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
2023-05-31 | 阅:  转:  |  分享 
  
2023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7 C: 12 Na
:23 Cl: 35.5 I: 127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科技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用到的“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B.“建本雕版印刷技艺”使
用的木质雕版主要成分为纤维素C.嫦娥四号采样器带回的月壤中的属于氧化物D.陶瓷工艺品建盏(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
材料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环戊烷含有的σ键数为5NAB.1.0 mol·L-1的AlCl
3溶液中含有阴离子总数为3NAC.电解精炼铜,阳极质量减少64 g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2NAD.反应K2H3IO6+9HI=2K
I+4I2+6H2O生成25.4 g I2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75NA3. 摩尔盐[(NH4)2Fe(SO4)2·6H2O]
在定量分析中常用作标定高锰酸钾等溶液的标准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以废铁屑、氨气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备少量摩尔盐。结合装置,判断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FeSO4溶液时铁粉需要过量B.用装置乙制取NH3,NH3必须经过碱石灰干燥再通入装置丙中C.用装置丙将氨
气通入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不会倒吸D.用装置丁将溶液浓缩后,再降温结晶,过滤可以得到(NH4)2Fe(SO4)2·6
H2O晶体4. 下列由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Ag+B.向Na2S溶液中通
入足量SO2,生成淡黄色沉淀,证明SO2能呈现酸性和氧化性C.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为黄色,证明Fe2+与Cl2反应
生成Fe3+D.常温下,取饱和CaSO4溶液和氨水做导电性实验,氨水灯泡更亮,证明CaSO4为弱电解质5. 下列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
式不正确的是(  )A.将少量SO2通入NaClO溶液:SO2+H2O+2ClO﹣═SO32-+2HClO B.将少量NO2通入N
aOH溶液:2NO2+2OH﹣═NO3﹣+NO2﹣+H2OC.将碳酸氢钙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HCOCa2++OH﹣═CaC
O3↓+H2OD.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和NH4HSO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Ba2++2OH﹣+2H++SO42-═
BaSO4↓+2H2O6. 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3种杂化轨道类型的碳原子 B.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4C
.分子中的苯环由单双键交替组成 D.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两种产物7.已知X、Y、Z、W、M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
X、Y、Z元素同周期, Y与W元素同主族,它们可以形成一种重要化合物甲。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M>W>ZB
.第一电离能:Y>Z>XC.氢化物的沸点:Z>Y>XD.甲中W的杂化方式为sp28. 一种电解法处理含有NO的酸性废水的工作原理如
下图所示,阴极和阳极之间用浸有NaCl溶液的多孔无纺布分隔。阳极材料为石墨,阴极材料中含有铁的化合物,H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H原子在阴极产生:H++e-=HB.阴极材料既是得电子场所,同时起催化剂的作用C.H原子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H+N
O=NH+2OH-+H2OD.HClO产生的原因:2Cl--2e-=Cl2↑、Cl2+H2O?HCl+HClO9.据文献报道,氨催
化还原法可用来消除某些污染气体,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3d34s2B.当消耗标准状况下11.
2LO2时,整个过程转移6mole-C.V5+-OH在该反应过程中作催化剂,V4+-OH是该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D.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4NH3 +3O22N2+6H2O10.工业上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含有少量NiS、CuS、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K
4[Fe(CN)6]?3H2O,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焙烧”时氧化产物有Fe2O3和SO2B.“调pH”分离Fe3+
与Cu2+、Ni2+是利用了它们氢氧化物Ksp的不同C.“溶液Ⅰ”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OH-+6HCN+Fe2+=[Fe(C
N)6]4-+6H2OD.“一系列操作”为过滤、洗涤、干燥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 有科学研究提出:锂电池负极材料(Li)由于生成LiH
而不利于电池容量的保持。一定温度下,利用足量重水(D2O)与含LiH的Li负极材料反应,通过测定可以获知。已知:①LiH+H2O═
LiOH+H2↑ ②2Li(s)+H2(g)?2LiH(s) △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质谱区分D2和HD B.
