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索桥《山陕修路碑》

 奎林说 2023-05-30 发布于江苏


作者:张茂珠

在索桥古渡东岸黄河边的残垣断壁中,现在孤零零地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山陕修路碑》字样。这块石碑我们本地人叫捐银碑,立于大清乾隆年间,上面记述着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我的故乡索桥是古丝绸之路上经过黄河的一个渡口。它的创置沟通了东西文化商贸的联系和交流,也成为甘肃历史上完善和影响较大的交通要津。《靖远县志》记载:“万历年间创建芦塘(城),修筑新边(长城),又置索桥于哈思西十里。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一堡于河东,名为铁锁关,门上有偈,额曰'索桥堡’。至于今之索桥堡,则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以来所建。”索桥渡口在黄河两岸拽着四根铁链,铁链之间用草绳纵排拴系着24条木船,船与船之间搭着木板而形成的浮桥。因此,我的故乡地名叫索桥。从前渡口两岸各矗立着一个铁将军柱。后来索桥废弃,一个将军柱被拉到了兰州黄河铁桥边,另一个不知去向,传说被拉到了靖远铁桥边,也有说掉到了黄河里。

索桥古渡的铁将军,现在兰州铁桥边,这是九十岁的母亲和二哥在铁将军前留影

索桥堡在丝绸之路与明长城和黄河的交集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它是丝路上一个驿站,向西一站即到了汉朝建立的大芦塘媼围古城,向东一站便到了靖远县哈思吉山脚下的哈思吉堡。因此这里集兵马和商旅为一体,曾经是一个非常繁荣的小镇。听已故父亲讲过,我们索桥张氏先祖早先就居住在索桥堡里,当年曾经守卫长城,把守索桥码头。据说码头每天收取过往客商的铜钱碎银能有斗大的一布篮,所以有日进斗金的说法,可见古渡之繁华。

自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以来,索桥一直是内陆中原、长安通往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必经之路。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北大路,既从长安出发,过咸阳,沿泾河北上,经彬县到平凉,穿六盘山至靖远哈思吉堡,然后过黄河索桥,再去西域。这条道路相对其他去西域的路途比较捷径,但是要翻山越岭通过陡峭的峡谷,且道路狭窄艰险。特别是索桥西岸陡峭的红石板坡和东岸到哈思吉堡有一段崎岖的红沙岩峡谷最为难走,常使来往客商望而却步,怨声载道。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名叫胡正宽的山西商人在哈思吉堡开着一个车马店,因生意兴隆在此已经经营了十八年。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想把通往索桥渡口的这一段山路修整好,但工程浩大,费用不少,依靠个人的力量实在难以完成。当时清政府无能为力,于是他就向过往商队和沿路商号发起了募捐活动,特别是针对“山陕商帮”(由晋商和陕西商帮组成)。在胡正宽的不懈努力下,最后募捐到白银340多两。他雇用能工巧匠终于拓宽修好了这段山路以及船桥,使来往客商不再感叹这段道路的艰难险阻。

道路修好后,过往客商和当地人为了感恩胡正宽,要给他歌功颂德立碑纪念。于是大家请文人撰字,请石匠刻文雕碑,并且做了两块同样的石碑,一块碑立在哈思堡内,另一块碑立在了索桥码头东岸,并且建有碑亭。碑的正面刻着“山陕修路碑”记述着胡正宽修路的功德事迹,后面刻着所有募捐商人的姓名、商号地名以及捐银的多少和开销情况。
石碑的正面碑文:
大硕德胡公讳正宽,平修船路功德序:
闲晌,阅历古人有名留钟鼎、姓载史册、功记旗常者,大抵有实德可书述,行实可称,而非有过情之声誉,恒令人叱咤称道于千百世代而不置也。已如我国朝圣天子,统驭六合,德耀八荒,仁风所播,无远弗届。凡有利于民生者,利在必赏。况修补船路,利有攸往,尤为功之显着,与他人以欺世盗名要虚誉者,其相去径庭之别也,又有帝君垂诵云:失岂虚语而故为垂训哉? 幸有晋□□胡兄讳正宽,公宾商哈斯十有八载,悯念索桥两岸途路不平,有意增修,奈工程浩大,难以枚举,于是岁之初夏,弟等接得缘簿一本,籍以恣前序,知其为平治索桥道途,修补黄河岸渡,是诚胡兄之羡美也,弟等于是纠正众客,会馆会议,蒙大终慨然诺许,情愿□施,以尽其善果。□有字号不构大小,共成一百七十家有余,捐银无论多少,总称三百四十两。不足陆续稍奉,以完公德。将见崎岖者顿成平途,坎坷行人不叹道途维艰,要籍胡兄之心力所致耳。因仗众字号大家商酌。愿立碑以垂千古,维胡兄之功德予不朽云。是为序,凉城山陕合郡从字号眷第等,大家会议谨立此碑。
大清乾隆四十三年,岁次戊戌阴之月,哈斯吉本堡库眷第石输义公路氏,同庠禀表侄高文达敏卿氏,顿首拜并书。
通过看石碑后面的募捐情况,募捐者都是来自山西和陕西两省七府四州三十多个县的170余家商户。商号地名能看清楚的有山西临汾、运城、太原、翼城等,陕西西安、长安、渭安、蒲城、大荔、三元、泾阳、咸阳、洛川、延安、华阴、富平等,足见当时丝绸之路索桥古渡的繁华和山陕商帮的兴盛。有诗赞云“哈思山下铁索桥,无数皇华过使軺”。

山陕商帮只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缩影,如果加上河南河北等其他省份的商馆商会商户,那就不计其数,可谓车水马龙。由此证明当时丝绸之路真是繁华至极,盛鼎一时。山陕商帮也是丝路上的最后一抹靓丽,《山陕修路碑》恰好是他们开拓丝路的见证。直到清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以后,丝绸之路南大路西安至兰州公路的开通,索桥古渡这条线路才日渐萧条。
山陕修路碑当时刻了两块,立在哈思吉堡内的那一块石碑,后来被靖远县文化馆收藏。索桥古渡的这一块石碑现在仍然矗立在河边废弃的码头,它目睹着黄河西岸索桥堡的废墟和长城的烽火台,似乎在诉说着丝绸之路的沧桑岁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