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湖生 | 中国古代建筑的格局和气质

 冬可燃冰 2023-05-29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什么是建筑?一般认为就是各式各样的房屋。这种看法虽然不算错,但至少说是很不全面。建筑的本质在于它的环境性——一个经过改造加工、有别于丛莽混沌的自然状态的人工环境,用以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是人有目的的行为的结果。人工环境的最初也是最基本的目的是安全:建筑最初是人类用以抵御自然侵害和猛兽毒虫的手段。人类创造了环境,环境又转而影响了人类自身。现代人已经习惯于生活在自己创造的人工环境之中,其体质、习惯、心理、行为已不能像远古人类那样完全在自然状态下生活了。除了庇身,人类社会还需共同活动和交往,根据生产经济内容和交往的程度,产生多种聚居形式,从原始公社的村落到现代化大城市,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这些都是人类改造自然、创建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人工环境的具体内容。我们生活其间的住宅、学校、工厂、机关、各种公共活动场所以及相互联系结合而成的村镇、城市等等,我们说的建筑,便是指的这一范围的全体或其局部。

建筑是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之一,以其提供的空间环境来服务于人类社会,这是它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本质所在。老子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指的就是这种空间性质;当然,形成环境的手段不只是四壁,纪念柱、方尖碑、巨石圈栏不是四壁,也未形成房屋,但都是形成特定环境的手段,都属于建筑。

一定形式的空间固然是环境的主要成分,但我们使用“环境”这个概念,其属性外延要更广些,还包含色彩、明暗、温度、湿度、风速、空气成分、嗅味,乃至弹性、柔度、音响、绿化等等。此外,还要考虑到影响精神方面的因素,包括历史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这些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又转而给予人以精神影响。建筑以其存在而产生的精神作用,我们叫作建筑的艺术性。例如故宫,它的形制、尺度等,不能用简单的实用需要来解释,而只能从艺术、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去认识,才能理解。建筑的实用功能和艺术作用二者,常常是同一建筑的两个方面或曰两种属性。精神的、艺术的要求,与物质功能相比,有时处于从属地位,例如工厂车间内色调和空间的处理,又如实用性很强的建筑类型的外观和室内处理,如住宅、医院、学校等,首先要保证实用功能合理和经济性;有的则处于主导地位,例如典礼性、宗教性、纪念性建筑,中外古今的伟大建筑,多数属于这一类;有的二者相伯仲,既要有实用性,又有相当高的艺术要求,例如博物馆、美术馆、剧场、文化休息中心等等。

中国古代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观念和由此决定的建筑格局,在世界多种建筑文化体系中,它是水平很高,有卓越成就的一种。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格局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技术方法,二是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所谓技术方法,是指中国古代长期以木结构为主体,因而,由于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尺度的限制,不利于向高层发展而主要形成平面展开、多重层进的布局特点。中国古代建筑以院为单位,由房舍、墙垣围成院,串接几组院成为群,乃至构成如同北京故宫这样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就是这种平面展开的最高代表作。

但是影响中国古代建筑格局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的决定性影响。举其大要,有如下几点:

一,封闭性、内向性。以最基本最简单的住宅为例,常是以院(南方谓之天井)为中心,四周围以房屋而形成,外侧为高厚墙垣封闭,仅留少数门以供出入;各栋房舍均面向内院,庭院既是采光日照通风口,又是交通和活动中心。中国住宅中的庭院,并非止是空地,而是整组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规模更大的住宅更有多重墙垣、庭院,把主要部分围在核心,用以保证安全。《易·系辞》所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至于官署、皇宫,更是高墙深院,重重屏障,防卫的目的十分明显。

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私有制,还兼有割据性和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自我满足的特点。因此,庄园、宅第、官署乃至皇宫,除了封闭性以外,还力求在自身范围内造成一个无所不包,于外界无所求的小天地。其内,不仅是吃饭(相应有厨、庖、仓库)、睡觉(卧房、斋),有时还包含待客、游赏(庭园)、娱乐(戏台)场所;如为官署,还有办公、档案、武库、监狱等等,皇宫的包罗万象,更不必具论。这种独立王国式的建筑组群,以其外围墙垣为“国界”,实行分隔割据;它适合于封建社会,但在今天却显得荒谬。然而至今仍遗存有“占山为王”的现象:先用围墙圈好一片地,然后慢慢地建造成为从幼儿园到中学,从宿舍、食堂、浴室、商店、邮局、医院、宾馆、礼堂兼电影院到办公楼、厂房、仓库等等无所不包的“企业”或机关。这种落后体制,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

