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他是唯一与主席单线联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鲜为人知,化名却很出名

 贵而全之 2023-05-29 发布于湖南

点击加载图片

在战争年代,出于军事政治的需要,特工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职业,而对于特工来说,隐姓埋名早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在我党阵营中,有这样一位特工,他是唯一与毛主席单线联系的特工,他的真名鲜为人知,而他的化名却让敌人恨之入骨,他便是王牌特工——范明。

1954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范明特地单独找到了毛主席,开门见山地说道:“主席,我想叫回我本来的名字!”

毛主席听罢,哈哈大笑道:“郝克勇同志,我认为还是不要改了吧!你就叫范明吧,这个名字对你而言更有意义,也更有名气啊!”

听到毛主席这样说,范明挠了挠头,犹豫了一会儿,笑着回道:“好吧,我就听您的!”

明明叫郝克勇,为什么要化名为范明?这个在建国前唯一与毛主席单线联系的王牌卧底到底是什么来头?而在他身上又发生过哪些匪夷所思的故事呢?

弃暗投明

点击加载图片

1914年,在陕西临潼,郝鹏程的小儿子出生了,军人出身的他,自然对儿子寄予了无穷厚望,他给这个小儿子起名为“克勇”,希望他在未来的人生路途上能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郝克勇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盼,他的少年生涯足以配得上“勇”这个字。

在兄长的影响下,从小家中饱读诗书的郝克勇开始渐渐懂得救亡图强的意义,于是,在他16岁那年,便离开家乡,跟随兄长来到了上海。

在上海,郝克勇凭借努力,成功考进了上海建国中学,在先进思潮的影响下,他的爱国热情更加高涨。

点击加载图片

1932年,淞沪会战爆发,尚在读书的郝克勇毅然投身革命之中,本来,他只是负责给抗日义勇军们运送物资的,可是到达前线阵地之后,他被眼前的一切震撼到了,他觉得当此国难时刻,身为中华儿女,怎可不上阵杀敌?

于是,郝克勇拜托同学为他办理休学手续,而他自己则就地加入了抗日义勇军。

就这样,刚满十八岁的郝克勇正式踏上了革命的道路,他的成年礼是在浴血奋战中度过的。

战争结束以后,郝克勇回到了家乡,在父亲的安排下,他来到了国民政府的一所警官学校继续学习,毕业以后,郝克勇被分配到了贵州,在那里担任盐务税警分队长。

点击加载图片

怀揣着满腔热情,郝克勇开始了全新的工作,最初,他是充满了干劲的,总是希望能干出一番事业的,可是,现实很快便给了郝克勇迎面痛击。

在国民党统治的地方政府早已烂到了骨子里,从顶头上司开始便是一副不作为的态度,而底下的小职员们更是肆无忌惮地摆烂,很快,认真工作的郝克勇便受到了多方面的打击,现实的不堪,让他感到心灰意冷。

在那个时候,政府部门的贪污腐化已成为了一种常态,他们非但不以此为耻,反倒是大张旗鼓地进行。

点击加载图片

一次,郝克勇在执行公务时,扣留了湖南省主席何键的走私盐船,照理来说,这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可是,秉公执法的郝克勇却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严厉批评。

通过这件事,郝克勇彻底看清了国民党政府的昏庸腐败,他知道中国要救亡图强决不能依靠这个破烂的政府,他决心要弃暗投明,与国民党决裂,去寻找新的道路。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郝克勇也受到了牵连,被驱赶到了西安,彻底看清现实的他趁乱辞了职,来到东北大学西安分校就读。

在读书之余,郝克勇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共产党人,在他们的影响下,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特工生涯

点击加载图片

国民党第三十八军原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的17路军,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不仅囚禁了杨虎城,还多次改编了他的部队。

但是,不管蒋介石怎么改编,38军的将士始终坚持抗日爱国的立场,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

1939年春,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三十八军党的地下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郝克勇作为主要成员加入其中。

在三十八军工作期间,郝克勇严格执行上级安排的任务,利用报刊等形式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发展地下组织,在他的不断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先进分子自愿加入到共产党的队伍中来。

最终经过地下党工委成员们的不懈努力,三十八军中地下共产党员人数迅速增加,队伍越来越壮大,基本上控制了三十八军的领导权。

点击加载图片

面对此等局面,国民党政局开始感到不安,他们对这个号称是“七路半”的三十八军恨之入骨,决定要在全军范围内进行一次大清洗,而郝克勇便在其列。

幸而,郝克勇提前得到了消息,在同志们的掩护之下,逃过了一劫。

1942年,郝克勇作为三十八军地下党委的代表来到延安,向毛主席当面做汇报。

毛主席见到他后非常高兴,笑着说:“你们那边的工作开展得很好嘛!我都听说了,那里的人们管你们叫作七路半,你们这个七路半比起八路军来还要八路呢!”

