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津十二景,岷江千年堰 | 邓公场

 mini9559 2023-05-30 发布于四川
新津为成都南大门,自身的地理优势加之境内河道稠密,自古便孕育出多个繁华的码头和场镇。只是随着解放后水运辉煌不再,大多老场镇日渐萧条,如今鲜为人知。
经历上世纪中叶的风雨,新津境内的宫庙建筑遭受灭顶之灾,现今几乎无存,仅有太平场中幸存的黄州会馆算是凤毛麟角。这些场镇以往并未引起我的关注,后来留意到尽管多数宫馆寺庙被毁,但老街大多尚在,犹有几分余韵,部分还保留着赶场的习俗。我于是陆续前往,逐一探看。
邓公场位于新津城东南方向1公里处的老君山麓(又名天社山),东临南河、西河、羊马河、金马河诸水汇流之处(当地俗称大南河),通济堰干渠从西侧绕场而过。场中一条老街名为“六水门”,它是当年修堰引灌的证据之一。

图片

↑清代新津县城地形图。邓公场在县城东南处,周围河道盘根错节。

论究起来,实在是因为都江堰水利工程名气太大,人所共知,难免令到同处成都境内的通济堰显得默默无闻。其实,它同样跨越了2000年历史,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
史载西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蜀郡太守文翁在邓公场附近兴建六水门引水工程,率众“拥江水为大堰,开六水门,用灌郡下”,以利眉嘉平原(眉山、乐山)农耕。此工程现名通济堰,历史上还有蒲江大堰、馨堰、远济堰、桐梓堰、解放渠等名称,清代新津十二景之“堰堤春涨”指的便是此堰。

图片

↑文翁(前187~前110)的主要政绩为修水利和兴教育。

图片

↑道光年间新津县志新津十二景之一“堰堤春涨”。

通济堰仅比其岷江上游80公里外的都江堰晚110余年,后在各朝代扩建和维修,累废累兴,形成了延续至近代的渠首枢纽——包括拦江大坝、引水渠堤、通航水缺、控制标准等工程设施的大致格局。
堰堤宋代最长时达860米,灌区面积30万亩。当代的通济堰灌区干渠全长88公里,支渠长369公里,灌溉农田51.9万亩。如今它也属于都江堰灌区的组成部分,承担向成都、眉山提供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惠及新津、彭山、东坡、青神四区县。

图片

↑通济堰有坝引水枢纽平面示意图。

图片

↑今日岷江上通济堰的拦河大坝。(网络图片)

图片

1955年拦河坝由竹笼活动坝改为混凝土坝。

图片

↑今日通济堰进水闸,这里应该是当年六水门所在

古时岷江流域多为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亦如是,而通济堰采用了少有的有坝引水。其拦河坝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使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坝体可升降,具有蓄水和泄洪功能)。直到1950年代拦河大坝改为石砌胶结的固定坝,2005年又改成混凝土永久性引水拦河坝,结束了低坝引水的历史。
通济堰也在2022年位列(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进一步证明了其珍贵的价值。
通济堰背后便是邓公场码头,码头位于五水汇流处的岷江西岸,与县城五津镇(2014年改为五津街道)仅一江之隔。此处为皂里津故地,既是“五津”之一,也是最早的新津县治(北周孝闵帝元年设置)。

图片

图片

50年后的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新津县治由六水门迁到皂里江(今金马河)东岸的坝上(原址在今民航飞行学院机场内),唐代又移至岷江西岸今日五津街道一带。
  邓公场原属邓双镇,2019年撤镇设邓双街道,划归永商镇管辖。

图片

↑邓公场卫星地图。

说到邓公场名字的由来,当地曾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故事大意是:有户人家好吃懒做的儿子因媳妇一直未能生娃,在他人怂恿下休了能干的邓姓媳妇,离家时媳妇只要了一头驴。女子骑驴到了一个村子,嫁给了另一位邓姓男子。后来小两口勤劳致富,买地生娃,还有了一二十佃户。
某日,夫妇为婆婆庆生时遇见一个叫花子来讨饭,一看竟然是女子前夫。两人感念当年前夫所送之驴,便与佃户们商定,每家每天轮流提供前夫一顿饭食,夫妇则免去他们的地租。于是这件事成为当地美谈,人们便把此地更名“顿供场”,而后世为了颂扬邓家义举,又将“顿供场”改作了“邓公场”。