二,以面南为尊。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背阴向阳,以面南为正的观念,由来已久。如河南堰师商代宫殿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陕西岐山西周宗庙遗址,均可明显看到。但是,西汉长安未央宫以北阙为主要宫门。到南朝梁武帝之会大宴时,皇帝设座面东,经审议后始改为面南,说明面南为尊的思想,起先不十分严格,而在历代推崇皇权以加强封建统治的过程中,才逐渐肯定明确起来。不仅王宫正座,一切坛庙、衙署,均采取面南方位,连同佛寺、道观也受此体系影响,采取面南为正。只有被认为具有阴性的建筑如方泽(地坛)、社稷(土地神、农神)、御史台(都察院)面北属于例外。这里说的是汉族文化传统。少数民族中,古代契丹族以面东为正,故大同上下华严寺(辽代)面东;傣族佛寺佛像也面东。中国伊斯兰教寺院面东,则因信徒向西膜拜,以向西即朝向圣地麦加之故。但这些情况所占比重很小。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伦理观念,所谓三纲五常,是维护封建秩序的最重要手段。从董仲舒到宋代理学,讲究“阳尊阴卑”,越来越严密。这对建筑的布局有直接明显的影响。有尊则有卑,在建筑上,为突出尊位,则置于中央地位,位卑者、从属者则列于两旁,这就容易形成对称布局。按中国传统方位观念,则居中面南为尊,面东西者次之,面北者最低。在住宅中,尊位是长辈、家长所在,即正房或上房;两侧则为晚辈子媳所在,即厢房、偏房。皇宫殿宇不但位置方向有规矩,尺度、高低、形制乃至色彩、图案等等,也有等级差别。此外,皇宫主要的宫殿、宫门殿门南北相次在同一中轴线上,以突出中央为尊的地位。例如北京故宫的天安门(皇城正南门)、午门(紫禁城正南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坤宁两宫、神武门(紫禁城北门)、地安门(皇城北门)就在同一南北轴线上,这就十分强烈地突出了皇宫之尊贵。不唯如此,这一南北轴线还向南北延伸,使以南的正阳门(北京内城正南门)、永定门(外城正南门)和以北的钟鼓楼完全在同一轴线上。皇宫的主要门殿不仅居宫城中心,而且是全北京城的中心。如此气魄宏伟的全局性规整布局,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是从中国历史上长期发展起来的,由唐长安、元大都到明清北京,都是古代城市的伟大杰作。早期来到中国的欧洲人(例如马可波罗),他们看惯了欧洲中世纪那种从封建诸侯城堡为中心自发发展起来的、规模不大、缺乏整体规划的城市,一看到宏伟的元大都或明清北京城和宫殿,都不免大吃一惊,赞叹不已。

中国封建社会讲究等级制度,京师以下,有州(军、府)、县两级,规模也依次递减。唐宋时期,州军级城市通常采取子城制度,即在大城内建立一个内城作为州军长官廨舍,也是军事和行政的中心。子城制度是从先秦时期的城郭之制发展过来的。秦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罢侯置令,但已有城郭分立的城市,仍然继续沿用下去。这种全国不同等级的城市按照一定规制建造的办法,最早在《周礼》中已有记录,这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四,中国传统的环境观念,是从和自然环境协调、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原则出发的。在处理自然环境上,更多的是利用,而不是大挖大填的改造。中国式的庭院,就是一种人工与自然结合的环境。在传统的民居,有敞厅和前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这里户内户外,室内室外的界限并不很清楚。在庭院中则植树成荫,藤蔓满架,或作花台,或砌鱼池,尽量引入自然情趣。在中国古代城市里,住宅绿化程度较高,还在重要干道两侧植树成行,这种有计划的大规模城市绿化,在世界上也是罕有其匹的。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等都是著名代表。