Li与D2O的反应:2Li+2D2O═2LiOD+D2↑C.若越大,则越小 D.80℃反应所得比25℃反应所得)小12. 燃煤烟气
中含有SO2和SO3等物质,用如图装置测定SO3含量。已知异丙醇溶液可选择性吸收SO3并转化为SO42-,也可溶解少量SO2.实验
中应尽快除去S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空气吹出异丙醇溶液中溶解的SO2B.通过测定BaSO4的质量检测SO3含量C.该过程中涉
及到反应:H2O2+SO2=H2SO4 D.0℃冰浴不可以减少异丙醇的挥发13. 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SiO2、
Fe2O3和Al2O3)为原料制备高纯镁砂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浸出时产生的废渣中有SiO2、Fe(OH)3 和Al(OH)3.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浸出镁的反应为MgO+2NH4Cl═MgCl2+2NH3↑+H2OB.浸出和沉镁的操作均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C.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只有NH3D.分离Mg2+与Al3+、Fe3+是利用了它们氢氧化物Ksp的不同14.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
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NO2-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FeCl2
溶液若溶液变黄色且试管上部产生红棕色气体,则该溶液中含有NO2-B探究KI与FeCl3反应的限度取5mL 0.1mol?L-1KI
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mL 0.1mol?L-1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 KSCN溶液若溶液变血红色,则KI与Fe
Cl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C判断某卤代烃中的卤素取2mL卤代烃样品于试管中,加入5mL 20% KOH水溶液混合后加热,再滴加AgNO
3溶液若产生的沉淀为白色,则该卤代烃中含有氯元素D探究蔗糖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取2mL 20%的蔗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H2
SO4后水浴加热5min;再加入适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若没有生成砖红色沉淀,则蔗糖在酸性水溶液中稳定A.AB.BC.C
D.D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54分。)15. (15分。) 六氯化钨(WCl6)可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熔点为283℃
,沸点为340℃,易溶于CS2,极易水解。实验室中,先将三氧化钨(WO3)还原为金属钨(W)再制备WCl6,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
略)。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WO3。先通N2,其目的是  ;一段时间后,加热管式炉,改通H2,对B处逸出的H2进
行后续处理。仪器A的名称为  ,证明WO3已被完全还原的现象是  。(2)WO3完全还原后,进行的操作为:①冷却,停止通H2;②以
干燥的接收装置替换E;③在B处加装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④……;⑤加热,通Cl2;⑥……。碱石灰的作用是  ;操作④是  ,目的是
 。(3)利用碘量法测定WCl6产品纯度,实验如下:①称量:将足量CS2(易挥发)加入干燥的称量瓶中,盖紧称重为m1g;开盖并计时
1分钟,盖紧称重为m2g;再开盖加入待测样品并计时1分钟,盖紧称重为m3g,则样品质量为  g(不考虑空气中水蒸气的干扰)。②滴定
:先将WCl6转化为可溶的Na2WO4,通过IO3﹣离子交换柱发生反应:WO42﹣+Ba(IO3)2═BaWO4+2IO3﹣;交换
结束后,向所得含I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酸化的KI溶液,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反应完全后,用Na2
S2O3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滴定达终点时消耗cmol?L﹣1的Na2S2O3溶液V
mL,则样品中WCl6(摩尔质量为Mg?mol﹣1)的质量分数为  。称量时,若加入待测样品后,开盖时间超过1分钟,则滴定时消耗N
a2S2O3溶液的体积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样品中WCl6质量分数的测定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6. (12分,每空2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1)氯化钠电解法是一种可靠的工业生产C
lO2方法。①用于电解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其次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_____
___(填化学式),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Na2CO3和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
SO42-,其原因是___________【已知:Ksp(BaSO4)= 1.1 ×10-10 Ksp(BaCO3)= 5.1 ×
10-9】②该法工艺原理如图。其过程是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工艺中可以利用的
单质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发生器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纤维素还原法制ClO2