图片

↑新津地区旧时码头。
传说的真实性无从考证。另一种说法是最初邓公场南河岸边有一个为行人提供食宿的“鸡毛小店”,此处日渐繁荣后人们开始兴修街房,当日一位邓姓知县主持开场典礼,人们于是议定此场以“邓公”为名。
邓公场的古民居主要集中于长500余米的六水门街,它和余波桥街、灯杆坝巷形成二街一巷的格局。“六水门”(也称六门水)其实是通济堰六道进水的闸门,“余波桥街”一名则来自场口一座始建于明代的余波桥。

图片

↑六水门街中还有许多住家。

图片

↑余波桥街平时鲜有行人和车辆。

图片

↑寂静的街杆坝巷。

当年的六水门拦河坝如今已经改成钢筋混凝土大坝,余波桥也在1960年代由老石桥变作了混凝土公路平桥,只剩下两条街名见证着那段历史。
旧时邓公场热闹非凡,因来往船舶行经此处时受通济堰堤埂所阻,需要人力提驳、抬船过坝,所以船只常在邓市码头停泊。清末民初这里成为邻近数县油、米、盐、纸、柴等物资的集散地,丰水季节停留的客、货船甚至达数百只。
1920年代修建成嘉公路,因新津境内河水阻隔,当地还建造了大型船只供汽车在邓公场和新津县城过渡,这里遂成为一座水陆码头。1930至1940年代场镇发展达到鼎盛,场上有正街、后街和河边街,沿路商铺众多,百业兴旺。逢农历一、四、七赶场,当天老街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图片

↑1950年代时依靠浮桥摆渡行人和车辆。

民国时这里设有乡公所、团防局和多个袍哥组织。居民多为船工,还有部分为商贩和手工业者。解放后随着陆路运输发展,水码头各业凋敝,加之邻近县城,场期也随之取消。
六水门街约有300户人家,建筑采用砖木结构居多,不少是青砖灰瓦白墙的外观。沿街以单层民居为主,部分为穿斗式结构。旧日老街中商铺林立,其格局基本为前店后宅,少量下店上宅的小楼则多是解放后的样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码头消失后,很多店铺陆续改作住家,如今仅有几家日杂百货和餐饮副食店给居民提供日常所需,此外还有供销社、信用社、邮电所、医院和小学等机构。

图片

图片

↑老街上的供销社和日杂店。

老街平时游客寥寥,只有一处却是例外。所谓民以食为天,镇上的福明豆花饭店每天吸引着数以百计的八方人士来此尝鲜。
这座有着30年历史的饭店由几间普通民宅改建,位置在几条街巷的交汇处。店面设施简陋,除了炊具餐具,仅有几张简单的木桌凳,是颇具成都特色的“苍蝇馆子”。店里采用传统的柴火煤炉烧饭,既有豆花血旺,腊肉肥肠,烧菜卤菜,还有回锅肉、肝腰合炒等家常菜式。
味道算不上惊艳,却胜在价格实惠,份量足,食材鲜。天热时在户外摆上几桌,体验地道的市井风情,也颇有意思。近年来它已经成为一家网红饭店,有不少本地和周边食客来此打卡,也成为邓公场一块响亮的招牌。

图片

图片

↑福明豆花饭店生意兴隆。

据说民国初期邓公场的“陆锅盔”远近闻名,1903年,本地一位叫陆华宣的后生拜黄龙溪李志宾为师学做锅盔,三年艺成后回来自营锅魁生意,很快成为本地知名小吃品牌。遗憾的是,人和店俱已作古,成为历史。

图片

老街中的寺庙会馆已无处寻觅,那些拥有高大封火墙和雕花屋脊、门窗的建筑,则均为民居。其中六水门街112号民居及一座魏氏宅院隐藏在深巷之中,两处都留存有精美别致的石木雕刻,后者现为新津区文物保护单位。图片

图片

↑六水门街112号民居。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0年被公布为区文保单位的魏氏宅院实则为空屋一座,摇摇欲坠。

