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教外孙学写诗

 淡味茶原创文艺 2023-05-29 发布于山东

我教外孙学写诗
文/韩风顺

早起悠悠醒,匆匆辞别家。
乘车医院去,沿路赏鲜花。

只见一个活波可爱的儿童,身穿校服,胸前系着红领巾,立正姿势在高声的朗诵着,瞬间客厅里传来阵阵欢呼与掌声。欲问这是怎么回事?让我慢慢讲给你听。

 樱花时节风景好,人间四月赴京城。2023年4月9日,我乘山东高唐至北京的大巴车,到达在京城工作的女儿家。由于亲家因事去太原,女儿女婿工作繁忙,接送外甥上学的任务自然成了我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外甥今年11岁,上小学5年级。除了保姆式的照顾外,还多了一项任务,即每天晚上给外甥检查课后作业。在检查语文作业时,我发现外甥对课文中的古诗只会背,不能理解其内容,更不了解意境。于是,我便暗暗下决心,趁这次来京之机,教会孩子学写诗。

 目标既然定了,要想教会孩子学写诗,从何处入手呢?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想古体诗,尤其是近体诗,说起来容易,写起来难。讲深了,孩子听不懂,讲浅了,诗也学不会。论起写诗,别说孩子难,就连成人也很难。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总比困难多。一个成熟的想法在我脑海里呈现。依诗举例,依诗讲诗,依诗学诗。挑选最筒单的五言绝句诗,作为范本,教会外甥学写诗。


 郑世涵,到。今天晚上的作业是什么?姥爷其他作业都已完成了,我也自查了,绝对没错。我胸有成竹的笑着问:“还有什么作业啊?”,就光只剩背古诗了。孩子脱口而出。我一看时机已成熟,就对他说:世涵,今天开始,姥爷教你学写诗如何?那当然好啦,但姥爷我太小,听不懂啊。能听懂,姥爷保证你听的懂,并且爱上古诗词。他高兴的点了点头。于是我就按我的预想方案,一一作了讲解。

白日依山尽,
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
仄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
       
从上诗中可以看出,其格律是:
一、本句平仄交替,如违反就是失替。属于诗病。如:白日,仄仄;依山,平平;尽,仄。
二、上下句对立,如违反就是失对。属于诗病。如:白日,仄仄;黄河,平平,上下相对。依山,平平;入海,仄仄,上下相对。尽,仄;流,平,上下相对。
三、中间上下句相粘(指第二句、第三句)。如违反就是失粘。属于诗病。
如: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
仄平平仄仄

诗中间这两句平仄相粘,否则失粘,算诗病。就这样我一边讲,孩子一边学,一直到他完全明白了,然后讲下一个问题。关于平仄,为了让孩子便于掌握,我根据孩子熟悉汉语拼音的实际,决定采用新韵,暂不用旧韵(平声韵,此韵有入声,难懂)。对他讲,新韵的平仄有四个声调,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姥爷讲的认真,外甥听的用心。关于押韵,对他讲,写诗除了格律,讲究平仄外,还必须押韵。一般说来,有两种形式,一是开头第一句押韵;一、二、四押韵;二是开头第一句不押韵,二、四句押韵。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姥爷。好,姥爷给你个任务,下周仿照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根据今天讲的内容写一首诗,周末点评后朗诵。下课。是,姥爷好。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课结束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功到自然成。无事一身轻,有事闲不住。往日小外甥不是去踢球,就是打游戏。这周可大变样了,在那里翻书本,查词找字,自测平仄,押韵,忙的不亦乐乎。初稿一共写了十多遍,在我的耐心辅导下,孩子终于写成了一首五绝.医院之行  ,并在家庭会上进行了朗诵,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特邀诗人简介:韩风顺,山东高唐人。自幼酷爱文学,喜欢写作,尤其是古典诗词。多年来,曾在国家级、省、市及军内外报纸、刊物、电台发表作品千余篇,其中荣获国家级、省、市金奖,特等奖,一等奖,并被授予“杰出爱国诗人”,“红色诗人”、“百强诗人”等荣誉称号。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山东滨州市诗词学会会员,中海诗社副社长,高唐县鱼丘湖文学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枫林诗社社长,高唐县关工委成员,政协高唐县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曾出版诗集二部:《岁月如歌》《哼着小曲唱家乡》。

淡味茶原创文艺微刊第1889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