是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D与NaClO3反应生成ClO2。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 +24NaCl
O3+12H2SO4=□ClO2↑+□CO2↑+18H2O+□_________(3)ClO2和Cl2均能将电镀废水中的CN-氧化
为无毒的物质,自身被还原为Cl-。处理含CN-相同量得电镀废水,所需Cl2的物质的量是ClO2的_______倍17. (14分。
)绿色化学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熔盐液相氧化法制备高价铬盐的新工艺,该工艺不消耗除铬铁矿、氢氧
化钠和空气以外的其他原料,不产生废弃物,实现了Cr﹣Fe﹣Al﹣Mg的深度利用和Na+内循环。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高
温连续氧化工序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工序①的名称为  。(3)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4)工序③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物质Ⅴ可代替高温连续氧化工序中的NaOH,此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代替NaOH
的化学试剂还有  (填化学式)。(6)热解工序产生的混合气体最适宜返回工序  (填“①”“②”“③”或“④”)参与内循环。(7)工
序④溶液中的铝元素恰好完全转化为沉淀的pH为  。(通常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为沉淀完全:Al(OH)3+O
H-?Al(OH)4-,K=100.63;Kw=10-14,Ksp[Al(OH)3]=10-33)18.(共13分.)NH3与甲醛
CH2O反应可以制备乌洛托品(六亚甲基四胺,分子结构为),乌洛托品可用于有机合成、消毒、杀虫、军事燃料等用途。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___________,第三电离能I3(C)___________I3(N)(填“>”或“<)。
(2)NH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CH2O中C采取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CH2O中碳氢键与NH3中氮氢
键相比,键长较长的是___________。(3)乌洛托品为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的所有N原
子呈正四面体分布,所有C原子呈___________几何体分布,该分子可与H+形成配位键,电子对给予体为___________原子
。(4)在乌洛托品晶体中,分子采取体心立方堆积,其分子配位数为___________。乌洛托品比金刚烷(C10H16)水溶性更高,
理由是___________。(5)金刚烷晶体采取分子密堆积、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晶胞体积为Vn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L×1023
mol-1,则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答案 1.B【详解】A.“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A错误;B.木质雕
版主要材料为木材,木材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正确;C.为硅酸盐的氧化物形式,因此属于硅酸盐,C错误;D.陶瓷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D错
误;答案选B。2. D3.B【详解】A.制取FeSO4溶液时要防氧化,铁粉需要过量,故A正确;B.丙装置中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制取
的NH3不必干燥,故B错误;C.通入装置丙的氨气先进入CCl4中,不会被吸收,所以不会倒吸,故C正确;D.为防止结晶水合物受热分解
,采取蒸发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式,故D正确;故选C。4.B【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AgCl或
H2SiO3,溶液中含Ag+或SiO,故A错误;B.向Na2S溶液中通入足量SO2,生成淡黄色沉淀S和亚硫酸钠,证明SO2能呈现酸
性和氧化性,故B正确;C.I-的还原性大于Fe2+,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先发生反应 碘水溶液呈黄色,所以不能证明Fe2+
与Cl2反应生成Fe3+,故C错误;D.CaSO4是强电解质,但CaSO4微溶于水,离子浓度小,所以饱和CaSO4溶液的导电性弱,
故D错误; 选B。5. A6.解:A、sp3杂化的为甲基(﹣CH3)中的碳原子,sp2杂化的是苯中的碳原子,直线结构的乙炔的碳原子
为sp杂化;共有3种杂化类型,故A正确;B、苯为平面结构,6个C原子和6个H原子共平面,乙炔基为直线结构,乙炔基的直线在苯的对角线
上,CH4为正四面体结构,最多3个原子共平面,甲基(﹣CH3)中的3个H原子最多有一个在苯的平面上,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
2+1+2=15,故B错误;C、苯环中的6个碳形成了大π键,并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在结构上可通过苯的邻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可证明,
也可通过苯不能使溴水或KMnO4溶液褪色来证明,故C错误;D、与Cl2发生取代时,取代甲基上的氢有一种产物,取代苯环上的氢有四种产
物,因此取代反应生成五种产物,故D错误;故选:A。7.B A.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P>Cl,不同
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 W(P)>M(Cl)>Z(O),A错误;B.一般情况下同一周
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但当元素处于第ⅡA|diⅤA时,原子核外电子处于全满、半满的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
一周期相邻元素,由于N的2p轨道处于半满状态,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N>O>C,B正确;C.碳的氢化物种类较多,物质分子中含有的
