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智书《予学》原文及译文

 大道至简64382 2023-05-31 发布于江苏
得失卷一​

大失莫逾亡也,身存则无失焉。
译文:

人这辈子最大的失去没有大过死亡的,只要人还活着,就不算是真正的失去。

大得莫及生也,害命则无得焉。
译文:

人这辈子最大的收获也没有大过生命本身的,如果危害到了性命,那么也不过是一场空,谈不上真正的收获。

得失之患,启于不舍。
译文:

得失之间的忧患和灾祸,皆来自于不肯舍弃。

不予之心,兴于愚念。
译文:

不肯施舍、给予的念头,发蒙于一些愚蠢的念头。

人皆有图也,先予后取,顺人之愿,智者之智耳。
译文:

人活在这世上,不可能是毫无追求和企图的。先给予然后获取,顺从他人的心理愿望,这才是智者的智慧所在啊。

强者不予,得而复失。
译文:

势强的人不肯给予他人,目前所得将来也会失去。

弱者不予,失之难测。
译文:

势弱之人不肯给予他人,将来的损失更是坏到不可预期。

予非失,乃存也。
译文:

不要以为给予就是让自己蒙受了损失,这才是生存的根本。

得勿喜,失或幸,功不论此也。
译文:

今日所得无需欢喜,今日之失也许反倒是一桩幸事,功业功名从来不是以得失来衡量的。

夺招怨,予生敬,名成于此矣。
译文:

剥夺他人的利益会招来对方的怨怼,给予他人会令对方于你产生敬意,所谓声名也就是从这点点给予之中来的。

【解读】
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去生命,只要活着,就不会完全失去机会。人生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挺身立世,如果伤害到性命,那就什么都得不到了。

得失的灾祸,来自于不肯舍弃。没有博施济众之心,不能舍小利成大义,这是起于愚蠢的念头。人都有深谋远算,先给予后获取,顺从他人的愿望,雪中送炭才是智者的智慧。

强者一毛不拔,得到的将来也会失去。弱者不肯付出,到头来损失更是不可预测。给予不会让自己蒙受损失,给予是一种致爱,必定在别人心中留下感激之情。

有所得无需欢喜,有所失或许反倒是幸事。功德善事,不以得失来衡量。剥夺他人的利益,会招来对方的怨恨。给予别人好处,会令对方产生敬意。名声就会从点滴的给予之中渐渐树立起来的。

图片

顺逆卷二

患死者痴,患生者智。
译文:

忧虑死亡的人,傻;担心生存的人,聪明。

安顺者庸,安逆者泰。
译文:

安心享受顺境的人难免平庸,安于逆境、隐忍自处的人平安。

多予不亡,少施必殃。
译文:

多为他人付出不会让你一无所有,吝啬少施必定会带来不测祸殃。

惠人惠己,天不佑凶也。
译文:

施惠他人也等于是惠泽自身,天道是不会庇佑那些凶神恶煞的。

顺由予生,逆自虐起。
译文:

顺境之得来自于不断的给予,逆境之祸来自于残忍的自私心理。

君子不责小过,哀人失德焉。
译文:

君子不责怪他人的小小过失,反倒会为他们的丧失德性而感到痛心。

小人不纳大言,恨己无势焉。
译文:

小人不采纳圣贤的教诲,只会怨恨自己没有势力。

君子逆而不危,小人顺而弗远。
译文:

君子遇到挫折不顺却不会危险临命,小人境遇顺达却难得长久。

福祸不侵,心静可也。
译文:

对福祸得失的来来往往,若能做到不被打扰,那样就能让内心平静下来。

苦乐不怨,非悟莫及矣。
译文:

看一个人是否真的对世情开悟,可观其是否做到对自身的苦难与欢乐都保持如一的平和与不抱怨的态度。

【解读】
担心死亡的人无知;忧虑生存的人聪明。一生平安顺遂的人难免平庸,身处逆境的人一生安泰。

多为他人付出不会一无所获,无情少施必定带来不测的祸殃。给人好处惠及自己,天不保佑贪婪的人。做事遂心如意,是因为乐善好施众人助力的结果。身陷逆境处处抵触不顺,是因为侵害了别人的利益。

君子不责怪他人的小过,却为丧失德性的人悲哀叹息。小人不采纳别人的谋略,是因为怨恨自己没有能力。君子遇到逆境也没有危险,小人顺达却难以长久。

福祸不止,不受迷惑搅扰,心境平和宁静,就能化解许多矛盾。烦心事人人有,放下自然无,事烦心不烦,才是真功夫。面对苦难与欢乐不抱怨。谋事在自己,成事在造化。人生苦短,盛衰荣辱转瞬即逝,功名利禄如过眼烟云。苦尽甘来,乐极生悲,福极生祸,否极泰来。悟透人生,是为人杰,对人情世态不开悟,就不可能笑对人生。

图片

​尊卑卷三

尊者人予也,失之则卑。
译文:

