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经典)

 醒读哲学 2023-05-30 发布于安徽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这样一段话:

“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

可当你真正走过他走过的路时,你连路过都会觉得难过。”

深以为然。

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如此呢?

更多的人无非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评判别人。

没有走过别人的路,就觉得不过如此;没有经历过别人的苦,就劝别人要大度。

可当有一天刀子真捅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真的能忽略疼痛选择原谅呢?

人这一生,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世界上并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在没有真切的经历过别人的伤痛之前,请不要随意对一个人指手画脚,说不定自己经历的时候,未必能有别人豁达。”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完全的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罢了。

很多时候针没扎到自己身上,就永远不知道有多疼。

自己未曾经历的时候做“大佛”,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是真正经历的时候未必能有别人的心态和作为。

很多事情,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表面,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不知道事情的表里和过程,并没有资格随意评判。

所以未经他人事,莫论他人非;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我们崇尚做善良的人,但善良是有锋芒的,大度是分场景的。

每个人的经历并不一样,感受不同,角度不同,不如放下偏见,放过别人。

行走于世,或许大家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事情,但不必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做法,更不要以自己所谓的经验去“绑架”别人。

人类的悲喜其实并不相通,切莫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约束别人的行为。

往后余生,愿你做好自己的同时,也放过对别人的指点,放下执念,成全别人。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克制纠正别人的欲望

有人说:“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

成年人之间,无论关系多好,都要有一定的边界感。

哪怕关系再亲近,也要保持分寸感,并不是一句“我为了你好”,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要求别人成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样子。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出于好心,就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纠正别人。

但并不是经历的所有的人和事,都配得上善良、忍让和大度。

所以如果遇到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劝你大度和原谅的人,那么不妨及时远离,切莫因为别人的劝说影响自己的心情。

正如郭德纲所说:“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要大度的人,这种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有些人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强求别人,却不懂别人经历过的痛苦和绝望。

人心固然向善,但倘若善良没有锋芒,什么事都要忍让,一切都要原谅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也就没有了真正的因果,规矩和法律也便失去了意义。

往后的日子,未经历别人的苦,就别再随意地劝别人善良大度,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给别人留下空间,也是给自己留后路。


很讨厌所谓的“受害者有罪论”,明明受害方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却要被别人说成活该。

若想讨回公道,又要被别人说成不够大度,不够善良,一点儿事就斤斤计较。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世界上存在很多的“未经他人苦,就劝他人善”,所以施暴者无罪,错的人永远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其实,世间皆有因果,没有无缘无故的“不善良”,只是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痛苦,就体会不到别人真实的感受。

既然未经他人苦,又有什么资格来劝别人善良呢?倘若痛的是自己,又能否劝说自己大度善良呢?

所以,往后余生,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世间没有感同身受,学会克制纠正别人的欲望,做好自己,莫管他人。

与君共勉。

 / 醒读君说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