C原子数目多少不同,物质沸点高低不同,因此无法确定X、Y、Z三种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高低,C错误;D.W是P,P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3
+=4,元素甲中W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8.C【分析】由题干图示可知,阴极上产生的H将Fe(III)转化
Fe(II),Fe(II)与NO和H+转化为,而后被HClO转化为N2,阳极上为2Cl- -2e-=Cl2↑,然后Cl2+H2OH
Cl+HClO,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由分析可知,H原子在阴极产生:H++e-=H,A正确;B.由分析可知,含铁阴极材料参与电
极反应,且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阴极材料既是得电子场所,同时起催化剂的作用,B正确;C.由题干信息可知,为酸性环境,故H原子与NO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8H+NO=NH+3H2O,C错误;D.由分析可知,HClO产生的原因:2Cl--2e-=Cl2↑、Cl
2+H2OHCl+HClO,D正确;故答案为:C。9.B【详解】A.V为23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3d34s2,A错误;B.由历程图可知,总反应为4NO+4NH3+O24N2+6H2O,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为氨气中氮元素,降低
的元素为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气中氧元素,电子转移关系为4NH3~12e-~O2,则消耗标准状况下11.2LO2时,O2的物质的量为
0.5mol,整个过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0.5mol=6mol,B正确;C.由历程图可知,V5+-OH、 V4+-OH在该
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均作催化剂,C错误; D.由B分析可知,总反应为4NO+4NH3+O24N2+6H2O,D错误;故选B
。10.C【详解】A.由工艺流程图可知,黄铁矿焙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4FeS2(s)+11O2(g) 2Fe2O3(s)+4S
O2(g),“焙烧”时氧化产物有Fe2O3和SO2,故A正确。B.Fe(OH)3的Ksp远小于(OH)2、(OH)2的Ksp,所以
当pH达到一定值时Fe3+产生沉淀,而Cu2+、Ni2+不沉淀,从而将其分离,故B正确。C.写离子方程式时石灰乳不能拆开,故C错误
。D.由工艺流程图可知,由溶液得到晶体的操作为:过滤、洗涤、干燥,故D正确。故答案:C。11. CD 【解答】解:A.D2和HD的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可用质谱区分D2和HD,故A正确;B.Li与D2O的反应生成LiOD和D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2D2O
═2LiOD+D2↑,故B正确;C.D2由Li与D2O的反应生成,HD通过反应LiH+D2O=LiOD+HD↑,越大,越大,故C错
误;D.升高温度,2Li(s)+H2(g)?2LiH(s)△H<0,平衡左移,Li增多,LiH减少,80℃反应大于25℃反应所得,
故D错误;故选:CD。12 AD【详解】A.空气中的氧气能将溶解的SO2氧化为SO,不能用空气吹出异丙醇溶液中溶解的SO2,A错误
;B.根据S原子守恒可通过测定BaSO4的质量计算SO3的质量,从而检测SO3含量,B正确;C.未被异丙醇溶液吸收的SO2和过氧化
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SO2=H2SO4,因此过程中涉及到H2O2+SO2=H2SO4,C正确;D.异丙
醇易挥发,0°C冰浴温度较低,可减少异丙醇的挥发,D错误;答案选AD。13. BC解:A.高温煅烧后Mg元素主要以MgO的形式存在
,MgO可以与铵根水解产生的氢离子反应,促进铵根的水解,所以得到氯化镁、氨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gO+2NH4Cl=MgCl2+2
NH3↑+H2O,故A正确;B.一水合氨受热易分解,沉镁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会造成一水合氨大量分解,挥发出氨气,降低利用率,故B错误
;C.浸出过程产生的氨气可以回收制备氨水,沉镁时氯化镁与氨水反应生成的氯化铵又可以利用到浸出过程中,故C错误;D.Fe(OH)3、
Al(OH)3的Ksp远小于Mg(OH)2的Ksp,所以当pH达到一定值时Fe3+、Al3+产生沉淀,而Mg2+不沉淀,从而将其分
离,故D正确;14.B解:A.原溶液中存在硝酸根可以和Fe2+反应生成Fe3+,故不能验证原溶液中含有亚硝酸根,故A错误;B.向K
I溶液中滴加FeCl3,若FeCl3没有剩余说明反应是完全的,因此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该反应是有限
度的,故B正确;C.溶液中加入KOH后体系中剩余大量的OH﹣,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后OH﹣也可以使Ag+生产白色沉淀,故C错误;D.蔗
糖为二糖,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产单糖,验证单糖中是否存在﹣CHO,应向水解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体系呈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
)2悬浊液,故D错误;故选:B。15. 【解答】解:(1)检查气密性后,先通N2,其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分析图片可知,仪器A的
名称为直形冷凝管;反应过程中有水生成,则当WO3已被完全还原的现象是不再有水凝结,故答案为: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直形冷凝管;不再有水
凝结;(2)结合分析可知,故将E改为干燥管,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产品水解,碱石灰呈碱性,也可以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在操作
