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颅内疾病: ①脑血管病: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梗死,脑干梗死等。 ②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肿瘤,脑囊肿等。 ③颅内感染:脑脓肿,脑膜炎,脑炎,结核性脑膜炎,脑寄生虫病等。 ④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⑤癫痫:全身性强直痉挛性发作。 2、颅外疾病(全身性疾病): ①代谢性脑病:如肝性脑病,肺性脑病,肾性脑病,糖尿病相关性昏迷,低血糖昏迷,胰性脑病,甲亢危象,垂体性昏迷,黏液水肿性昏迷,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 ②中毒性脑病:如感染中毒性的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伤寒,药物中毒,农药中毒,有害气体中毒,金属中毒,动物及植物毒素中毒等。 注意:1、外伤导致昏迷主要是由于脑挫伤、急性硬膜下、硬膜外血肿。2、脑卒中所致昏迷主要由于脑实质出血、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大面积脑梗死或基底动脉闭塞所致,单侧局灶的缺血性卒中很少会导致意识水平的改变。3、感染导致昏迷常见病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全身严重脓毒血症。颅内占位,无论是原发或转移,当占位导致颅内压升高或脑水肿加重时,也会导致意识水平的下降。 4、急诊昏迷患者在评估处置时还应特别考虑到特定的患者群体。5、老年患者容易受到正在使用的治疗性药物以及药物间不良反应的影响。6、免疫缺陷或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应警惕机会性感染。7、抑郁症患者则应警惕中毒自杀的可能。 按照意识的不同可将意识障碍分为两类:一类以觉醒障碍为主,一类以意识内容障碍为主。 ![]() 1、分级:昏迷按轻重又可分为浅昏迷、中昏迷和深昏迷。 2、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患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不能认识,对外界刺激反应很差或无反应,无睁眼运动,自发性语言运动,罕见自发性肢体运动,生理反射可正常、减弱或消失,生命体征可稳定或不稳定。 3、表现: ①浅昏迷表现为意识丧失,对高声反应及第二信号系统完全失去反应,对强烈的痛刺激尚可有简单反应,如压迫眶上缘可出现表情痛苦及躲避反应。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及腱反射等存在,生命体征稳定。 ②中昏迷较浅昏迷重,对疼痛刺激无反应,四肢完全处于瘫痪状态,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等可存在但明显减弱,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呼吸、循环功能一般尚可。 ③深昏迷最重,眼球固定,瞳孔散大,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等消失,四肢瘫痪,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处于濒死状态。 1)昏迷发生前的诱因、不适主诉、近期或急性外伤、有无药物或毒物服用、有无剧烈情绪波动、饮酒(包括各类药酒)情况; 2)昏迷出现的时间、发生及进展速度以及伴随症状(比如,抽搐等); 稳定生命体征后进行从头到脚的体格检查。充分暴露患者,检查外伤情况、皮肤完整性。 快速瞳孔检查判断其大小、对称性及对光反射,往往可对是否存在颅内病变有一定提示。 快速、直接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眼球运动、肌张力、病理征等,可以确定病人是否有明显的局灶性运动障碍。低血压伴昏迷者提示休克合并脑供血不足,应立即判断病因并开始治疗;严重高血压提示颅内出血或大脑半球、脑干梗死,也有可能继发于任何可引起颅内压升高的情况;高热伴意识障碍常见于颅内感染、脓毒症或热射病;低体温见于脓毒症、重度酒精中毒、肾上腺危象、甲状腺功能减低等;明显减慢见于吗啡类、巴比妥类等药物中毒所致的呼吸中枢抑制,脑出血时呼吸深而粗,出现鼾声,呼气带氨臭味见于尿毒症,呼气带烂苹果香味见于糖尿病酸中毒,酒精中毒时呼气带浓酒气味,有机磷中毒时呼气带大蒜气味。