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3-05-31 | 阅:  转:  |  分享 
  


首师附密云中学2022-2023第一学期阶段练习.高三生物

2022.10
试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15
个小题(共3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6个小题(共70分)。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15每题2分,共30分)
1.下表是人体内的红细胞(未成熟)、胰岛B细胞、浆细胞内所含有的核基因及这些基因表达的情
况(“+”表示该基因能表达,“-”表示该基因未表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均表示“+”
B.此表
说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
C.三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核基因种类不完全相同
D.三种细胞中mR
NA和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
2.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自由组合 D.染色体数目变异
3.下图为二倍体水稻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图像。对观察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中出现的顺序依次为③①②④
B.图像①④时期的
细胞中出现四分体
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图像①对应的时期
D.图像②的每个子细胞中具有一个染色体组
4.探究生物遗传物质的实验很
多,如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结果为体外转化实验提出问题奠定了实验基础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果能有效消除人们认为体外转化实验中
所用蛋白质仍有少量核酸的疑问
C.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结果能作为DNA是生物遗传物质的证据
D.四个实验所涉及的实验原理都是
设法区分每一种物质,单独地直接地观察每一种物质的作用
5.右图为DNA分子部分片段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为3′端,⑥为5′端 B.解旋酶作用于④,DNA聚合酶作用于⑤
C.该分子复制时,⑩与尿嘧啶配对

D.若该分子中G-C碱基对比例高,则热稳定性较高
6. AID酶是一类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脱氨酶,能引起碱基替换,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个子代DNA均发生了碱基对替换 B. 子代DNA再复制后会出现T-A碱基对
C.
两个子代DNA转录生成的RNA不同 D. 两个子代DNA表达的蛋白可能不同
7.下图所示为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①~⑦代
表不同的结构或成分,Ⅰ和Ⅱ代表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③表示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B.①与④、④与⑥
之间都存在A―U配对
C.一个RNA结合多个⑤使过程Ⅱ快速高效
D.⑦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
8.科学家人工
构建了一对代号为“X-Y”的新碱基对,X与Y可相互配对,但不能与已知碱基配对。将含 “X-Y”碱基对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并在培养基
中添加相应原料,实验结果显示该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可进行多轮自我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 B.该
过程所需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
C.该质粒上碱基X与Y的数量不相等D.含“X-Y”碱基对的基因可准确表达蛋白质
9.氧气感应机制使细胞
能够调节新陈代谢以适应低氧水平,细胞中低氧调节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低氧调节基
因转录受H蛋白和A蛋白复合物调控
B. 氧含量正常时进入细胞核中的H蛋白量较少
C. V蛋白功能丧失会导致低氧调节基因表达降低
D
. H蛋白的氧依赖性降解从分子水平调控了基因表达
10.下列关于一个人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有丝分裂和
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比较,错误的是
选项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男性)
A 产生2个子细胞 产生4个子细胞
B 子细胞基
因型都为AaBb 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
C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亲代细胞不相同
D
细胞分裂过程中一直存在同源染色体 细胞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分离
11.果蝇的k基因是伴性遗传的隐性纯合致死基因,纯合体胚胎无
法发育。含k基因的杂合子雌果蝇与正常的雄果蝇杂交,F1果蝇中雌雄的比例是
A.雌∶雄=2∶1 B.雌∶雄=1∶2
C
.雌∶雄=1∶1 D.雌∶雄=3∶1


12.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






对该家系分析
正确的是
A.此病为隐性遗传病 B.Ⅱ-7 不会向后代传递该致病基因
C.Ⅱ-3 再生儿子必为患者 D.Ⅲ-1 和Ⅲ-4
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
13. 鳟鱼的眼色和体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
相同,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鳟鱼眼色
性状中红色为显性性状
B.亲本中黑眼黑体鳟鱼为隐性纯合子
C.F2中黑眼黄体鳟鱼有四种基因型
D.F2黑眼黑体中
纯合子的比例是1/4