⑤加热,通Cl2之前,装置中有多余的H2,需要除去,所以操作④是再次通入N2,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H2,故答案为: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防止产品水解,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治污染空气;再次通入N2;排除装置中的H2;(3)①根据分析,称量时加入足量的CS2,盖紧称重为
m1g,由于CS2易挥发,开盖时要挥发出来,称量的质量要减少,开盖并计时1分钟,盖紧称重m2g,则挥发出的CS2的质量为(m1﹣m
2)g,再开盖加入待测样品并计时1分钟,又挥发出(m1﹣m2)g的CS2,盖紧称重为m3g,则样品质量为:m3g+2(m1﹣m2)
g﹣m1g=( m1+m3﹣2m2)g,故答案为:( m1+m3﹣2m2);②滴定时,发生反应WO42﹣+Ba(IO3)2═BaW
O4+2IO3﹣,IO3﹣+5I﹣+6H+═3I2+3H2O,I2+2S2O32﹣═2I﹣+S4O62﹣,依据反应可得关系式:WO
42﹣~2IO3﹣~6I2~12S2O32﹣,故样品中n(WCl6)=n(WO42﹣)n(S2O32﹣)cV×10﹣3mol,m(
WCl6)cV×10﹣3mol×Mg/molg,则样品中WCl6的质量分数为:100%100%;根据反应关系式可知,称量时,若加入
待测样品后,开盖时间超过1分钟,挥发的CS2的质量增大,导致m3偏小,而WCl6的质量不变,故滴定时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将
不变,样品中WCl6质量分数的测定值将偏大,故答案为:100%;不变;偏大。16. (1)① BaCl2?BaSO4和BaCO3的
Ksp相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CO32-时,BaSO4(s)会部分转化为BaCO3(s)(或其它合理答案)② H2、Cl2?2N
aClO3 + 4HCl 2ClO2↑ + Cl2↑ + 2NaCl + 2H2O(2) 1C6H12O6+ 24 NaClO3
+ 12H2SO424 ClO2↑ + 6 CO2↑ + 18H2O + 12 Na2SO4 (3) 2.517. 【解答】解:(
1)由分析可知,高温连续氧化工序中铬元素和铁元素被连续氧化,故答案为:Fe、Cr;(2)工序①加水,获得对应的溶液和沉淀,故工序①
为加水浸取,故答案为:加水浸取;(3)分析可知,滤渣I为未反应氧化镁以及反应生成的氧化铁,故答案为:MgO、Fe2O3;(4)工序
③中发生的反应为铬酸钠溶液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重铬酸钠,由于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碳酸氢钠,依据提示,碳酸氢钠为沉淀,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2Na++2CrO42﹣+2CO2+H2O=Cr2O72﹣+2NaHCO3↓,故答案为:2Na++2CrO42﹣+2CO2
+H2O=Cr2O72﹣+2NaHCO3↓;(5)物质V为碳酸氢钠,可以理解成碳酸氢钠高温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参与反应,据
此可以推算产物为Na2CrO4,Fe2O3,因此反应方程式为4Fe(CrO2)2+7O2+16NaHCO38Na2CrO4+2Fe
2O3+16CO2+8H2O;依据上述分析,碳酸钠也可代替参与反应,故答案为:4Fe(CrO2)2+7O2+16NaHCO38Na
2CrO4+2Fe2O3+16CO2+8H2O;Na2CO3;(6)热解工序产生的混合气体为水和二氧化碳,故通入滤渣1可以将氧化镁
直接转化为碳酸氢镁,对应工序为②,也可以向铬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得到重铬酸钠和碳酸氢钠沉淀,对应工序为③,向NaAlO2溶
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对应工序为④,故答案为:②③④;(7)工序④发生反应Al(OH)4﹣+H+?Al(OH)3↓+
H2O,反应平衡常数为K11013.37,当Al(OH)4﹣离子浓度等于10﹣5mol?L﹣1时,代入数据可知,c(H+)mol/
L=10﹣8.37mol/L,此时pH为﹣lgc(H+)=8.37,故答案为:8.37。18. (1) >(2)???? 三角锥形
???? sp2 C—H(3)???? 非极性???? 正八面体???? N(4)???? 8???? 乌洛托品与水分子形成氢键,金刚烷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5)【解析】(1)氮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碳元素失去2个电子后,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s轨道为稳定的全充满结构,不易失去电子,氮元素失去2个电子后,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1,易失去2p轨道的电子形成全充满2s2的稳定结构,所以碳元素的第三电离能大于氮元素,故答案为:;>;(2)氨分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所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甲醛的结构简式为HCHO,分子中形成双键的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则甲醛分子中碳氢键的键长大于氨分子中的氮氢键,故答案为:三角锥形;sp2;C—H;(3)由结构式可知,乌洛托品是结构对称的非极性分子,分子中的所有氮原子呈正四面体分布,所有碳原子呈正八面体分步;分子中的氮原子具有孤对电子,能与氢离子形成配位键,故答案为:非极性;正八面体;N;(4)由乌洛托品晶体中分子采取体心立方堆积可知,分子的配位数为8;乌洛托品分子中含有氮原子,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而金刚烷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所以乌洛托品分子的水溶性大于金刚烷,故答案为:8;乌洛托品与水分子形成氢键,金刚烷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5)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金刚烷的分子数为8×+6×=4,设晶体的密度为dg/cm3,由晶胞的质量公式可得:=10—21Vd,解得d=,故答案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