那些受人尊崇的地位都是别人给予的,如果失去了人们的支持,这个人也就地位卑微了。

卑者自强也,恃之则尊。
译文:

地位卑下的人自强不息,凭借着这份上进心也可突破命运的牢笼,获得他人的拥戴,收获尊崇地位。

以金市爵,得而不祥。
译文:

用金钱买官爵禄位,即便得到了也不会是什么好事。

以势迫人,威而有虞。
译文:

许多时候,拥有权势的人习惯于以自己的地位和权力来迫使别人接受一些事情,虽然可以一时威风,事情也进展顺利,其实却因此暗藏危机,后患无穷。

金不可滥,权不可纵,极则易也。
译文:

钱不是万能的,对于金钱的迷恋和使用更是不可过度,权力的行使也万万不可放纵,事情做过了头就会发生异变了。

贫者勿轻,其忠贵也。
译文:

暂时贫困中的人们啊,请不要看轻自己,你身上的忠诚品格和尽心尽力的为人态度是弥足珍贵的。

贱者莫弃,其义厚也。
译文:

地位低贱的人不要自暴自弃,地位低下却可做到义薄云天,这种德性宽厚仁道啊。

忠予明主,义施君子,必有报焉。
译文: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作为属下忠诚于那些英明的领导者,恩义施加于那些谦谦道德君子,一定会有所回报的。

誉非予莫取,取之非誉也。
译文:

荣誉不是他人主动给予的就不要急着拿下,拼命往自己脸上贴金,这样取得的东西就不再是荣誉了。

功不争乃获,获之则功也。
译文:

不与他人争功,才能获得(功德的机会),能收获到的就是你的功德了。诸子界公众号。

【解读】
尊贵的地位与权利是人民给予的,如果失去人民的信任,也就变得卑微了。地位卑下的人依靠自强不息,获得尊贵的地位,就会受人拥戴。用金钱买来的官爵禄位,即便得到也不会是什么吉祥事。用权势地位胁迫人,虽有一时威风,却有无穷的忧患。金钱不可不加节制地追求;权力不可放任,没有约束。任何事情,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

贫穷的人,不要看轻自己,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就行了。天道酬勤,必定苦尽甜来。地位低下的人不要自暴自弃,只要坚持公正合宜的举动,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忠心献给明主,情义用于君子,必定有回报。

荣誉不是正当授予的不要接受,往自己脸上贴金,就不是荣誉了,也不会受人赞扬。不争功,才能得到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得到一个又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就是最大的功。

图片
休戚卷四

物有异也,理自通焉。
译文:

这大千世界里面的纷繁复杂事物虽然看上去各不相同,但这事物背后的道理却是相通的。

命有别也,情自同焉。
译文:

人与人的命数不同,但将心比心,人的感情其实都是相同的。

悦可悦人,哀可哀人,休戚堪予也。
译文:

你的快乐可带动他人的快乐,你的忧伤也会引发他人的忧伤,欢乐悲伤都是可以给予他人的。

福不可继,祸不可养,福祸莫受也。
译文: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无论是不可承继的福禄,还是不可放任姑息的祸患,都不宜轻易接受。

不省之人,事无功耳。
译文:

不能够自我反省的人,很难指望他将来能成就什么大事业。

同欢者寡,贵而远离也。
译文:

能一起共患难的人,未必能一起共富贵。所以说,可以一同享受欢乐的人很少,对于富贵之人应远远避开,以免生出一些无谓的是非恩怨,无端让自己愁肠百结。

共难者众,卑而无间也。
译文:

能一起共患难的人是很多的,地位低下而能保持亲密无间。

苦乐由人,非苦乐也。
译文:

悲苦与欢乐都是当事人的心理感受,并不是悲苦与欢乐本身的样子。

至乐乃予,生之崇焉。
译文:

人这辈子最大的快乐就是给予(他人),这就是生命的崇高意义。

至苦乃亏,死之惶焉。
译文:

人这一辈子最大的痛苦也就是亏欠他人,即便离世也会心有不安的。

【解读】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但事物的道理却是相通的。人的命运不同,但对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心理状态,起源是相同的。

高兴的事可使人产生欢乐之情,悲伤也会引起他人的忧郁伤感,欢乐与悲伤可以感染别人。

福无双降,祸不久长,福禄到来不要受宠若惊,祸患降临切莫逆来顺受不要忧愁不安。福禄祸患,最好都不要想得到。不明白这些道理的人,白白地付出劳力和心血,很难指望能成就什么大事。

能长期共欢乐的人稀少,升官晋爵有财有势便各奔东西。能共患难的人很多,地位低下的人,关系密切没有隔阂。

苦乐观只不过是人们不同的感受而已,有人深?以为苦的事,别人却觉得充满了快乐。把个人的苦乐与众人的苦乐紧密联系在一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其乐无穷。苦中寻乐,方无失意之悲。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没有个人的苦乐可言了。

最大的快乐是与人分享快乐,这就是人生的崇高之处。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损人利己,亏欠了人情,到死也惶恐不安。