14.将水稻中的籼稻和粳稻进行杂交,F1代花粉母细胞形成成熟花粉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ORF2基因编码
的毒蛋白对全部花粉的发育有毒害作用,ORF2-基因编码无毒蛋白。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敲除F1代O
RF2基因不能解决花粉败育问题 B.ORF2与ORF3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杂种F1代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推测ORF3基因可能编码解毒蛋白
15.番茄的单式花序和复式花序是一对相对性状,由A、a基因决定。番茄花的颜色黄色和白色
是一对相对性状,由B、b基因决定。将纯合的单式花序黄色花植株与复式花序白色花植株进行杂交,所得F1均为单式花序黄色花。将F1分别做
母本和父本,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番茄的单式花序和黄色花为显性性状
B.这两对基因
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F1自交后代中复式花序白色花植株占1/16
D.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花粉可能有2/3不育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70分)
16.(8分)如图是某一个雄性高等动物体内五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
1)甲、乙、丙、丁、戊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丁细胞的名称是     。
(2)甲细胞有   条染色体    条染
色单体,有    个DNA分子,戊细胞中有  个四分体。
(3)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的是   
图细胞所在的时期。
(4)将以上五个时期的细胞图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序为     。
17.(10分
)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若图中 C 有大量的放射性,则进入大肠杆菌体内的是用___________(填“32P”或“35S”)标记的___
_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 0,其原因是_ _______没有进入到大肠杆菌内部,无放
射性;
(3)一个双链均被32P 标记的噬菌体,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 31P 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含32P 与
只含31P 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
白质外壳需要( )
A.细菌的 DNA 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 DNA 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 DNA
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 DNA 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
心法对有关 DNA 复制的方式(半保留、全保留)进行了探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 20 min 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
关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A、分析讨论:

①实验三的离心结果为:如果 DNA 位于 1/2 重和 1/2 轻带位置,则是___
_________复制; 如果 DNA 位于全中带位置,则是_________________复制。
②若将实验三得到的 DNA
双链分开再离心,其结果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 DNA 的复制方式。
B、实验得出结论:DNA 复制
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若将实验四的实验时间改为 60 min,离心后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_______。若实
验三的结果中,子一代 DNA 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的 DNA 单链中的 N 尚有少部分为__
_________ _。
18.为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科学家们做了如下研究。
(1)依据
真核细胞中DNA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而蛋白质合成在核糖体上这一事实,科学家推测真核细胞存在某种“信使”分子,能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携带
到细胞质中。对于“信使”有两种不同假说。假说一:核糖体RNA可能就是信息的载体;假说二:另有一种RNA(称为mRNA)作为遗传信息
传递的信使。若假说一成立,则细胞内应该有许多_____ ___(填“相同”或“不同”)的核糖体。若假说二成立,则细胞内相应生理
活动为___ _____。
(2)研究发现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在此过程中
,细菌细胞内合成了新的噬菌体的RNA。为确定该RNA是否为“信使”,科学家们进一步实验。
①15NH4C和14C一葡萄糖作为培养基
中的氮源和碳源来培养细菌,经过若干代培养后,获得具有“重”核糖体的“重”细菌。
②将这些“重"细菌转移到含NH4Cl和C一葡萄糖的
培养基上培养,用噬菌体侵染这些细菌,该培养基中加入32P标记的_____ ___作为原料,以标记所有新合成的噬菌体RNA。

将上述被侵染后裂解的细菌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大肠杆菌被侵染后____ __(填“合成”或“未合成”)
新的核糖体,这一结果否定假说一。32P标记仅出现在离心管的底部,说明______ __,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

(
3)确定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蛋白质的中间载体为RNA,RNA适于作DNA的信使的原因________。(答出两点)
19.(14
分)水稻的雄性不育植株是野生型水稻的隐性突变体(正常基因M突变为m)。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可育花粉,但能产生正常雌配子。
(1)水
稻的花为两性花,自花授粉并结种子。在杂交育种时,雄性不育植株的优点是无需进行____________,大大减轻了杂交操作的工作量。

(2)我国科研人员将紧密连锁不发生交换的三个基因M、P和R(P是与花粉代谢有关的基因,R为红色荧光蛋白基因)与Ti质粒连接,构建
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法转入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植株,如下图所示。





(3)向雄性不育植株转入M基因
的目的是让转基因植株____________。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雄性不育植株为____________荧光植株,由无荧光植株和
红色荧光植株的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分析, P基因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4)雄性不育植株不能通过自交
将雄性不育的特性传递给它的子代,而育种工作者构建出的转基因植株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5)以转基因植株自交产生的雄性
不育植株作为母本,以其他水稻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稻。转基因植株中的M、P和R基因不会随着这种杂交稻的花粉扩散,这是由于转基
因植株____________,因此保证了雄性不育植株和杂交稻不含M、P和R基因。
20.(14分)遗传组成不同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
生的杂种一代,产量等多个性状常优于双亲,这种现象称为杂种优势。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杂合种子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1)中国是最
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已有七千年以上历史。我国南方主要种植籼稻,北方主要种植粳稻。籼稻和粳稻是由共同的祖先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的
,进化形成的。
(2)将多个不同的籼稻、粳稻品种间进行两两杂交,获得三种类型F1(分别表示为籼-籼,籼-粳,粳-粳)。统计F1
的小花数、干重等性状的平均优势(数值越大,杂种优势越明显),结果如图1。可知籼-粳具有更强的杂种优势,说明两个杂交亲本的
差异越大,以上性状的杂种优势越明显。



