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26本 文/装装子 前不久,朋友跟我推荐了这本书。一看书名,发现之前读过这个系列的青少年版,当时对这书的印象便是极好,因为句句都能说到心里,让我醍醐灌顶。后来却因中途看了其他书被岔开,结果这个书就被搁置了。这几日再重拾来看,仍是一看就能被吸住,也能一口气读下来的好书! 为啥这本书能吸引人呢?主要是因它在很好读的同时,观点还十分能戳人心窝,能轻松揭示我们努力学习却毫无长进的问题所在。 接下来就讲讲那些让我很豁然开朗的观点。 1.人的大脑由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组成。 对于大脑的组成,《原则》里讲过类似的观点,不过它只把大脑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低级愚蠢的原始脑,一个则是高级智慧的进化脑,并告诫我们要用进化脑打败原始脑,否则我们人就和一头动物没区别。 这个观点,常常让我感到挫败,因为有时哪怕我觉醒到发火的自己不理智,却不太能控制。我甚至能察觉到理智的自己正在对发火的自己隔岸观火,并幸灾乐祸。 《认知觉醒》却把大脑分成了三个部分: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本能脑,即遇到危险会害怕,饿了想吃东西,冷了想找东西保暖等系列本能反应;情绪脑,即喜怒哀乐等情绪反应;理智脑,则是能冷静客观看待事物的智慧部分。 为什么我们常常无法理智行事,会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呢?因为理智脑虽然高级,但比起类似于100岁的本能脑和55岁的情绪脑,理智脑不过还是一个不足1岁的宝宝。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大部分决定其实都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我们根本不用焦虑常常无法处于理智状态,因为它的力量实在是太弱了。更好的做法,是用理智脑驱动本能和情绪,而不是对抗和取代它们! 具体怎么操作,我的理解,比如,孩子不愿做作业时,他的理智脑其实是知道该做的,但是他很抗拒,因为本能和情绪让他想玩啊。所以,要想办法让作业变得好玩,比如把作业变成游戏,这样就能调动孩子的本能和情绪来参与决策,让他愿意写作业。 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才是理智脑的最高级的策略。 2.舒适拉伸区学习法。 舒适拉伸区的意思就是,我们在坚持某件事时,对难易程度的把控,最好是在容易和困难之间,即“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坚持。而不是挑战越大越好! 比如很多人想减肥,却无法坚持运动,很大部分原因,便是没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比如我尝试过跑步,却往往只能坚持两三天就放弃,因为以我的体能和对跑步的兴趣来讲,我最多只能坚持跑2公里,但每次我都要求自己至少跑4公里,结果每次跑完都觉得又累又难坚持。 那么在跑步这件事上,如果我想要很好地坚持,按照舒适拉伸区的方法,我应该只要求自己每天跑2公里即可。 ——不过最后我选择了一个更适合我的运动方式,即跟着音乐跳操。如今已经坚持了一个月,每天都会跳1个小时,每次跳完都觉得全身很清爽,哪天不跳便心里不舒坦。 又拿我看书来讲,以前看书效率很低,因为总想寻高分书看,结果很多高分书我不是看不懂,就是看不进去,反而浪费了时间,又让我没吸收到多少知识,过程还很痛苦。而在我“舒适拉伸区”的书,我却往往一看就很兴奋,完全能沉浸其中、废寝忘食。 所以,不管你想坚持做什么事情,在难易程度上一定要把控好,否则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让你变得很难坚持。 3.元认知,我们需要反省。 元认知,即最高级别的认知,它能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 这个观点的重点在于,我们需要每日写日记来反省,总结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并对自我提出改进的方法,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4.让感受回归行动,活在当下。 很多人都缺乏活在当下的能力,这也是很多人缺乏专注力、无法享受生活、感到焦虑的原因。 比如,当你这一刻正和家人吃饭时,你却没有享受美味的食物在口中咀嚼的过程,也没有专注于和家人共餐的乐趣,你可能在看手机,在想工作,在和家人抱怨过去的事等等,这就是没有活在当下的表现。 如何能活在当下呢?不管你此刻在做什么,专注于当下手头的事即可。如你在工作,就沉浸到工作中去;你在走路,就沉浸到路旁风景中去;你在做饭,就沉浸到食材中去…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5.触动学习法。 触动学习法,是指不管你学了什么,记住对你触动最大的点即好,而不必纠结于非得全盘吸收。因为只有对你有触动的知识点,你才可能真正学到手,让自己的言行发生改变。 如果学习不能让自己发生真正的改变,那学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正如《好好学习》里讲过,学习不是为了让自己知道更多,而是要通过学习改变言行,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普通人觉得要是不把书读完,实在是对不起作者或是自己花出去的钱,但经济学家考文却觉得他这样做很划算。因为只有真正和自己有关的内容才对自己有用,在这个注意力非常匮乏的时代,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书或是书中所有的内容都读完。” 6.学习需要反馈,否则难以坚持。 拿我喜欢看书来讲,我的内驱力虽然也还可以,但为什么还要写公号呢,因为我发现读书—写作这样的循环,对我而言会有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就是一种反馈,会驱使我继续坚持看书。如果光看不写,我或许都没那么大的动力去看书了。而且写了公号,偶有读者反馈,于我而言也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所以,任何学习都需要反馈,这样才会让人更有动力去坚持。用到娃娃的学习上,我们就可以多给他们的努力做反馈,给予一些精神或物质奖励。俗气到上班,我们也需要有工资,才能坚持啊。 “从现在开始,请不要再默默无闻地独自耕耘了,不产出、不运用、不得到反馈,就算学一辈子也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机遇。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只有不断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7.善用番茄工作法。 如果你想提高工作效率,一定要用番茄工作法。它具体是个啥呢?就是你给自己这样定个闹钟——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如此循环往复即可。 大多数人只会本能地告诉自己要更刻苦、更努力,却很少有人能意识到,更科学的模式应该是: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如此反复。 一个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个只知道冲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 8.把计划写下来。 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因此,想让自己更胜一筹,就必须学会花费更多的脑力和心力去思考如何拥有足够清晰的目标。 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精细到每一天要干什么,别只在心里打草稿,而要把它清清楚楚地写在纸上,如此一来,你的行动力和时间利用率会高很多。 一个人若是缺少人生目标,那么一味追求行动力无异于缘木求鱼。 9.冥想。 冥想就是那种只要静坐在某处,然后放松身体,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呼吸和感受上的活动。已经在很多书上看到冥想的重要性了。这次一定要开始行动了! 10.运动改造大脑。 运动好处多多,会让身体更好,情绪更稳定,大脑更发达。家有小孩的,得让孩子每天运动至少一个小时。 11.如何找到人生使命? 《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一书的作者一稼提出了6条寻找人生使命的建议,你可以依此去思考。 1)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最想帮助哪些人? 2)什么事让你废寝忘食? 3)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让自己感动? 4)你最让人感动的时刻是什么? 5)如果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你会如何度过余生? 6)闲暇的时候,你关注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信息? 《坚毅》一书的作者卡洛琳·亚当斯·米勒也提出了3个类似的问题。 1)设想你即将离开世界,回首一生会为什么事情而后悔? 2)想一想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3)你年轻的时候是怎么度过闲暇时光的? |
|
来自: 装装子的书房 > 《钻研圈·方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