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初年社会彩色老照片:百态纷呈的生活场景

 杂家馆藏 2023-05-31 发布于四川
每年农历正月底,雍和宫内都会人山人海,民众们急切地想欣赏一场“打鬼”的精彩演出。这是一种黄教特有的宗教乐舞,被称为“金刚驱魔神舞”,也被藏语和蒙古语分别称作“羌姆”和“布扎克”。在京城,民间俗称之为“打鬼”。这种活动极具隆重意义,旧时主要在雍和宫、黑寺和弘仁寺等举行。
围观照片中的人有汉族和满族,包括成年人和儿童,个个神情专注,期待这场活动的盛况可见一斑。

照片中的女子穿着典型的满族服饰,梳着“旗头”,身着长及脚面的“旗袍”,外罩“坎肩”,脚穿花盆底绣花鞋,鞋底不高。这样的穿着在清代影视剧等作品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头饰,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自清中期以后,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互相借鉴,在服饰上也逐渐产生了交流和融合。民国时期流行的旗袍和长袍马褂等服装也源于传统的满族服饰。

永定门是北京城中轴线最南端的城门,这张照片展现了其外围商贾云集的场景。照片右边的永定门城楼和箭楼在1957年被拆除,但在2005年又重建了永定门城楼。与之相对街面上,墙上贴着著名的仁丹广告。

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中,抬花轿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花轿通常由一种特殊设计的座椅构成,并被红色绸缎、绫罗帷幕以及丝穗包围。绫罗帷幕上通常绣有吉祥图案,如龙凤、寿字、喜鹊等,寓意新婚夫妇美好的未来和幸福的生活。
照片中的婚轿等级较高,由八人共同抬着,这表明这是一场大户人家的盛大婚礼。此外,在旧时社会,婚礼是一件很讲究的事情,需要各种礼仪以示尊重和喜庆。除了高级的轿子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细节需要注意,例如精心装扮的新娘、车队行进的路线、礼仪师的指导等等,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
虽然现代婚礼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抬花轿仍然是很多地区传统婚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象征着喜庆和幸福的未来。

这是一场身份显赫人物的葬礼,随行队伍庞大,路旁还有荷枪实弹的军警在维持秩序。这个热闹的场面吸引了驻扎在正阳门的美国士兵,他们都站在城墙边上观看。
照片显示的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瓮城内仍然完好无损,这表明该照片应该拍摄于1915年之前。当时城里有两座香火旺盛的庙宇——位于西北角的观音庙和东北角的关帝庙,而照片中显示的是观音庙。

与富贵人家的葬礼不同,平民百姓的葬礼虽然没有那么高调,但同样十分注重仪式和规矩。对于一般家庭而言,棺材的用料也十分充足,已经足够体面。在这样的葬礼上,亲属们会披麻戴孝,并乘坐马车前往下葬地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葬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被视为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结和新生命的开始。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需要依据其身份和社会地位来举行相应的葬礼。尽管如今社会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许多地方,葬礼仍然是一个富有仪式感和庄重氛围的重要场合。

北京前门商业街是一个集中了众多西药房的商业区,这些药房均由宁波商人所开办。这些药房采用西式建筑风格设计,装修豪华,临街设有巨大的玻璃橱窗,营业范围涵盖了各种常见的西药品种。

1903年,莱特兄弟在美国成功完成了第一次载人飞行。1911年,在意大利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中,飞机首次加入了战场。之后,法国、比利时、德国、俄罗斯、英国等国的飞行家纷纷带着飞机到中国进行表演,这种新颖的军事工具引起了北洋政府的关注。1913年,袁世凯批准从法国购买了12架高德隆G3型双翼飞机,并设立了南苑航空教练所,用于培训飞行员和机师。
照片中的外国女士手持大奖杯,可能是在为一位完成表演的飞行员颁奖。这些飞行表演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也展示了当时航空业的先进技术和发展水平。此外,这些表演也标志着中国民航的开始,在之后的时间里,民航逐渐成为了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骡轿是中国北方常见的交通工具,它将轿子的前后杠加长,分别拴在两头骡子的背上。这种结构不仅具有马车的空间,还充分利用了骡子良好的耐力和稳定性,特别适合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因此,在许多长途旅行,尤其是前往关外等较为远离城市的地区,人们都会首选骡轿。
由于骡子体型小巧、体力充沛、吃苦耐劳,能够在艰险的山路上行走,所以骡轿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交通工具。除此之外,骡子的成本也比马匹更为低廉,这使得骡轿成为了广大家庭出行的主要选择。

老北京人有许多娱乐方式,其中玩鹰就是一种。这种玩法源于清朝入关后为了防止八旗子弟荒废骑射技能而设立的木兰秋闱,其目的是训练鹰辅助打猎。内务府下面设立了一个专门负责训练和养护鹰隼的部门,称之为“养鹰鹞处”。
皇家的鹰养殖和骑射训练慢慢地向民间渗透,由于它与普通人的生活、社交和精神需求相结合,因此越来越受欢迎。伴随着时代的演进,八旗子弟日渐远离马术和骑射,鹰群成为更纯粹的娱乐方式,人们将训练鹰变成了纯粹的玩乐活动。
在照片中,几个年轻人手持鹰,打扮和姿势都很拉风。但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旗人生活水平的下降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玩鹰的人开始逐渐减少。虽然这种传统的玩乐方式已经不再流行,但它仍然是老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一扇窗口。

在清朝入关后,为了强制表明对新政权的归顺,所有男子被要求削减大部分头发,只剩下脑后小手指细的一缕,即所谓的“金钱鼠尾式”。否则,“留发不留头”,将被视为不顺从。因此,清代剃头业实际上真正跟脑袋相关。
传统的剃头匠必须掌握16项技能,除了梳理、剃头、刮脸等基本技能外,还需要掌握诸如清眼、掏耳、染发、按摩和调整筋骨等技能。到了民国时期,辫子逐渐被认为是不卫生和耻辱的象征,男子开始剪掉长发。然而,剃头匠的各种技艺仍然得以继承和传承。
在照片中,一位老师傅正在认真地给他的顾客理光头。这张照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老剃头匠在优雅和专业的姿态中呈现出的高超职业技艺

在某个冬日的正午,一些农民背着硕大的背篓穿过正阳门瓮城东闸楼进入城市。他们的货物似乎很多,每个人的背篓都满满的。同时,一个满族妇女抱着孩子来到墙根下,年轻的车夫也拉着空车往城里赶。而附近的一个大叔竟然仍然留着辫子,这可能是对前朝的怀念,或是没有完全认识到时局的变化。
这张照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老北京的生动场景,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农民从外地进城贩卖商品,这是当时贸易与生产发展的重要标志。满族妇女抱着孩子,体现了中国的家庭观念和文化传统。年轻的车夫承载着城市的物流,在城市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那位依旧留着辫子的大叔,则向我们展示了清代留辫子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它在民国时期逐渐消失的过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