(3)尽管籼-粳具有更强的杂种优势,但由部分配子不育,导致结实率低,
从而制约籼-粳杂种优势的应用。研究发现,这种不育机制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1、A2和B1、B2)有关。通常情况下,籼稻
的基因型为A1A1B1B1,粳稻为A2A2B2B2。A1A2杂合子所产生的含A2的雌配子不育;B1B2杂合子所产生的含B2的雄配子
不育。
①根据上述机制,补充籼稻×粳稻产生F1及F1自交获得F2的示意图,用以解释F1结实率低的原因。


②为克服籼-粳杂种部分
不育,研究者通过杂交、连续多代回交和筛选,培育出育性正常的籼-粳杂交种,过程如图2。通过图中虚线框内的连续多代回交,得到基因型A1
A1B1B1的粳稻。若籼稻作为连续回交的亲本,则不能得到基因型A2A2B2B2的稻,原因是F1(A1A2B1B2)产生基因型为
的配子不育。
③在产量低的甲品系水稻中发现了A、B基因的等位基因A3、B3(广亲和基因),含有广亲和基因的杂合子,雌雄配子均可育。
请写出利用甲品系培育出育性正常的籼-粳杂交稻的流程。(用文字或图示作答均可)


21.(12分)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亮红眼突变
型果蝇,为探究亮红眼基因突变体的形成机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
(1)亮红眼突变型果蝇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后,F1均为野生型,
F2野生型与亮红眼表现型比为3:1,亮红眼果蝇雌雄个体数相当,说明亮红眼是一种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
_突变。
(2)红眼突变型果蝇还有朱红眼、朱砂眼和猩红眼等类型,朱红眼(a)、朱砂眼(b)和猩红眼(d)三个基因分别位于2号、X和
3号染色体上,为探究亮红眼突变基因(用字母E或e表示)与上述三种基因的关系,以四种突变型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 后代 亮红眼♂×朱红眼♀ 亮红眼♂×朱砂眼♀ 亮红眼♂×猩红眼♀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野生型 突变型
F1
57♂:66♀ 0 77♀ 63♂ 0 114♂:110♀
F2 116♂:118♀ 90♂:92♀ 75♂:79♀ 110♂
:109♀ 0 227♂:272♀
① 亮红眼与朱红眼果蝇杂交,F2性状分离比接近于9:7,可知控制亮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遵循__
________定律。
②亮红眼与朱砂眼果蝇杂交,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果蝇的黑檀体基因是3号染色体上
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雄果蝇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雌果蝇发生。为确定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用纯合的亮红眼果蝇与纯合的黑檀体
果蝇杂交产生F1,再将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1:1,说明亮红眼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首师附密云中学2020-2021第二学期阶段测试.高三生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5每题2分,共30分)
1-5 CCD
AD 6-10AAACB 11-15ABCDC
二、非选择题
16.(每空1分,共8分)
(1)乙、丁、戊 次级精母
细胞 (2)8 0 8 2 (3)戊 (4)丙、甲、戊、乙、丁
17 (每空1分,10分)
(1) 32P 噬
菌体DNA (2)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3)1:49 (4) C
(5) ① 全保留 半保留 ②不能
没有
变化 15N
18(每空2分,12分)
(1) 不同 mRNA应该与细胞内原有的核糖体结合,并指导蛋白质合成
(2
) 核糖核苷酸 未合成 新合成的噬菌体RNA与“重”核糖体相结合
(3)RNA分子结构与DNA很相似,也是由4种基本单位-核苷酸
连接而成,具备准确传递遗传信息的可能;RNA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质中;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RN
A的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9.(每空2分,共14分)
(1)去雄 (3)雄配子可育 无 1:1 使带有P基因的花粉败育
(4)自交后既产生雄性不育植株,用于育种,也可产生转基因植株用于保持该品系
(5)紧密连锁的M、P和R基因不会发生交换(即M、R基因不会出现在没有P基因的花粉中)(1分);而且含有P基因的花粉是失活的(1分)
20.((3)①③每空4分,其余空没空2分,共14分) 
(1)选择(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2)遗传组成(基因组成)


(3)①(4分)
②A2B2
③(4分)
籼稻 × 甲
   ↓
   F1 × 籼稻(1分)
     ↓
筛选基因型为A1A3B1B3的植株
   ↓×籼稻(连续多代)(1分)
筛选基因型为A1A3B1B3的籼稻
   ↓?
筛选基因型为A3A3B3B3的籼稻×粳稻A2A2B2B2(1分)
   ↓
   籼-粳杂交种
  A2A3B2B3(育性正常) (1分)
21.(每空2分,共12分)
(1)常 隐性 (2)①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EeXbY
(3)F1作为父本进行测交 亮红眼:黑檀体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