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我是不是普娃(五)

 数学博士贼叉 2023-05-31 发布于浙江

现在细想起来,我妈的教育理念其实是很先进的,教育手段也是很科学合理的。这一切应该归功于她短暂的教师生涯。当然我相信她也没有系统地学习教学理论,但是起码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并且对教育这个事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因材施教,率先垂范这几个字她老人家并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正落到了实处。

可能还有很多人对我爸在我的教育中似乎没有起什么作用,这个理解其实是不对的,怎么可能没起作用呢——起码起了不少的副作用~我妈除了培养我的学习习惯,对我从来没有任何学业上的要求,只要落实好学校的作业,剩下的就随我,该玩玩该看闲书看闲书。

而我爸对我学业的监督,要么就是说谁谁谁家的孩子比我强,要么就是说这次怎么没拿第一。所以你们看我描绘不合格家长的形象栩栩如生,我爸在这里居功甚伟,基本上就是怎么违背教育规律他老人家就怎么干。不过好在大部分时间当甩手掌柜,因此总体来说影响还算轻的。如果我爸是那种又菜又爱玩的,不懂又喜欢瞎管,那我可能真的就悲剧了~所以我爸在我教育之路上的最大贡献就是管的少。。。

真的,如果不会就宁可不管,忠告。当然最好是不会又肯跟着我学,我相信对孩子肯定会有帮助。

到了初中那我就更用功了,中考前我经常能做题目做到趴桌子上睡着,醒来接着做,不然真以为这成绩真的是天上掉下来的么?至于到了高中,那更是努力到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我敢说三年用掉的草稿纸比衡水中学的学生应该只多不少。

而且高中的时候也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努力要分方向。我很早就意识到不要在学会的内容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只要确定自己会了,最多就是过段时间稍微做几个题刷刷手感。除去作业,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自己找题目做上。只要感觉会做就快速跳过,觉得自己没头绪的题就会努力去思考。于是我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草稿纸用了一堆,但是答题处空白一片,每个不会做的题目就会耗到自己精疲力竭为止。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哦,这就是刻意练习。

上世纪90年代的效实是相当宽松的,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多,对于我来说是个极大的福音,我可以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坏处就是走了不少弯路,不过好在我够努力,每天起码比同班同学少睡俩小时,因为年轻也不觉得困。

至于说效实老师上完课走人是不是真的,当然是真的。但是很奇怪的是每次我有问题去找老师,几乎都是能找到的。我从来没在外面补课,高中的题目我妈根本看不懂,那我问谁?不就只能问老师了。

当然,之所以不惧怕老师,和我妈当过我老师应该有挺大关系。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过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是说妈我来回答这样的经历的,在很小的时候,老师和妈妈的身份界限对我来说是很模糊的,因此我从小碰到不懂就喜欢问老师。而且就算是个别老师对提问不耐烦,也没有打击到我这个“爱好”。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好最便捷的教育资源,也是我一直强调孩子要学会和老师多交流的根本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