眶周淤斑(熊猫眼征)、鼓膜积血、战斗征(Battle’s sign)等提示颅底骨折;口唇 “樱桃红色”提示一氧化碳中毒;黄疸提示肝性脑病或肝衰竭;皮肤、粘膜苍白可能提示尿毒症,粘液水肿或严重贫血;新发生的舌咬伤提示癫痫发作可能。脉搏显著减慢或消失提示阿一斯综合征。脉搏增快见于感染、颠茄类和吩噻嗪类等药物中毒等。 临床医生对昏迷患者重点检查内容:① 意识障碍程度;② 眼睛;③ 眼球活动及头眼反射;④ 眼底;⑤ 呼吸;⑥ 运动功能;⑦ 脑膜刺激征;⑧感觉检查;⑨反射检查等。 (1)意识状态:见上方意识障碍的分类 (2)眼睛 ![]() (3)头眼反射及-前庭反射 用热水刺激外耳道进行眼-前庭反射试验,出现两眼球强直性同向偏斜提示为大脑半球抑制;反应消失或非同向偏斜提示脑干损害;反应正常见于心因性假性昏迷。 (4) 眼底 视乳头水肿可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眼底片状出血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大量脑出血。 (5)呼吸状态 阵发性 Cheyne-Stroke 呼吸提示可能为大脑半球病变;不规则呼吸则可能是脑桥或延髓病变;呼吸过频过缓则见于代谢性脑病。 (6)运动功能 ![]() (7) 脑膜刺激征 ![]() (8)感觉 ![]() (9)反射检查 ![]() 1、GCS昏迷分级量表 ![]() 睁眼反应 ![]() 运动反应 ![]() 语言反应 ![]() GCS包括睁眼反应、运动反应和语言反应3个部分,总分最高15分,最低3分。临床上常用GCS量表对颅脑患者进行分型,其中13~15分为轻型,9~12分为中型,3—8分为重型,GCS<4分表示预后不良。GCS量表因其量化指标少,具有简单便于记忆的突出优点。 ![]() 2、意识水平评估 意识水平的最好评估方式是用AVPU的首字母缩写作为指导来观察伤员的反应。AVPU分别代表:
3、如果他们对口头指令没有反应,但在进行评估/操作时对疼痛有反应,或者当你用指关节摩擦他们的胸骨时,他们会退缩,就是“对疼痛刺激有反应”的。 4、如果他们对疼痛的刺激没有反应,那么就是“无意识”的。 3、机体反应水平RLS RLS- 1 清醒:神志清楚,没有反应的延迟。 清醒:定向准确,没有嗜睡(对于气管插管的病人,机体没 有反应迟钝的迹象)。 RLS- 2 嗜睡:观察对轻刺激的反应; 嗜睡:病人处于倦睡状态,表现有反应的延迟。 RLS- 3 意识模糊:对强刺激的反应。 意识模糊:病人被唤醒后,在回答下列三个问题中至少有一个错误:1)你叫什么名字?2)你在什么地方:3)现在哪年? RLS- 4 昏迷:能定位疼痛,但不能去除疼痛。 定位疼痛:检查的身体处于平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侧面。 1) 按压乳突的根部,病人的手臂可上抬高于胸部的位置。 2) 按压指甲,病人能移动另一只手超越身体的中线。 RLS- 5 昏迷:有躲避疼痛的工作。 躲避疼痛:1)按压乳突根部,病人转动面部面向对侧;2)按压指甲,病人虽然不能定为疼痛,但有明显的缩手动作。 RLS- 6 昏迷:强痛刺激时肢体屈曲(去大脑皮质状态)。 肢体的屈曲运动:对强痛刺激,腕及肘关节有缓慢而机械屈曲运动,但没有定位或躲避疼痛的动作。 RLS- 7 昏迷:强痛刺激时肢体背伸(去大脑状态)。 肢体的背伸运动:对强痛刺激,上肢/或下肢出现强制性的背伸。若既有屈曲,又有背伸,则应记为RLS-6 。 RLS- 8 昏迷:强痛刺激时机体没有反应 。 强痛刺激没有反应:重复地给以强痛刺激,病人的上下肢和面部均没有任何反应。 ![]() 昏迷患者对不同程度刺激的反应进行评分(1—8分):1分为完全清醒,2分为嗜睡,3分为浅昏迷,4—8分为昏迷。 4、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 FOUR有四个主要评估项目:睁眼、运动、脑干反射和呼吸功能,每个项目满分为4分,总分16分。FOUR的脑干反射和呼吸功能比GCS的语言评分预测ICU患者死亡风险更敏感。 ![]() ![]() 总分为0~16分,分数越低,表明死亡和残疾的可能性越大。 ![]() 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 来源| 院前急救联盟 编辑| 王瑞钰 审核|罗越 吕传柱 |
|
来自: 张峰kb5s09t1k0 > 《心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