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3-05-31 | 阅:  转:  |  分享 
  
永州市一中2023届高三入学考试试卷生 物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量75分钟。2.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4
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病毒与细菌的区
别、细菌与小麦的区别分别在于(?)A.有无细胞壁、有无遗传物质B.有无细胞结构、有无成形的细胞核C.有无成形细胞核、有无细胞结构D
.有无成形细胞核、有无细胞壁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糖尿病患者的尿液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可
产生砖红色沉淀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分别由四种核苷酸组成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
变性的蛋白质依然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3.人的横纹肌中有球状蛋白、味蕾上有味觉蛋白、红细胞里有血红蛋白,这些蛋白质在不同细胞
中发挥着不同作用,这是因为(???????)A.组成这些蛋白质的单体结构通式不同B.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不同C.这些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不同D.这些蛋白质有各自独特的结构4.婴儿所需能量的20%由母亲的乳汁中的乳糖提供。正常情况下,一分子乳糖能在小肠内被水解成一分子
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后经小肠黏膜吸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乳糖属于多糖B.半乳糖和葡萄糖均为单糖C.单糖都可以作为能源
物质D.葡萄糖在人体细胞内可以合成各种多糖5.某杂志刊登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
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
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内的废物清除过程涉及细胞间信息的交流,能识别旧的或受损蛋白B.细胞膜塑
形蛋白含量与该细胞降解胞内废物的能力呈负相关C.“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其内部的水解酶的修饰加工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D.“分子
垃圾袋”的作用是运输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其可能来自高尔基体6.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部分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②是染色质,在人体神经元中最多可达到92条C.③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
体的形成有关D.④是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的通道7.下图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运输方式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经a过程才能完成B.一般情况下,神经递质通过a过程进入细胞发挥作用C.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经b
过程分泌到细胞外D.经b过程出细胞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大分子8.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磷
脂和糖脂分子形成的磷脂双分子层是完全对称的B.胆固醇镶嵌或贯穿在膜中利于增强膜的流动性C.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的被动运输过程与膜蛋白
无关D.有些膜蛋白能识别并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9.如图所示,在图甲装置A与装置B中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
小球藻产生氧气的影响。装置A的曲线如图乙。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适当提高温度,P点将上移B.P点处能产生ATP的细
胞器只有线粒体C.降低CO2浓度时,在图乙上的R点应右移D.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右移10.下列关于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1)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2)蓝藻虽然无叶绿体,但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3)在
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4)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5)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
显微结构示意图后得出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的结论(6)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7)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观察到用健那
绿染色的动物细胞的线粒体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11.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分离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
察到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表型之比接近3∶1B.提出的问题:F2中为什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
比C.演绎推理的过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型之比接近1∶1D.得出的
结论: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12.水熊虫是一种被称为“不会灭绝”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在遇到危险时其
新陈代谢几乎停止,甚至“完全变干”,而安全以后恢复正常,能在沸水、固体冰块、放射线以及真空环境中生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会灭绝”的水熊虫体内细胞不会进行更新B.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率随细胞不断长大而提高C.干燥条件下,水熊虫的新陈代谢
并未真的完全停止D.“完全变干”的水熊虫体内没有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①纤维素????????????②葡萄糖?????????
?③脂肪???????④磷脂???????⑤蛋白质??????????⑥核酸A.①④B.③⑤C.④⑥D.④⑤14.CLAC通道是细
胞应对内质网中Ca2+超载的一种保护机制,可避免因Ca2+浓度过高引起的内质网功能紊乱。该通道功能的实现依赖一种位于内质网上的跨膜
蛋白TMCO1,这种膜蛋白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Ca2+浓度并形成具有钙离子通道活性的四聚体,主动将内质网中过多的Ca2+释放到细
胞质基质中,当内质网中的Ca2+浓度下降到与细胞质基质Ca2+浓度接近时四聚体解聚,钙通道活性消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敲除编码TMCO1的基因可能会出现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过高B.TMCO1四聚体的形成和解聚只受内质网中Ca2+浓度的调节C.
