图装置进行CO2性质
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证明是CO2使石蕊变红B.②可用于检验CO2气体C.③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D.①②③只能验证CO
2化学性质二、填空题6.(2019·北京海淀·一模)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2)检验CO2是否集满的操作为 _________ 。三、科普阅读题7.(2019·北京东城·一模)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表面地球
有2/3以上都是海洋,海水为弱碱性,海洋表层水的pH约为8.2。海洋能够吸收大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从而降低了地球的温室效应。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有30%~40%会溶解于海洋等水体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中的一部分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导致海水的pH逐渐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为海洋酸化。海洋酸化是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威胁。在2.5亿多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最引人注目
的灭绝事件,大约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生物绝迹了。科学家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引起的海洋酸化,可能在古代生物灭绝事
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长有坚硬外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生物,如珊瑚和软体动物等,在海洋酸化的情况下,会出现外壳溶解现象
而难易生存。由于吸收了过多的二氧化碳,海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酸化。图中显示1990-2010年间某海域中二氧化碳浓度及海水pH的变
化趋势。海洋酸化正在改变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化学环境,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导致整个海洋生物群落的发展不稳定,最终海洋将面临巨大的
灾难。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2)珊瑚和软体动物难以在
酸性条件下生存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序号)。A 燃烧化石燃料会使空气
中CO2含量上升B 海洋吸收CO2,降低了地球的温室效应C 海洋酸化可能在古代生物灭绝事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结合图中信息,
解释海洋不断酸化的原因 _________ 。(5)写出一条解决海洋酸化问题的有效方法 _________ 。四、简答题8.(20
19·北京东城·一模)将装有少量酒精的塑料袋排净空气后密封,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塑料袋膨胀(如图所示),其原因是_____
__。五、实验题9.(2019·北京怀柔·一模)依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选择“I”或“II”进行作答,二者均作答,
按“I”进行计分。III(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发生装置选择 _____ 。(2)氧气可选用E
进行收集,其原因是 _____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收集装置选择 _____ 。(2)二氧化碳
的验满方法是 _____ 。10.(2019·北京房山·一模)实验室中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____。(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________。11.(2019·北京石景山·一模)用图装置进行CO2制取和性质的实验
。(1)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12.(2019·北京海淀·一
模)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CO2的性质。(1)A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 。(2)B中紫色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_________
。(3)C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_______ ,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C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13.(2019·北京平谷·一模)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A中药品若为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B中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3)C中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____。14.(2019·北京房山·一模)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1)旋紧瓶盖后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2)判断该实验能否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并说明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15.(2019·北京通州·一模)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
A 实验室用图图装置制取O2B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CO2(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__
______。(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________。16.(2019·北
京朝阳·一模)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已知:A的容积为250 mL,B中盛有足量的水,实验前K1、
K2、K3均已关闭。(1)检查 A装置的气密性。打开 K1,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松手后,观察到 ________ ,说明装置的气密
性良好。(2)测定 A 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打开K1,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20 mL NaOH溶液(足量),关闭K1,充分反应后,
_______________ (填实验操作),观察到 B 中的水进入 A 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60 mL水
,则A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 ______________ %。17.(2019·北京丰台·一模)利用如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若X为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2)若X为氢
氧化钠溶液,通入与(1)中等体积的CO2,观察到B中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 _____ 。参考答案1.B【详解】能用于医疗急救,则该
气体应是可以供给呼吸,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故O2符合题意;故选B2.D【分析】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和氢氧化钙反
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详解】A、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该选项说法正确;B
、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效果更好,该选项说法正确;C、对比曲线①和②,NaOH溶
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该选项说法正确;D、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下方,在②上方,这是因为氢氧化钙溶液吸收效果
比水好,比氢氧化钠溶液差,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
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D【详解】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来灭火,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
故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用来生产碳酸饮料,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不符合题意;C、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
氧化碳,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和释放氧气,二氧化碳可用于做气体肥料,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不符合题意;D、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是氧气,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二
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可以供给植物的光合作用;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人呼吸来进行分析。4.C【详解】A、要验证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需要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利用压强的变化,根据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多少来验证氧气的含量,红磷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
磷固体,瓶内压强变小,水进入集气瓶中的量等于消耗氧气的量,可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正确;B、先将导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然后用手
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
,因此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D、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正确。故选C。5.B【详解】A. ①不能证明是
