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4年蒋介石最后一次回浙江,日记写下:南麂岛少女健美甚于大陆

 行云流水vmmxd6 2023-05-30 发布于辽宁

新中国建立5年后,蒋介石竟然秘密回了一趟浙江。

而且这个机密一直到2016年才被历史研究者发掘、证实,证据是收藏于海外的蒋介石日记。

当年蒋介石离开故乡浙江奉化之时,亲友询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蒋介石伸出了5根手指,意思是在5年之后一定能反攻回来

5年后他果然回来了,却是偷偷摸摸回来的,目的地是南麂岛。

跟着他一起来的官兵们,不少都是在上船之后才知道自己要随蒋介石去往何处。

南麂岛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在战乱年代一直无法平静。

这座小岛曾被海盗和大刀会轮番占据,抗战期间,日本曾经两次占领南麂岛,岛民生活在苦难之中。

浙南国民党残部也退守在南麂岛,妄图固守顽抗。

1953年,国民党成立了“平阳县政府”,管辖南麂列岛,“县政府”就设在南麂岛的后隆村。

在蒋介石“视察”之前,蒋经国先来到这里视察。

1954年5月6日,蒋介石带着美国顾问和一众亲信高官,乘坐着“峨眉号”军艇舰抵达南麂岛。

蒋介石心情大好,他甚至将这里直接等同于自己的故乡。

他忍不住对众人感慨:“五年了,我重返浙江故土的第一感觉,就是更觉故乡可爱,甚至气候宜人。”

这是他败退台湾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重回浙江,他知道奉化肯定是回不去了,至少还有这个小岛让他能够靠近故乡。

他已经年过七旬,对“蒋家王朝”的未来很迷茫,他在这里足足留了两天。

他在日记之中写道:“人民面容和体格并不过劣,尤其少女之健美,有甚于大陆者。”

就连路过的桑树,花草,都让蒋介石感觉亲切,他感慨“此非台所能见也”。

其实当时南麂岛的生活条件非常差,全岛都找不到一间像样的房子,当天夜里蒋介石一行人只能在军艇上睡了一夜。

即便如此,蒋介石到来的第一天晚上,还是下令召集大陈区校官以上将领百余人聚餐,并致词、点名。

他依旧走遍了小岛的角角落落,和岛上的民众热情地打招呼,与他们交谈,关心着他们的生活。

岛上的百姓对蒋介石也非常热情,他们尚且不知,面前这个人即将给他们带来怎样深重的灾难

在视察结束之后,蒋介石显得非常伤感,坐在凳子上面遥遥看向故乡的方向。

他悲从中来:“我留恋不忍离此啊。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说完这句话,站在他身后的蒋经国和一干国民党大员都哭了出来。

蒋介石来南麂岛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亲自勘定飞机场址。

蒋介石坚信,在南麂岛建设机场,对大陈的空援和将来反攻大陆是必不可少的。

但南麂岛到处都是岛礁,几乎没有大片的平地,所以机场地址只能选在延山脚的岩石山边。

蒋介石原本兴致勃勃,在看到这块地皮之后大失所望,感到如果要完成机场建筑,必须有一笔“绝大经费也”

蒋介石父子走了之后,南麂岛国民党守军司令得到命令,说宋美龄也要带着“战地慰问团”慰问大陈战区,并且也有计划上南麂岛。

于是这座贫穷的小岛还是浩浩荡荡建起了“美龄居”。

美龄居是用大块的花岗岩垒砌起来的碉堡式建筑,平房有三间,还设有保卫室、会客厅、卧室和书房,也叫作“美龄行宫”

1955年年初,蒋介石来到浙江沿海视察海防,宋美龄的确是跟在身边的。

但由于当时的战局太过紧张,原本计划去南麂岛,最终出于安全考虑,蒋介石和宋美龄最终还是没有去。

1954年5月9日,蒋介石视察南麂岛时与民众合影

1954年5月9日,蒋介石视察南麂岛时与民众合影

所以,当时南麂岛最为奢侈的美龄行宫,宋美龄根本没有住进去过

随着解放军陆续收复了大陈岛和一江山岛,蒋介石知道南麂岛已经受不住了。

1955年2月18日,蒋介石下达南麂岛撤退命令,代号“飞龙作战”。

24日,天气阴冷,还下着下雨,国民党军队突然开始实行“飞龙作战”。

岛上所有的居民全数迁往台湾,岛上的部队分成两路:一路以开会的名义将所有的老百姓都集合起来;另一路军队修筑码头

因为沙石不够,军队就逼迫老百姓们将家中的大米、面粉、白糖、肥皂来堆砌码头

晚上6点,这些官兵们以“保护义胞”的借口,将岛上的居民不分男女老少,全部集中送往台湾。

岛上顿时哭喊声一片,百姓很少愿意离开南麂岛,军队就像抓壮丁一样,用鞭子抽,用枪托打,不去就要去枪毙

整个南麂岛只有4个人没有去台湾,他们一个是补网的师傅,躲到了山洞里面没有被发现;还有三个人在撤退之前偷偷划着小舢板逃到了平阳。

人被全部捉走了,国民党军队还对南麂岛进行了大轰炸。

带不走的那些民资全部都被烧毁了,那些用来填码头的粮食被炸成了焦土,还有堆在一起的肥皂都已经被烧化了。

这一大片肥皂没有人敢碰,以为是什么有毒的东西,后来下了雨,泡沫出来了,人们才知道是肥皂,用刀砍下来洗衣服。

26日,赫赫有名的“铁道游击队”、我35军106师315团进驻南麂列岛。

南麂岛是浙江最后一个解放的“敌占岛”,而此时的南麂岛已经是惨不忍睹。

平阳县委为了重建南麂岛,动员了平阳麻步镇60多名青壮年作为第一批垦荒志愿者登上南麂岛,和解放军同志们一块耕种,建设家园。

后来,瑞安、文成等地265户872人迁居到这个海岛上,这座岛终于迎来了生机勃勃,太平祥和。

从蒋介石的日记可以看出,蒋介石最后一次来南麂岛,内心是充满着“归乡”的满足感的,他将这里描述得十分美好,却也给这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今日的“美龄行宫”依旧在述说着蒋氏家族最后的剥削和挣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