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生地黄一般用量是多少克

 Hegw33 2023-05-30 发布于广东

生地性寒,苦甘化阴,清热凉血,

止血消斑,滋阴除烦,生津止渴。

(一)传统用法

生地.黄性寒,味甘、苦,人心、肝、肾经。功效为清热滋阴,凉血止血,养阴生津。

本品甘寒质润,苦以泄热,入肾、心、肝经而为滋阴凉血之主药。

1.热邪入营,身热舌绛,或血热发斑,血热妄行均可用本品,新鲜者更宜。常与犀角、牡丹皮等同用。

2.热病伤阴,低热不退,舌红烦渴常与沙参、玉竹等配伍。3.肝肾阴虚,盗汗遗精或虚劳干咳多用干地黄配山茱萸、山药等可治盗汗遗精;配党参、茯苓、白蜜能治干咳虚劳。

本品尚可治消渴、便秘等。

(二)用量标准

煎服10~30克,鲜者倍之。

(三)使用注意

鲜生地黄、干生地黄虽多用于热病,但甘寒阴柔,急性热病未见营血症状者,不宜用之过早,以防恋邪不解;慢性病脾虚有湿,腹满便溏者忌用,以免引起腹泻。

(四)施治鉴别

生地黄包括鲜地黄和干地黄二种。

鲜生地黄与于生地黄,都以清热凉血,滋阴生津为主。而鲜生地黄清热凉血功效较强,故凡急性热病有失血之症,以鲜者为好;干生地黄滋阴养血功效较胜,故慢性阴虚血少发热之症,以干者为宜。

(五)名医绝招

王翘楚(上海市中医院教授)

生地黄主治便秘、口腔炎、荨麻疹及慢性病见有阴虚火旺者。便秘腹泻者不用。

生地黄用量为10~30克。

治便秘、口干舌燥或口腔溃疡,或精神抑郁、焦虑及失眠、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梗死、脑萎缩等并有便秘者,以生地黄10~15克,配伍知母15克。

陈健民(上海医大华山医院教授)

生地黄临床应用指征是舌红中裂,苔少。内分泌激素紊乱、免疫功能紊乱必用生地黄,有较好的疗效。

治乳腺病,以生地黄30克,配伍天门冬、葛根、蒲公英各30克,黄芪15克,柴胡10克。

治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以生地黄30克,配伍明党参、黄精、白扁豆各30克,黄芪15克。

治类风湿关节炎、胶原性疾病,以生地黄30~120克,配伍知母、白芥子各10克,制川乌、制草乌、甘草各6克。

治服用激素后引起的不良反应,以生地黄30克,配伍知母10克,甘草6克。

夏翔(上海二医大瑞金医院教授)

生地黄主治自身免疫性疾病而症见舌质偏红,苔薄少,有内热征象者。过敏性皮肤病及表现关节疼痛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必用生地黄。但脾胃虚寒、阳虚而舌质淡者不宜。

治糖尿病,以生地黄15~30克,配伍黄芪30克,怀山药、黄精、党参、天花粉、白术各15克,知母、石斛、茯苓、山萸肉各12克。治疗过敏性皮肤病,以生地黄30~60克,配伍黄芪15~45克,知母、牡丹皮、苦参各12克,赤芍、金银花、辛夷、菝葜各15克,荆芥9克,苍耳子30克。

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疼痛明显者,以生地黄30~90克,配伍细辛6克,杜衡、杜仲各12克,制川乌、制草乌各9克,知母、威灵仙各15克。生地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可从小量开始用至大剂量。

陆德铭(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

生地黄的临床应用指征为口干欲饮,手足心热,舌红少苔,中有裂痕者。大便溏薄者不宜。

治痤疮、酒糟鼻、脂溢性皮炎,以生地黄30克,配伍天花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

治贝赫切特综合征、复发性口腔炎,以生地黄30克,配伍黄芪60克,半枝莲30克,女贞子15克。

治疖病,以生地黄30克,配伍半枝莲30克,玄参12克。

治甲状腺功能亢进,以生地黄30克,配伍鳖甲(先煎)15克,柴胡9克。

张重华(上海医大耳鼻喉医院教授)

擅长运用生地黄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之属于阴虚内热、血热妄行,或·伴有血瘀征象者。

治慢性咽炎,咽干咽燥,鼻出血,血色鲜红、量多;萎缩性鼻炎、咽炎,咽于,黏膜光亮;口腔溃疡、放疗后口干少津,舌红苔剥,以生地黄30克(鼻出血重危急症,色鲜量多时可用鲜生地黄60克),配伍麦门冬12克,玄参9克。

治鼻出血、慢性咽炎,咽部异物梗阻感及耳鸣、耳聋、眩晕,以生地黄12~30克,配伍生白芍9克。

陈益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主任医师)

生地黄临床应用指征为口渴多饮,多尿消瘦,口舌干燥,五心烦热,腰酸腿软,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但脾虚有湿,腹满便溏忌用。

