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医基础理论总结及新课程简介

 吴宣蓉图书馆 2023-05-31 发布于广东

经过大半年的学习,汉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已经结束了。还记得刚开始讲课的时候,刚好患了感冒,声音都变得嘶哑,很担心影响录音的效果,后面录音出来发现还好,才总算放心。第一次在微信上讲课确实有点紧张,将古老的汉医理论讲给现代人听,确实是存在难度的。至于各位群友听了有什么感觉,觉得能否听懂,这在群里或微信里也没人给我反馈,有没有听不懂的地方也没人给我提问,这是我觉得比较遗憾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先回顾一下这大半年学习的内容。

汉医的基本特征——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大家需要熟悉了解的,什么叫整体观、什么叫辨证论治,如果大家能用自己的话比较正确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就证明大家学到了。汉医基础理论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讲哲学基础的,包括精气神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第二个阶段是有关人体生理的,就是指正常情况下人体如何运作的,包括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内容。第三个阶段是讲病理的,关于人体如何得病、得病之后脏腑和气血津液发生了哪些改变的过程,包括病因、病机、发病等内容。第四个部分是讲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包括治则治法和养生。哲学基础是汉医认识人体、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汉医认识人体和疾病是在哲学基础指导下,按照正常的生理状态、异常的病理状态及治疗预防这三个思路步骤走的,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学起来应该不难理解。

在第一部分哲学基础,大家需要掌握的是精气神、阴阳、五行的概念,学完后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什么叫精气神,什么叫阴阳,什么叫五行。精气神之间、阴阳之间、五行之间存在哪些关系和规律,这是本部分最基本的要求。至于阴阳交感、互根互用、相互转化,五行相乘相侮,五行与季节、颜色、方位、味道、人体等对应关系则属于比较深入的内容,大家看自己的业余时间精力能记住多少就先记多少。

第二部分关于人体生理的内容中,大家需要掌握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基本概念,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概念表达出来。气血津液各自的功能,五脏和六腑的生理功能、经络的名称,形体官窍的功能,这些是本部分的基本要求,如果不熟悉,则可能本部分的内容还没学到手,需要加深记忆。比较深入和疑难的内容包括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这里的“气”和精气神学说中的“气”有什么异同点,五脏之间、六腑之间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经络的大概循行路线,形体官窍和脏腑的对应关系等等,这些需要大家慢慢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渐记住,没必要死记硬背。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联系自己身体的各种生理现象进行思考。

第三部分关于人体病理的内容中,大家需要掌握病因、发病、病机、疾病传变的基本概念。病理部分的内容对大家来说也许比较陌生,毕竟能直观地看到某个病的表现这样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大家学的时候也可以回忆一下自己以前身体不舒服的情景,或者自己认识的人得病之后不舒服的情景,用来帮助自己的思考理解。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有:病因的分类,每一类病因有多少种。发病的形式有多少种,基本病机包括哪几方面。比较深入的内容有:每种病因的致病特点,疾病复发的条件,每种基本病机形成的常见原因和症状表现,病位传变与病性传变的常见原因和症状表现。

第四部分关于养生和治则也就是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内容中,大家需要掌握养生、治则、治法、三因制宜等基本概念。疾病治疗离大家也比较远,但养生保健跟大家有密切关系。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有:养生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治则的种类划分。比较深入的内容有:正治法和反治法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实施,扶正和驱邪之间的关系,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理脏腑的具体方法。

以上说的就是汉医基础理论学习的注意事项和技巧方法。接下来的一门课程我将它命名为《汉医基础经典选读》,我们将介绍与汉医基础密切相关的一些古代经典医学著作,以《黄帝内经》为主,涉及精气神学说、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养生保健等方面,每个方面选取一些经典的著作原文给大家详细解读。这些经典著作的原文有些大家可能会在电视广告、电影或者其它媒体上面遇到过,却又对它们一知半解,模模糊糊,希望《汉医基础经典选读》这门课程在帮助大家加深理解汉医基础理论的同时,也可以消除大家的一些疑惑,给大家增强辨别真假对错的能力。大家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如果遇到有不认识的字词,可以用互联网的搜索工具去查找它的读音和具体意思,我们讲课过程中也会作详细的解释。感谢大家收听,再会。

(作者简介: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双专业学士,中西结合神经病学硕士,中山大学神经病学博士。现任深圳市李盈中医诊所负责人,深圳龙华区医调委人民调解员,龙华区社会医疗机构行业协会副会长。本资料根据 李盈 博士 于12月2日在微信群上为大众所做的健康讲座整理而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