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子康:艺术博物馆的数字化

 广州龙联科技 2023-05-30 发布于广东

美术馆的使命是建立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美术馆价值的生成地在传统上要依赖于相应的物理空间——在物理空间中向社会提供收藏、教育、研究和服务。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为传统的艺术博物馆带来了实体空间之外的多重可能性。根据Datareportal、Meltwater、We Are Social联合发布的《数字2023全球概览报告》显示,使用互联网的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64.4%。截至2022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54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5.6%;手机网民规模达10.65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8%。数字技术革命从本质上改变了时代,互联网成为全球化显著、实际的标志。数字技术革命不仅涉及所有文化形态,使技术与文化高度融合,同时影响了包含艺术生产与博物馆运营在内的所有非物质生产领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与行为。

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形成一个原有知识壁垒消亡、知识体系重构的新的圈层。艺术博物馆数字化一方面包括艺术品高清影像的采集、存储、上传、建立影像及文献资料数据库、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渐进式完备的过程;另一方面,还包括展示空间的虚拟化呈现、对虚拟艺术品的保存、展示体系的搭建等全方位的数字化系统建设,以服务于艺术博物馆的资产管理和“智识”传播。这个过程中,数字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之后,既可以为日常基本的研究工作提供资料,甚至包括展览筹划、文创产品开发等,也可以通过艺术品数字影像提供的数据完成前期策划、遴选等工作,进而为下一阶段的虚拟展示提供图像准备。

对于全球美术馆而言,不断增加在数字化战略方面的投入和努力是适应网络化社会的应对方案。美术馆通过另一种方式构建对物理空间想象和艺术资源的获取渠道,从而拓展出一个可与观众连接的新空间,形成与传统艺术博物馆存在互为补充又迥然有异的体验方式。

尤其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后,全世界的博物馆纷纷跃上“云端”,虚拟展览、网络直播、社交媒体互动等都成为重要的公众渠道。“云上”加强了博物馆跨越时空的强大属性,也加强了博物馆关于丰富人类经验的思想精神状态的非物质性特征。伴随着博物馆物理状态与数字状态相互交融的进一步深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系统与人脑系统的交互构成了“后人类时代”人类思维模式的基本框架,同时成为博物馆工作的基本方式与主要途径。越来越多的艺术博物馆在服务物理空间观众的基础上,逐年进行馆藏资源和“智识”资源的数字化转化。

新技术带给艺术博物馆领域首要、直接的变化在于对受众观看模式或参与形态以及思维模式的改变。

传统艺术博物馆形成的观众概念被新技术发散成为“受众”概念,即观看这一行为本身并不足以代表人们在艺术展览中接受美育方式的全部。虚拟现实、大数据、智能穿戴、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受众对于作品的参与和干涉程度。受众具备了采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艺术作品中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博物馆为了增加受众,也在积极拓展和游戏、电影、智能工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在这样的合作中,受众和博物馆、博物馆的艺术生产之间建立了新的关系。比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任天堂一款拥有1300万玩家、运行时间最长的Nintendo Switch游戏《动物之森》提供了馆藏作品,通过美术馆官方网站中埋设的分享按钮,玩家可以将大都会博物馆馆藏作品添加到游戏中。

更深层的影响在于,一系列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和完备,还将对艺术生产本身带来冲击和改变,随着越来越便捷的信息传播技术发展,这种影响在最近十年间愈发明显。人工智能、交互等技术的引入,让原本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艺术品作为观看客体、观众作为观看主体的艺术生产方式面临解体,进而被更加多样化的形态重新建构,参与性艺术这种全新的创作方式已经受到世界各地美术馆的关注和重视。参与性艺术现场中,艺术家往往与观众参与者作为作品的共同制作者、观察者,而艺术活动的开始或结束时间点变得模糊了。

艺术生产(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呈现模式、艺术生态系统)对新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未来发展中,艺术博物馆需要考虑如何获取和聆听、接纳不同的“声音”,通过管理机制的完善保障自身在变化中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保持艺术博物馆自身的专业性和独立的文化价值判断。

(张子康,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