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那些精致到令人心空的女人,她本人就是一首诗!

 君临天下100 2023-05-30 发布于湖北

单纯罗列名单的话:孟小冬、 陆小曼、阮玲玉、 胡蝶、周旋、 张爱玲、林桂生、唐 瑛 、陈燕燕、 宋美龄、王人美、林徽因 、张充和。都是民国时代的才女,明星,可谓乱世佳人,秀外慧中,有内在精致的,也有外在精致的,也有内外兼修的精致的。

就这些名字而言,本人有些也只是略知一二。下面我就其中谈谈我比较欣赏的民国女子:

1、张充和——“最后的闺秀”

这个名字或许并不怎么为人所知,我也是在一本书(《故人风清--文化名人的背影》张昌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面所看到。但是一眼,便觉惊艳

并不是特别美丽,但是,就是我想象中的民国范,民国女子的姿态。

张充和自小天资过人,自小家塾授课,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5点,闭门苦读《史记》《汉书》《左传》《诗经》等典籍。如是十年,国学底蕴濡养了她的气质。

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她的三姐夫便是著名的作家沈从文,从文对她也是当妹妹那般呵护,后来从文羽化。充和提笔墓碑,寥寥十六字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星斗其文 赤字其人”

才女充和文笔也是极好,当时章士钊一代名士,誉和为才女蔡文姬;戏剧家焦菊隐称她为当代李清照。她的代表诗词代表作有《桃花鱼》

记取武陵溪畔路,春风何限根芽。人间装点自由他,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描就春痕无著处,最怜泡影身家。试讲飞盖约残花,轻绡(xiao)都是泪,和雾落平沙。(百度一时没找到这首,于是就手打了T_T)

个人觉得这个词填的还是很好的,即便有点华而不实,但是诗词很多时候就是意境吧,也有李清照《如梦令》的清韵

张充和也通昆剧

唱、念、做、打,挥洒自如,如此这般女子,怎不精致

充和小姐的笔墨丹青也是一绝

《仕女图》(如上)是其代表作

“像她当年那样既有江南小家碧玉的容姿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者实在不多;更何况她工诗词、善书法、会丹青、通音律、尤长昆曲”

而她为人低调淡泊。“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老年仍保持着优雅姿态,04年与曲友欢聚,她面容清秀,仪态万方,人叹:这是活脱脱的最后的大家闺秀。

最后附上她的一首小诗,作为总结

当年还胜到天涯近日随缘遣岁华雅俗但求生意足邻翁来赏隔篱瓜

2、潘素——民国四公子张伯驹夫人

潘素这个名字可能也是比较少听到,但是她的丈夫,张伯驹,或许名气会比较大些,张伯驹博学多才,潘素亦非俗物

一代美人,精致的五官隔着褪色的黑白照片也是如此惊艳。也明白了当时张伯驹为何千方百计要得到她了。

她父亲潘智合,是逊清名流潘世恩的后人。与张伯驹先生结婚时,潘素刚20岁。她自幼酷爱绘画,21岁时正式拜师学画。初从朱德箐习作花卉,后与老画家陶心如、祁景西、张梦嘉合作绘画。婚后,她潜心观摩张府珍贵书画真迹,悉心钻研隋唐两宋工笔重彩画法,并陪伯驹游历名山大川,进行实地写生。功夫不负有心人,40年代已崭露头角,尤擅长工笔重彩山水画,承继了细密严谨,金碧绯映的一派,成为我国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

张伯驹自比明末四公子“冒辟疆”,所以自然要把潘素培养为董小宛。张伯驹请了当时的各位名士,教授潘素古文,山水画。造诣极高。

张大千评说“神韵高古,直逼唐人” 可见一斑。

而在气节上,潘素跟张伯驹一般,也是狷介之人,1937年,夫妇参加蒋纬国婚礼,蒋纬国知道潘素善弹琴,邀其演奏,潘素以琴不在侧委婉拒绝,蒋纬国多次再请,潘不为所动。

一代民国美女,更兼才华性情,内外精致也

引用一个小故事,用以结尾。潘素张伯驹新婚洞房时,见夫人卸去礼服,一身洁白素衣,张问,大喜之日,何着素装?

素答:洁白如酥,是我的本色。

3、张爱玲

张是我很喜欢的民国作家,因要谈张,涉及太多,也一时说不好,暂且搁笔,有人赞的就继续写,哈哈

----------------------分割线(最近有点忙,虽然有两个赞,但是还是没继续更新)-------------------------------

其实张爱玲并不好讲,太多人讲,而且很好。

“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当高中时候看到张的文字,《我的天才梦》让我过目不忘,进而开始关注这个作家。

题外话:关注张爱玲,其实跟我高二时候的一个语文老师关系挺大的,他是班主任,一个胡子拉渣的大叔,长相满分10分给5分吧,就是看起来很粗鲁的一个汉子,当时被他教语文就觉得有点不太对劲,没有语文老师应有的气质吧。

可是,后来,学校每周六要补课,别人的补课都是做卷子,但是 他,却用每周一节的课来讲张爱玲的作品,是那种朗诵作品的方式,现在看来,有点像荔枝FM的有声书频道,一开始是《金锁记》后来又是《琉璃瓦》,又是各种张的小说。读到动情处,真TM忘情,有时候会在PPT上突然点开琉璃瓦中的一句名句,或者是一些张描写人物细腻的语句,让全班都抄写,抄完之后才继续讲。听完课之后,全班每个人都要写读后感,上交之后他会打分,我每次都是80多,宗是不到90(后来才知道全班都没有90页就释然了哈哈)

就这样,听着大叔的张爱玲FM电台,了解了张的大部分作品。越读越喜欢,结合张的身世际遇,又添几分唏嘘。

(大叔大部分早读课都坐在教室的台阶看着一本翻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张爱玲的某小说,从小到大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个那么痴迷张爱玲的人,老男人)

----一不小心就变成回忆了----

后来看了多一些张爱玲的传记之类,对她作品外的个人有了更多的了解。比如民国时尚界,张也算一代可人。设计的旗袍现在看来还是很有范的,会设计的女子真的挺精致的,无须妩媚,胸中自有慧心巧思。

其实说到现在,其实“精致”二字我已经没有继续跟进了,说的只是心中所想,我所欣赏的民国女子,以及女子背后的民国气概,民国的精气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