六水门街221号邓氏祖宅是场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建筑,如今是成都市文保单位。
建筑始建于清晚期,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川西民居风格。屋脊两端置鸱吻,门前立石狮,门上悬一民国时公益协进社(刘文彩所创的袍哥组织)所赠“谭易家声”牌匾。后为二进院落,天井小院摆满盆栽和文玩,室内有多幅对联和门窗雕花,格调雅致。
此屋现在并无邓家后人居住,而是租与他人。遇上有人在家,若主人心情愉悦,入室参观亦无不可。

图片

图片

图片

↑邓氏祖宅大门和室内。(中下为网络图片)

老街203号微型消防站所在的建筑早年曾是社区老年协会和娱乐中心,建筑有不同于普通民居的高大封火墙和漂亮垂花柱,里面还有一座精致的四合院,当地人说此处并非宫庙,如此应该也曾是大户人家府第。

图片

图片

图片

↑六水门街203号的过去(上)和今昔(中、下图)。

余波桥街走向大致和六水门街相同,前者更靠近岷江水岸。新的余波桥历经多次改造,已经不是昔日模样,它旁边的余波酒业则继承了传统衣钵。
新津境内水网交汇,此处也位于神奇的北纬30度线上,酿酒有天然的地理优势。邓双镇中东汉崖墓出土的“酿酒”、“沽酒”画像砖以及各种酒器,证实这里一千多年前已是酿酒坊和酒肆汇集之地。

图片

↑今日余波桥。

图片

↑余波酒业的品牌创立已经20余年。

余波酒业的前身为1956年由“舒钰记”、“源鑫号”等三家浇酒坊建成的“新津县公私合营酒厂”,1962年起酒厂转为国营,1980年代扩建新厂后,“余波”酒多次荣获国家、及省市级优质产品称号,直到1997年国营新津酒厂被收购后才以“余波”冠名。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结合了传统酿酒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重新包装的余波酒出现在大众视野。可惜我问过几位成都朋友,均对此酒闻所未闻。要知道,新津早在1983年便划归成都管辖,那时也是余波酒声誉如日中天之时。不曾想多年后其影响力却仍仅限于当地——也许是四川好酒多如牛毛,想要冲出重围实非易事吧。

图片

↑1980年代余波酒在多个酒类评比中斩获奖项。

图片

↑余波酒现有大曲、特曲、小青花、古留香、匠心独妙、三酉等多个系列。

邓双社区境内文化古迹众多,星罗棋布于周边村落。较为知名的包括大云山崖墓、邓双窑址、杨家祠堂、修觉寺双井和瑞林寺造像等几处。
2013年在场镇西南数百米处曾发掘出大云山崖墓,两座土山上有崖墓600多座,出土了大量陶器、陶棺、石棺及陶俑,年代约在东汉。

图片

↑大云山汉代崖墓发掘现场。(网络图片)

一公里外金龙村3组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邓双窑址,面积 785 平方米,经鉴定为南朝至隋唐时期窑址。此地尚有瑞林寺造像,位置在一座民居院后的崖壁之上,有佛像4龛共 16 尊。

图片

↑邓双窑址。

何店村 1 组的杨家祠堂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占地约200平方米,为一四合院建筑,200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修觉寺双井位于修觉山五津中学的旧校区内,寺庙始建于唐,双井则于清代重砌,校区为当年寺庙旧址。

图片

↑何店村中的杨家祠堂。(网络图片)

邓公场西侧群山绵延,耸立着道教圣地老君山和文化名山修觉山。老君山中有灵祖楼、混元殿、八卦亭等多座建筑,现存最早的建于民国,相传太上老君曾在此炼丹修道,它也是道教全真龙门派圣地。

图片↑老君山。(网络图片)

修觉山方圆虽不足一里,旧时却曾建有四庙一亭(现已不存),杜甫、范成大、苏轼、陆游等名人均留下传世诗文,唐明皇李隆基也曾驻跸并题写“修觉山”三字。
邓公场就是这么一处风水宝地,面向岷江,背倚名山,人杰地灵。西汉文翁率众修建的通济堰水利工程福荫古今,它与上游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一道,至今仍润物无声地滋养着这片土地。(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