若要追踪TMCO1的合成途径,需要用3H标记氨基酸的羧基D. Ca2+既是跨膜蛋白TMCO1运输的对象,又是调节TMCO1功能的信
号分子15.已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以和底物竞争与酶结合的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以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图乙中的曲线a为无抑制剂时的反应
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影响曲线2和曲线3的因素分别是pH和温度B.图甲曲线1中,B点时增加底物浓度不
会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C.图甲曲线1中,在A点之前加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会使曲线1变为图乙中的曲线bD.可以利用图甲曲线2中的C点和
曲线3中的F点对应的条件,对酶进行保存16.在观察果蝇(2N=8)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发现一个处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则可能正在发生基因重组B.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其染色体数和DNA数相同C
.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不含X染色体D.若该细胞此时出现不均等分裂,则该细胞中可能有4条X染色体第II卷 (非选择
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60分。)17.(每空1分,共12分)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
图1为三倍体西瓜叶片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简图,图2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
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吸收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_____,吸收的光能主要用途是_____。(2)分析上述两幅图,
上午9:00-11:00,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_____;与11:00相比,13点时d的含量将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据图2分析,Pn曲线第一次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n曲线第二次降低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是某同学为了测定三倍体西瓜苗净光合作用强度而设计的实验装置。①A
、B装置烧杯中溶液分为________、______(填“NaOH”或“NaHCO3”)。②实验进行30分钟后,记录到A装置中的红
色液滴向_____移动4.5cm,B装置中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0.5cm。若红色液滴每移动1cm,西瓜苗内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
该西瓜苗的净光合速率是_____g/h。③若用该装置测三倍体西瓜苗的呼吸作用强度,则应改进的两处是________、_____。1
8.(每空2分,共12分)图甲是某同学做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观察到的图像,图乙表示洋葱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某物质的数量变化曲线
,其中1-5为细胞序号。据图回答(1)图甲视野中的细胞取自洋葱根尖的_________区,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用图甲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3)图乙表示细胞中______(填“染色体”或“核DNA”)的数量变化,图中f~g
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图乙中找出染色体数与核D
NA数之比为1:2的时间段____________。19.(每空2分,共12分)如图表示蛋白质合成分泌的基本途径与类型,据图回答下
列问题:(1)图中①和⑦都表示蛋白质合成过程,其合成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决定新生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根本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新生蛋白质的种类不同,其根本原因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图示分析,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合成和运输过程涉及的细胞器有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上述分泌蛋白为人体激素,则其可随血液到达
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结合,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和代谢,这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_____
_的功能。20.(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镉(Cd)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元素,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伤害。现以洋葱为材料探究外源
钙(Ca)能否缓解Cd的毒害。(1)实验步骤:① 在室温(25 ℃)条件下,用自来水培养洋葱鳞茎,待刚长出叶片后选取80棵生长状况
一致,植株高度基本相同的洋葱幼苗平均分成________组(2分),依次编号。每组镉处理和钙处理的浓度组合如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
适宜。组别镉处理(μmol/L)010100300钙处理(mmol/L)0A1B1C1D10.1A2B2C2D21A3B3C3D3
10A4B4C4D4② 两周后,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绘制实验结果柱形图
如图所示。实验分析与讨论:① A1、B1、C1、D1四组实验结果说明镉能_______(“促进”或“抑制”)洋葱的生长。② A、B
组实验结果说明:在低镉浓度条件下,外源Ca对洋葱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而C、D组实验结果则说明:在中、高镉浓度条件下,外源钙能部分_
___(“增强”或“减缓”)镉对洋葱生长造成的抑制作用,且钙浓度越_____(“高”或“低”),缓解效果越明显③ 进一步研究发现,
Ca2+与Cd2+竞争细胞表面有限离子通道,当溶液中Ca2+和Cd2+同时存在时,Ca2+可显著地________________
____,从而减轻镉的毒害。④ 若土壤中过量的镉被洋葱等植物吸收积累,会通过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使人体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临床上常
补充________________来辅助治疗,以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临床上补充的此物质能以____________的方式进入
细胞。21.(每空2分,共14分)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M、m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mm的植株只产生
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Mm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RR、Rr、rr的
植株表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细菌中的H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H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中,H基因只在雄配子中
表达,喷施萘乙酰胺(NAM)后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1)基因型为Mm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2中雄性不育植株
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雄性不育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所得可育晚熟红果杂交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以该杂
交种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则F2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2)已知H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
多插入1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H基因导入基因型为Mm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
施NAM,F1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若植株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1个或多个H基因,则以上所得F1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个H
基因。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1个H基因,则H基因插入了______________所在的染色体上。若植株乙的体细胞中含n个H基因,
则H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乙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若不喷施
NAM,则子一代中不含H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永州市一中2023届高三入学考试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
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12 BADBD BBDCB CC二、不定项
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CD 14.BC 15.ABD 16.AC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0
分)17. (每空1分,共12分)(1)???? 类囊体的薄膜???? 水的光解(ATP合成)(2)???? 光照强度???? 减
少(3)???? 第一次是温度过高,气孔关闭,CO2吸收降低导致第二次是光照强度减弱(4)???? NaHCO3?NaHCO3 右
???? 8???? 一是烧杯中溶液换成NaOH,二是AB装置进行遮光处理。18. (每空2分,共12分)(1)分生 使组织中的细
胞相互分离(2)???? 1→3→4→5(3)核DNA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加倍后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平均分配移向细胞的两极。(或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2条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分别向两极移动。)(4)c~f19. (每空2分,共12分)(1)游离的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2)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受体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20.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16?(2分) 分别测量植株高度,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2分)? (2)抑制???? 减缓???? 高???? 降低细胞对镉离子的吸收???? 维生素D???? 自由扩散21. (每空2分,共14分)(1)1/6 MmRr 5/12 (2)0 M基因 必须有1个H基因位于M所在染色体上,且2条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同时存在H基因 1/2n 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