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700多门课改用全英文教学,清华大学的改革举动“细极思恐”

 昵称散步收藏 2023-05-29 发布于上海

清华、北大,中国学子们心目中的最高殿堂。多少年来,多少学生为了实现进入清华、北大学习的这一目标,彻夜不眠的努力着,所有跟学习有关的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这些学生。

将700多门课改用全英文教学,清华大学的改革举动“细极思恐”

作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清华的一举一动无疑代表着高校教育的部分走向,能起到引领性作用。但在最近,清华的一项举动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应。

近日,清华大学声称为了与国际接轨,将校内700余门课程教学改为全英文授课。不知道提出这一改革的人心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笔者也不好妄加猜测,但全英文授课,百分百弊大于利。

首先,绝大部分清华学生的英文水平还达不到能完全理解相关学科的英文表达,他们或许能应付英文的日常应用,但在课堂的英文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日常应用的范围。很多留学生刚到美英等国留学时就会面临这一大难题。不过在国外留学,身处在周围时时刻刻都在讲英语的语言环境里,相对来说,可以更好更快的解决这个难题。

将700多门课改用全英文教学,清华大学的改革举动“细极思恐”

其次,授课的老师也并不是人人都能用英语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面对这种情况,就只能找自己会的,比较接近自己想表达意思的英语来表达。要知道,学问这东西可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因为词不达意,极有可能就把人带偏了。

而要解决这两大难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以后、在未来的时间里,让孩子从小就开始说英语,养成使用英语的习惯,这样一两代人下去,就能完美解决这两大难题。

最严重的问题来了,如果因为清华大学这次的举动,国内部分大学纷纷跟进的话,势必会影响到中学乃至小学。而学校的改革势必会影响到家长,为了孩子不掉队,家长明明知道这样不好,也只能无奈地选择配合学校。可以想象一下,到时候就算英语取代不了汉语在日常中的地位,但分庭抗礼是绝对没问题的,中华民族五千年从未被取代的文明极有可能会因此而消亡,从而在人为的操作下,被西方落后文明逆袭。

将700多门课改用全英文教学,清华大学的改革举动“细极思恐”

这话现在说起来有可能是危言耸听。但如果真的在以后的日子里,因清华大学的特殊地位而让其他大学逐步选择跟进,那么这就不是危言耸听了,而是未来必定会发生的事实。

清华大学此番的改革,不能深入剖析,细极思恐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