治阴虚型消渴,必定使用生地黄12~25.克,配伍茯苓12克,泽泻、山萸肉、淮山药、牡丹皮各9克。

治气阴两虚型消渴,以生地黄15*~30克,配伍黄芪30克,葛根15克,天花粉9~12克治阴血虚、肠燥便秘,以生地黄15~30克,配伍.当归、麻仁、枳壳各9克。

治心悸怔忡、心烦失眠,以生地黄12.~15克,配伍炒酸枣仁30克,麦门冬15克,阿胶10克。

魏龙骧(北主任医师)

以舌质淡苔白,脉细,或舌质红少苔,舌质红绛少津,脉细为临床应用指征。凡血虚精亏、肝肾阴虚、血热妄行者必用生地黄。但.是:,脾虚湿盛,气滞痰壅者禁用。

治糖尿病,以生地黄30~60克,配伍人参、川黄连粉.。.

治热入营血、热病伤阴,以生地黄15~30克,配伍玄参、麦门冬。

治热迫血妄行及某些皮肤病,以生地黄10~30克,配伍清热凉血止血之品。

治血虚及精血不足之患者,以生地黄15~30.克,配伍当归,生黄芪。

治肾虚及妇人经血不调,以熟地黄10~30克,配伍补肾理血之品。

汤益明(江西省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

生地黄临床应用指征为头晕目眩,胸闷心悸,腰酸腿软,耳鸣耳聋,心烦少寐,舌红苔少,脉弦细。

治高血压,以生地黄20~30克,配伍钩藤·20克,汉防己30克。

治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以生地黄20.~3.0克,配伍黄芪30克,川芎、丹参各20克。

治腔隙性脑梗死,以生地黄20~30克,配伍枸杞子、山萸肉各20克,菊花15克。

薛芳(河北医大教授)

凡心电图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时必用生地黄。但缓慢型心律失常则不宜用。

治窦性心动过速、过早搏动、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短阵室速等心律失常,以生地黄20~50克,配伍牡丹皮、知母、黄柏、山萸肉、制龟版、玉竹、麦门冬各15克,炒枣仁、龙齿各20克,姜制黄连10.克,淡竹叶2克。

治阴虚火旺型糖尿病,以生地黄20~50克,配伍黄精30克,山萸肉、天门冬、桑螵蛸各20克,地骨皮15.克,姜制黄连10克。

杨友鹤(河南中医学院附院主任医师)

生地黄、熟地黄制炭后,养血补肾。以15克,配伍胶艾四物汤,治疗慢性泄泻、慢性崩漏下血,滋而不腻、无碍消化之弊。

但实热者则禁用。

陆拯(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

生地黄主治阴虚内热、热病伤津、血虚发热.、各种血证、消渴不饮、热痹肿痛。

其中,干生地黄以滋阴清热力胜;鲜生地黄以清热、凉血、止血力专;生地黄炭以滋阴止血力强。

用量一般为15~30克,鲜品捣汁40~120克。

治阴虚内热,以生地黄20克,配伍地骨皮、鳖甲各15克,青蒿、银柴胡各10克。

治热病伤津,以生地黄20克,配伍麦门冬.北沙参、玉竹各15克,玄参10克。

治血虚发热,以生地黄15.克,配伍白芍15克,当归、阿胶、白薇各10克。

治热病呕血、斑疹,以生地黄30克,配伍水牛角60克,金银花20克,玄参、麦门冬各15克,黄连6克。

治咯血、鼻出血,以生地黄炭20克,配伍侧柏炭20克,旱莲草15克,血余炭10克。

治便血,以生地黄炭20克,配伍地榆炭、侧柏炭各20克,槐花15克。

治尿血不止,以生地黄炭20克,配伍白茅根.30克,车前子、小蓟各20克,茜草炭15克。

治崩漏不断,以生地黄炭20克,配伍当归炭、白芍各15克,阿胶10克,艾叶8克。

治消渴大饮,以生地黄20~30克,配伍麦门冬、天花粉各20克,知母10克。

治热痹肿痛,以生地黄30克,配伍忍冬藤、野桑枝、晚蚕沙各30克,赤芍15克。

(六)临床妙验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余益礼老师以生地黄30~60克,随证加味,水煎服。治疗本病20例,结果:显效7例,有效5例,进步6例,无效2例。平均服药时间45天(《浙江中医杂志》1986年3期)。

红斑狼疮性肢痛

张百铭老师以生地黄120克,黄芩60克,苦参30克,水煎服。治疗本病20例,全部治愈,服药最短10天,最长3个月而愈(《山东中医杂志》1981年2期)。

便秘

张宝忠老师以生地黄50~100克,玄参、麦门冬各50克,水煎25~30分钟,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日,治疗本病50例。结果:显效(≤3日恢复正常)41例,有效(≤6日恢复正常)9例(《中医药信息》1987年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