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部及外围找矿新发现-内蒙古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和四川拉拉铜矿

 gwj99 2023-05-30 发布于内蒙古

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曾作为大型铜锌银多金属矿床进行开发和找矿工作。2013年,地质人员在勘查过程中发现矿区及外围的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发育有含锡石英脉进而推测深部可能存在隐伏矿体。通过钻探验证,深部发现石英脉型锡钨锌铜钼矿体隐爆角砾岩型锡铜锌矿体浸染状锡锌铷铌钽矿体(图1)。其中,隐爆角砾岩型矿体位于岩体顶部外接触带呈筒状,角砾成分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图2A),胶结物以石英、黑钨矿和锡石为主;石英脉型矿体赋存于下古生界锡林郭勒杂岩和石炭纪石英闪长岩中,总体倾向北东,矿物组合为石英、锡石、闪锌矿和黑云母等(图2b);浸染状锡锌铷铌钽矿体赋存于云英岩化和天河石化的岩体顶部(图2C),矿物组合主要为锡石、闪锌矿和黑钨矿等。截止目前,已初步查明矿体30余条,其中,1号矿体为主矿体,长大于700m、宽大于300m,倾向115°~120°,倾角40°~45°,向南侧伏,总体呈舒缓波状,矿体厚度(视厚)1~10.30M,平均5.15M,Sn品位为0.20%~17.53%,平均为0.89%。目前估算(333及以上)锡金属量93127吨,钨金属量15800吨,锌金属量32540吨,铜金属量9175吨。锡资源储量已达大型规模,实现了大兴安岭南段锡矿找矿的重大突破。

文章图片1

图1 内蒙古维拉斯托锡多金属矿I 15勘探线剖面图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银、铜、锡多金属成矿带。按照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组合,区内划分出三个成矿带其中林西—甘珠尔庙一带以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为主,而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地区则以银铅锌成矿作用为主因此,长期以来,大兴安岭南段的锡矿找矿工作一直都以林西—甘珠尔庙地区为重点但多年来始终没有取得较大的突破。维拉斯托矿床位于以银铅锌成矿作用为主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地区,其与拜仁达坝矿床一起曾作为大型银铅锌矿床开展找矿勘查和科学研究工作。然而,此次维拉斯托矿床深部锡多金属矿体的发现显示出传统的银铅锌成矿区巨大的锡矿找矿潜力。最近,Liu et al、祝新友等和Wang et al研究认为,维拉斯托矿床的银铅锌矿体和锡矿体是同一成矿系统的产物并指出浅部为热液型脉状铅锌银矿深部则可能存在岩浆热液型锡(钨)多金属矿。因此,维拉斯托矿床深部锡多金属矿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以往对大兴安岭南段锡、银、铅锌成矿规律的认识而且将势必影响该地区今后的锡矿找矿勘查思路,意义重大。

文章图片2

图2 维拉斯托矿床典型岩、矿石照片

(a)隐爆角砾岩;(b)含锡石、闪锌矿的石英脉;(c)含锡石、闪锌矿的天河石化岩体

2 四川拉拉铜矿

四川拉拉铜矿田位于扬子准地台康滇地轴中段,属东西走向的金沙江断裂褶皱带与川滇攀西大裂谷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接复合部位。拉拉铜矿是我国西南重要的大型铜矿也是四川省最大铜矿生产基地。矿田内金属矿产以铜为主,次为铁、镍,伴生金属有银、金、钴、钼、铂、钯等。2012年以前,经勘查的主要矿床(点)42个,其中大型矿床1个(落凼铜矿)、中型矿床4个(石龙铁铜矿、兴隆铁镍矿、黑箐铜矿、老羊汗淌沟铜矿),其余为小型矿床和矿点,已累计探明铜资源量130万吨,铁资源量2600万吨,镍资源量5万吨2012-2014年,老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在拉拉落凼铜矿南部红泥坡矿区勘查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增333+334铜资源量63.22万吨,实现重大找矿突破

拉拉地区铜矿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河口群火山沉积岩系中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但与以往拉拉地区铜矿均赋存在河口群中部火山沉积旋回落凼组地层不同的是本次发现的红泥坡铜矿体主要赋存在河口群上部火山沉积旋回长冲岩组上段(图3),其主矿体东西最大延伸1950M,南北延伸2100M;矿体厚1.07~36.88M,平均10.37M;CU品位0.33%~3.52%,平均1.36%。红泥坡铜矿矿石矿物有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辉钼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有钠长石、白云母、黑云母、钾长石、石英、铁白云石等。与典型的拉拉铜矿条带状矿石构造不同的是,红泥坡铜矿矿石构造以脉状、网脉状、角砾状为主(图4)。

文章图片3

图3 四川拉拉铜矿田红泥坡矿床P-3号剖面示意图

文章图片4

图4 拉拉铜矿田落凼矿床和红泥坡矿床典型矿石照片

(a)(b)落凼矿床典型条带状矿石;(c)红泥坡矿床典型脉状矿石;(d)红泥坡矿床典型角砾状矿石

红泥坡铜矿重大的找矿突破打开了拉拉地区广阔的找矿空间新赋矿层位的发现明确了本地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并增强了矿山企业“拉拉外围找拉拉”的找矿信心,为川滇有色金属成矿带开展“拉拉式”铜矿找矿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同时,拉拉铜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铜矿集区,一直以来是研究的热点地区,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由于矿床的复杂性,拉拉矿田的成因仍存在争议,目前主要的观点为两类①一些学者根据其赋存于河口群落凼组海相火山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主要为块状、条带状构造,结合部分硫铅同位素数据显示成矿物质来自于河口群地层,据此认为矿床属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并认为成矿年龄与成岩年龄一致为1600~1700Ma,但拉拉铜矿目前较为可靠的辉钼矿RE-OS定年数据显示其可能的成矿年龄为1086 Ma,并且拉拉铜矿矿化元素仅有Cu和Fe,而无Pb或Zn这些证据均显示其可能的VMS矿床成因证据仍显不足②也有学者认为其特征很类似IOCG矿床,其发育很强的钠长石化,出现大量的贫TI磁铁矿,并富集CO,AU,P,F,REE等,而贫Pb和Zn;C-H-O-S同位素数据显示其岩浆热液来源,有部分成矿物质来自于地层;且根据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年龄得到其成矿年龄为1086MA,并与当时板内拉张环境密切相关。但与典型的IOCG相对比,落凼铜矿缺乏大范围分布的角砾状矿石,并且受断裂控制不明显所以其可能的IOCG矿床成因也存在争议红泥坡铜矿的发现及其揭示的矿床地质信息,研究者研究拉拉铜矿田的成因机制提供了绝佳的契机,通过对其系统的解剖,有望最终确定拉拉铜矿田的矿床成因并建立找矿预测地质模型,进一步指明区域找矿方向。

原文来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年3月。第54卷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