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记忆】拖(读tuò)车

 灵璧家园 2023-05-30 发布于上海

晏金福作品

疯狂嗨吃“瞎猫尖”



   20世纪70年代一天,生产队生产队的拖车坏了。刚好有一位大人海的木工来晏湾走亲戚。队长就找他商量,想让他给重做一个。他说:"没问题!你只要给我一个样品,我保证做得一模一样。”队长就把临队的拖车搬来一辆给他做样子。几天过去了,他的假期快到了,可是拖车还没做好。队长很纳闷,一个拖车怎么这么难做?憋不住就跑去看看。只见那小子把已经做好的拖车翻在地上,正在用砂纸拼命打磨。见队长去了,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拖车早安好了,可是这底下打磨了几天,怎么也达不到那个光洁度。”队长听了,差一点笑破了肚皮。

   拖车结构很简单,上面是用几根木头安成的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木架子,对木材要求不高,方木、圆木都行,只要直。最底下与地面接触的是两块长一点、厚一点的木板。木板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一面又直又平,另一面有点结疤或空洞都没关系。只是前头要做得翘起一些,以减少阻力。

   拖车是生产队不可缺少的农具。下湖耕地,犁子、耙全放在上面,用牲口拉着,人只要赶着牲口跟着走就行了,非常省力。

   拖车又是社员非常实用的交通工具,尤其是下雨时。那时,农村不要说水泥路,连砂石路也很少见。一下面,道路泥泞不堪,自行车、平板车全部没用。那时有个顺口溜:“远看一条绳,近看钢丝拧,晴天龙驼鳖,雨天鳖驼龙。这首关于自行车的顺口溜既表现普通社员的仇富和幸灾乐祸的心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客观现实。我相信,那时只要有自行车的人,雨天没扛过车的几乎没有。所以,一下雨,拖车就派上了用场,上面放张那眼床子,再放床被,接亲戚,是它;送病人医院,也靠它,不管泥也罢,水也罢,它都畅通无阻,既平稳,又顺溜。最下面的两根木底座,长时间在地上滑动,自然变得十分光滑。小木匠费再大的劲,也达不到那个效果。

   这就是神奇的施车。

晏金福近照 

本文作者为晏金福老师,1941年出生于安徽宿州灵璧县大路乡晏湾村,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磬乡文学》杂志主编,灵璧家园网文学版版主,灵璧著名作家,著有散文故事集《岁月悠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