CO2使石蕊变红,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要证明CO2使石蕊变红应做一个对比实验来证明,控制的变量是CO2。
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 ②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可用于检验CO2气体,说法正确,故符合
题意;C.因为CO2 的密度比空气大,且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③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
③能验证CO2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6.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分析】(1)根据实验室中制取
二氧化碳的原理来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验满方法来分析。【详解】(1)在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
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填:;(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二氧化碳时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
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即可;故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其验满方法。7. CO
2 + H2O = H2CO3 含有碳酸钙的坚硬外壳被酸化的海水溶解 ABC从1990到2010年间,随着大气中CO2的浓度逐渐增
大,海水中CO2的浓度逐渐增大,海水的pH逐渐降低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详解】(1)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其化学方
程式为:CO2 + H2O == H2CO3。故填:CO2 + H2O ==H2CO3(2)由短文可知,长有坚硬外壳(主要成分是碳
酸钙)的生物,如珊瑚和软体动物等,在海洋酸化的情况下,会出现外壳溶解现象而难以生存。故填:含有碳酸钙的坚硬外壳被酸化的海水溶解(3
)A 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碳和有机物,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燃烧化石燃料会使空气中CO2含量上升,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B根据短
文内容,海洋能够吸收大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地球的温室效应,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由短
文可知,海洋酸化是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威胁。在2.5亿多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最引人注目的灭绝事件,大约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
陆地生物绝迹了。科学家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引起的海洋酸化,可能在古代生物灭绝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说法正确;故符合
题意;故填:ABC(4)结合图中信息,从1990到2010年间,随着大气中CO2的浓度逐渐增大,海水中CO2的浓度逐渐增大,海水的
pH逐渐降低。故填:从1990到2010年间,随着大气中CO2的浓度逐渐增大,海水中CO2的浓度逐渐增大,海水的pH逐渐降低(5)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来解决海洋酸化问题;故填: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8
.酒精受热汽化(或酒精受热使分子之间间隔变大)【详解】将装有少量酒精的塑料袋排净空气后密封,说明塑料袋内没有空气,排出空气对气压的
影响,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塑料袋膨胀,由于酒精分子受热由液态变为气态,使得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故填:酒精受热汽化(或酒
精受热使分子之间间隔变大)【点睛】根据气体压强常用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分子的量的多少;二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来分析解答。9. B氧
气不易溶于水 CaCO3+2HCl=CaCl2+H2O+CO2↑D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详
解】19﹣I:(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氧气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
体,反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B;(2)氧气可选用E进行收集,其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19﹣II:(1)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
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
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
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
收集满。【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0. 2KMn
O4 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详解】(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方程式故填2KMnO4
K2MnO4+ MnO2+O2↑;(2)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填氧气不易溶于水。11. CaCO3+2HCl=CaC
l2+H2O+CO2↑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详解】(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1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稀盐酸【详解】(1)二氧化碳能与氢氧
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会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中紫色溶液变红的原因是CO2与水反应生成碳
酸,使紫色石蕊变红。(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说明C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故答案为(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3)稀盐酸。【点睛】本题难
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酸钠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 2KMnO4K2MnO4+MnO2+
O2↑???? CO2密度比空气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详解】(1)A中药品若为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B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CO2密度比空气大;(3)C中铁丝燃
烧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14. 瓶子变瘪 不能,因为二氧化碳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反应也能
溶于水,使瓶子变瘪【详解】(1)旋紧瓶盖后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瓶子变瘪。(2)判断该实验能否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并说明理由:不能,因为二氧化碳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反应也能溶于水,使瓶子变瘪。15. 2KMnO4K2MnO4+MnO2+O
2 集气瓶中的水被全排出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CaCO3+2HCl==CaCl2+H2O+ CO2 二氧化碳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且密度比空气大【详解】A、(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
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2)当集气瓶中的水被全排出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
满了。故填:集气瓶中的水被全排出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B、(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来制取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 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 CO2(
2)收集二氧化碳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故填:二氧化碳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16. 活塞恢复至原位 打开 K2、K3 32【详解】(1)检查A装置气密性: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松手后活塞恢复至原位,该现象说明A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活塞恢复至原位;(2)充分反应后,打开K2、K3,使B中水进入A中,B中减少水的体积和原先A中20mL液体的体积和就是A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则A中CO2的体积分数为: ×100%=32%,故答案为3217. 石蕊溶液变红 Ca(OH)2+CO2═H2O+CaCO3↓氢氧化钠消耗完通入的CO2【详解】(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若X为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溶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 ═H2O+CaCO3↓。(2)若X为氢氧化钠溶液,通入与(1)中等体积的CO2,观察到B中无明显现象,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已完全消耗通入的CO2。 7 / 7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