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法归宗 还易于民 论周易四柱理论方法依据

 易来说易 2023-05-31 发布于四川

周易是科学的总纲。易理是认识一切存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周易文化阐述的是太阳影响地球规律状态的全面反映和循环变化全过程,而所有的术数术都是周易的运用落实的具体表示方式。

四柱命理学是周易理论基础上的数术的一种,那么运算的理论依据当然是易学理论。易学认识世界的理论是以存在为太极,以阴阳两仪为太极的构成,以四象为阴阳的旺衰程度,以八卦为具体状态。以阴阳的平衡为依据判断存在的状态,从而反应万事万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状态。这就必然运用到周易的太极理论。

谈到理论大家会想到“纸上谈兵”的成语,总认为理论是空洞的,我们学四柱命理就是要学判断方法,而不是不能产生判断方法的理论。但是无论是易学还是现代的哲学都是强调理论指导实践,有正确的理论认识存在才有具体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方法是以理论为依据,脱离、违背正确理论的方法都不是正确的方法。

论存在则首先要确立太极的观念,太极即事物整体,即存在,即统一,即成立,一切客观存在都为一太极。这是易理对事物的认识能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原因。一切客观存在都是完整的,反之完整的事物才为太极、才能成立。

太极由对立的两个因素构成,称之为阴阳,阴阳对立统一共同构成太极整体,缺一而不成太极。

推命理不过是推算八字中各方面吉凶信息与应期。这就要有一个恒定的理论为依据来指导各方运算的具体方法,这个恒定的理论是认识一切四柱吉凶和四柱中一切内容吉凶的依据。

认识事物都是以掌握其基本规律为前提而后才能深入了解其各方面细节内容。

很多人会认为基本规律、理论都是枯燥、空无内容的东西,在网上就有一位学者说:阴阳道理我们都懂,不是什么新发现,不能用于实际。而千年以来四柱命理方法就是脱离了阴阳理论而使五行干支象和相互作用的判断在实际运用中 难以落实。如古人总结的诸多断语,这都是运用经验的总结,但你会发现几乎是任何一条断语都不能普遍适用。这正是因为脱离了理论而不知断语的用法、熟知断语却也不会占断的原因。周易以象数理占统一完整的形式, 全面反映万事万物的过去、现在、 未来的状态。

阴阳理论是认识存在的方法;

阴阳是对立统一,阴阳理论是阴阳两个因素的存在、运动、变化规律的规定。是认识存在性质、存在的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指导思想。是对存在的认识从存在构成、认识具体存在的具体方法、存在的变化规律、存在的吉凶判断方法中贯彻而认识存在状态的始、中、终过程的认识方法,此为阴阳理论。

任何整体存在的构成有相互对立的两个因素,两个因素共同存在、相互依存。阴阳理论是认识一切存在的方法,而不仅仅是认识四柱命理学的方法。如好人这个存在,如果好人成立,那么必有坏人成立,如果没有坏人则没有好人。有句气话说天下没有一个好人,这句话显然是错的,大家都一样是坏人也就没有区别了、也就没有好人坏人之分了,那么好人坏人这个太极也就不存在。

论四柱为生命体的存在则要有阴阳二气两个因素,论干支五行气的成立要天地都有为成立,为影响命局的存在。四柱命理吉凶的根本原因在生存环境的冷暖,以水为冷、火为暖为阴阳二气构成太极,为引起吉凶变化的两个因素。

存在有生有灭,有吉凶变化,以存在有两个对立因素的对比而能认识存在的状态,又以其变化规律为依据,使存在的变化过程能被认识。这个阴阳对比的规定为理论依据,与具体实际的类比结合为内容落实的判断。

由于万事万物的性质和存在状态、存在要求的不同,而认识具体存在时又有其专门对应落实的理论方法,而专门的理论方法又是遵循易学的太极阴阳理论而结合具体存在特点而规定的系统的理论方法, 使理论应用而有对应的具体落实方法。四柱中除了构成八字的阴阳二气的吉凶是阴阳理论的必然,而对四柱的成立方法、应期方法、作用模式的规定又是阴阳理论为原则而规定的方法,都是周易理论的具体落实运用。

四柱中表现变化的方法虽然是五行生克,但生克是依据易理而围绕吉凶而论的。

阴阳以平衡为原则;

阴阳以平衡为原则,有平衡才能成为太极、才能成为整体,是易学判断吉凶、成立、落实的依据。

古人以太极为存在、为整体,以阴阳为太极构成的两个因素,阴阳虽然是对立的而却共同组成一个太极。阴阳以对方存在为存在条件,一方力量增长则另一方力量减弱,一方消亡则另一方也随之消亡,则太极整体也随之消亡。当今哲学思想对阴阳的解释很清楚,事物是对立的两种因素共同存在而构成事物的整体,为对立统一。而对存在的构成的表 示古人用“阴阳”二字是再简练精妙不过的了。

太极、阴阳理论以平衡为原则,阐明了存在与变化的 成立条件。阴阳平衡原则在天地、冷暖、动静、旺衰、明暗方面的运用,共同规定了存在、吉凶、程度、变化、模式的判断方法,而成为四柱理论的总体方法。

提示:尊重原创,字字皆辛苦,摘抄转载请注明来自“易来说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