中国的风水学说,就是一种选择和利用自然地形来构成理想环境的理论。这种说法讲究聚气,不耗散,不冲破,不泄漏;如有不利之处,也有补救之方,以趋吉避凶等等。剥去迷信成分,见到它所追求的是环境的回合封闭和完整均衡,背阴向阳,爽嵦高敞。有人把风水比作环境科学,未免推奖过甚;毋宁说它是一种环境心理学,它所追求和达到的,实质上是心理上的满足:一个完整、安全、均衡的世界。但是在风水理论指导下,有些建筑群的择地确实收到很好的环境心理效果,例如昌平明十三陵、遵化清东陵、易县清西陵。但是最为典范的择地和利用地形的例子,应数唐乾陵。它凭借自然山势,以梁山为上宫,以其前两小峰(东西乳峰)为阙,少加点缀,顿成气势雄伟、庄严、完整的陵区。这种利用天然地形以构成环境的例子还可以溯至更早的时代。如“阙”,是宫门前的标志物,于是秦始皇建阿房宫,“表南山之巅以为阙”,把远处的山峰作为宫前双阙,则宫的范围象征地扩大了数千百倍,气势伟大莫过于此。师秦始皇的故智,东晋王导指牛首双峰以为天阙,隋炀帝以伊阙为宫前双阙。这些都是企图利用天然地形来为意愿中的环境构图服务的例子。把人工改造和天然地形选择利用相结合来综合地构成一种特定环境,这样的思路和实践,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一个独到之处,为世界其他建筑文化体系所少有。

简单地说,中国古代建筑中,皇宫、坛庙、官署、士大夫宅第之类,都是受封建礼教的约束,都为儒家伦理思想所支配。儒家强调天法祖、礼乐治世、强调尊卑等级,不容犯上僭越。儒家讲究中庸之道,讲求均衡、整肃、对称、谐调;这些也构成了它的美学指导原则。在封建制度长期控制下,许多建筑的营造,不过是墨守成规,按一定模式重复再现。没有新的创造,没有突破,没有内心感情的奔放流露。因此,固然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光辉的创造、伟大的成就,终于最后陷入形式主义,僵滞枯索,缺乏艺术创造的生命力,缺乏激情和吸引力;只能是四平八稳、平淡无奇、处处似曾相识的庸人趣味。这是今天我们应引以为戒的地方。

与儒家的均衡对称相反,中国古代在园林方面则遵循追摹自然、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原则。有人将这种现象,归之为道家思想支配的结果。中国造园的起源很早,但是对后世也有长远影响的文人园的最初创立,则是魏晋“正始之风”开始的清谈、遁世的风气流行的结果。在一部分门阀士族中,崇尚老庄的虚无遁世思想。然而返朴归真,回到自然固不可能,所以尽量使环境有山林野趣,则为主导思路。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的造园实践,以自然为范本,“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明·计成《园冶》),明明是人工所为,偏要藏去斧凿痕迹,装扮成天真未凿的自然状态。但是摆脱了礼教的束缚,毕竟自由多了,创作的热诚更高,因之,在中国古典园林领域里,可以找到建筑艺术手法方面的精采例子,绝不下于从宫殿坛庙所得,这一方面,近年研究的人很多。在古典园林中,环境空间的构成手法灵活多变,情调各殊,一入名园,大有目不暇接之感。环境不是徒立四壁,简单几何形的墙垣房舍所构成,而是多种因素形成的道理,在园林中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最好的证实。尤其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造园经验,确实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除了园林,在农民住房特别是山区房舍中,在许多少数民族住宅中,活泼自然、实用性强的建筑组合则占主导位置,显然是由于受封建礼教束缚比较少的缘故。

以上对比地说明了两种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格局,一种均衡对称,有等级秩序;一种追求自然情趣,灵活多变。这二者组成中国古代建筑丰富多采的面貌,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息一类,也有潇洒超脱、逸趣横生的一类。至于说到气质,或者说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性格在建筑艺术上的反映,应该说,大体上(主流的),我们看重典雅、中和和含蓄的格调,而不赞赏奇谲、刺激、暴露无遗的风格。含蓄特别是我们民族欣赏的审美性格,即所谓“言不尽意”。追求“不尽之意”、“言外(画外)之意”,常常是用以判定思想意境深度的主要内容。特别在园林中,运用各种手法以求得不尽之意的地方很多:水涧曲深,似源头无尽;重嶂叠峦,似山势绵绵;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似境界无穷。这些手法今天仍在继承发扬。我们有着辉煌的过去,但对于我们更为重要的是:要创造更加辉煌的将来。

来源:《文史知识》,1987年,第2期,第61-69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