听到主席的夸奖,郝克勇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道:“主席过奖了,我们跟八路军比,还差得远嘞!”

接下来,毛主席认真听取了郝克勇关于在三十八军开展统战工作和党的建设的详细汇报,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予以了全面指示。

点击加载图片

12月延安,正处在隆冬时节,在毛主席的窑洞里,大家围坐在熊熊燃烧着的炉火旁,交流着想法、聆听着指示。

临分别时,毛主席对郝克勇提了个建议,他说:“做地下工作,最好还是不要用真名字!”

郝克勇点点头,说道:“主席,那就麻烦您给我起个化名吧!”

毛主席笑着问道:“你母亲家姓什么呀?”

郝克勇回答道:“姓范。”

毛主席略作沉思,然后说道:“有了!你就叫范明吧!以后,工作上的事情你直接跟我联系,不必再通过其他人了!”

点击加载图片

郝克勇听罢,倍感光荣,马上立正站好,向毛主席行了个军礼,大声说道:“范明保证完成任务!”

回到三十八军的郝克勇,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之中,在此后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为了国民党第三十八军的统战工作努力,并一直与毛主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两人之间的通信多达上百封。

在郝克勇坚持不懈地努力下,第三十八军统战的任务顺利完成,他也成为了一名家喻户晓的卧底,一方面让敌人恨得咬牙切齿,另一方面却又深受战士和百姓的拥戴。

此后,郝克勇又根据组织的安排开展地下工作,为壮大我党地下力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军中翰林

点击加载图片

1944年3月,郝克勇离开了第三十八军,结束了自己长达6年的特工生涯。

在党组织的安排下,郝克勇回到延安,在中央党校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他幼年时本就饱读诗书,文学功底颇为扎实,在经过系统学习之后,他的思想和文化素养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毕业后,学有所成的郝克勇被安排去了西北地区,继续负责那里的统战工作。

由于大西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区域,各民族之间文化差异较大,统战工作开展起来有很大难度。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郝克勇在致力于对西北马家军进行军事打击的同时,着力政治争取和民族宗教工作,为此他撰写了多篇文章,这些文章对于加强统战工作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因其才华出众,被称为“军中翰林”。

点击加载图片

1949年,兰州战役即将打响,党中央明确指示,务必要注重保护和尊重在青海的班禅,力求争得班禅的支持,而让谁来完成这一艰巨的工作呢?党组织选择了郝克勇。

1951年,郝克勇被任命为西北军区进藏部司令,作为班禅行辕代表,他亲自去面见了西藏班禅,在他的努力劝说之下,13岁的班禅终于同意跟随他前往北京。

5月1日,郝克勇陪同着班禅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在那里,他们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毛主席对郝克勇笑着说:“你又立下了一件大功啊!”

经过十多天的会议协商,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点击加载图片

之后,根据党中央对班禅入藏的指示,郝克勇带领着班禅行辕入藏工作委员会,跟随西北军一同入藏,并于12月1日到达拉萨。

在西藏工作期间,郝克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创造性地开展民族自治区域的统一战线工作,他所制定的《关于同一方针问题的意见》,得到了党中央的充分肯定。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郝克勇作为与会代表来到北京。

在开会间隙,郝克勇私下里去拜访了毛主席,一番寒暄之后,他对毛主席说道:“主席,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了,我想叫回我原来的名字。”

毛主席听罢,哈哈大笑道:“范明这个名字多响亮啊!大家都只认范明,你又何必要改回郝克勇呢?”

点击加载图片

郝克勇仔细想了想,觉得毛主席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便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建议,此后再没有想过改名字的事。

1955年,三军授衔之时,论功行赏,郝克勇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晚年的时候,赋闲在家的郝克勇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他在继续研究医药的同时,未曾放下过手中之笔,撰写过许多文件资料,还曾独立完成了历史剧《司马迁》的创作,当年那个“军中翰林”的称谓果真是名不虚传。

2010年2月23日,96岁的郝克勇在家乡病逝,走完了他那传奇且精彩的一生。

结语:

点击加载图片

作为一名王牌卧底,郝克勇无疑是成功的,他用自己一次又一次骄人的战绩,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的优秀,而更为难得的,是他心中那片永远对党忠诚的赤子之心。

在和平年代,毛主席婉拒了郝克勇想要改回原名的请求,或许并不只是因为范明这个名字更为有名气,而是因为这个化名中蕴含了一个优秀共产党人穷其一生的荣耀和光荣。

#历史开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