图片

荣辱卷五

人强不辱,气傲无荣。
译文:

有本事、有能力的人不会遭受到羞辱,心高气傲的人也不会收获荣耀。

荣辱莫改,其人惟贤。
译文:

能做到宠辱不惊,始终保持为人的志向和气节,这种人一定大贤。

予人荣者,自荣也。
译文:

给予他人荣耀,自己也会得到荣耀。

予人辱者,自辱也。
译文:

给予他人耻辱,自己也会得到耻辱。

君子不长衰,小人无久运,道之故也。
译文:

君子不会长期命运多舛,小人也不会一直走大运,这是天道昭彰,外示于人世的道理。

饥以食,莫逾困以怜。
译文:

在人饥饿的时候施舍一饭,不如对处在困境中的人施加怜悯。

寒以暖,无及厄以诫。
译文:

在人受冻的时候给予他温暖,不如对处在逆境中的人振聋发聩的劝诫。

予人至缺,其可立也。
译文:

给予人当下最稀缺的东西,则双方均能安身立命。

荣极则辱,惟德可存焉。
译文:

亢龙有悔,荣耀到了极致则难免遭受屈辱了,只有那良好的德行才能得以保存啊。

辱极则荣,惟善勿失焉。
译文:

屈辱受到极致,则将荣耀等身,只是这内心的良善不可丢失啊。

【解读】
坚强不屈,不会使人格受到玷污,心高气傲不会有荣耀。荣耀和耻辱面前不改志向和气节,只有贤人才能做到。给予他人荣耀,自己也觉得荣耀。使他人蒙受耻辱,自己也会蒙受耻辱。君子不会长衰不振,小人没有永久的好运,人生的道路就是这样。向饥饿的人施舍一饭一食,不如对困境中的人们加以同情拯救。向受冻的人送去温暖,不如助人自勉自励。给予人最需要的帮助,他就能立足存身了。公众号诸子界。

荣耀到了顶点,其它任何荣耀都埋没其中了,只有德行功业可留下美名。历史上辱极而荣的事很多:孙膑受膑刑之辱,遂有诛庞灭魏之荣;勾践卧薪尝胆,忍辱十年,终能复国;司马迁遭宫刑之辱,遂有《史记》流芳百世之荣。这些,只有不失去善良的本性,才能做到啊!

图片成败卷六

成无定式,利己利人乃成焉。
译文:

成功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能做到对人对己都有利,才算是成功了。

败有定法,害人害己乃败焉。
译文:

导致失败的道理却总是一样的,害人又害己,万事皆溃败。

君子之名,胜于小人之实。
译文:

君子的名望,胜过小人的小小实惠。

小人之祸,烈于君子之难。
译文:

小人所遭受的祸患,要比君子的为难险恶得多。

观其人也,可知成败矣。
译文:

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做派,便可知其成败与否了。

敌者,予之可制也。
译文:

敌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先给予他一些,便有望手到擒来,成功制敌。

友者,予之可久也。
译文:

对待朋友,不间断的给予一些,朋友的缘分也就长久了。

亲者,予之可安也。
译文:

对待亲人,毫不吝啬地给予一些,则可使家庭和睦,常处安泰。

功高未可言胜,功不为胜也。
译文:

功高者不可轻言其胜利,功劳并不等同于胜利与成功。

人愚未可言败,愚不为败矣。
译文:

看起来笨笨的人不可轻言其失败,愚笨并不一定是导致失败的主因。

【解读】
成功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必须利己利人才算成功。失败有既定的法则,害人害己就会一败涂地。

君子享有的声誉,超过小人得到的实惠。小人遭受的祸患,比君子经历的灾难更加慘烈。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就可知道他的成败。

接受别人东西,会对人家感到畏怯,给予别人东西会对人家显示骄矜。敌人,给他好处就可牵制他。朋友,给他好处就可长久。关系亲密的人,给他好处就可安稳。

功劳显赫,不一定就是奇妙出众的人,建立功勋不是只靠优秀人材。愚笨的人不一定就能说不会成功,愚笨不是失败的唯一原因。千里马一跃,也跳不了十步远,劣马走十天,也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它的成功,就在于走个不停。

图片

兴亡卷七

无不亡之身,存不灭之理。
译文:

没有不死的肉身(凡人),却有不灭的天理。

春秋易逝,宏业可留。
译文:

江山代有才人出,人的一生也不过几轮春秋,只有宏大的功业可以长久留存。

薄敛则民富,兴焉。
译文:

轻徭薄赋可以藏富于民,百姓富裕则国家兴旺。

政苛则民怨,亡焉。
译文:

对老百姓苛刻的政令一多,老百姓就会怨恨,那样国家就会灭亡。

人主兴亡,非为天也。
译文:

是人之所为导致了天下兴亡事,而不是上天原本如此安排。

君子兴家,不用奇计。
译文:

君子兴家立业,靠的是行走正道,点滴累积,不是凭借一时奇巧侥幸得道,更不是偏离正道,以不义之财发家置业。

小人败业,坏于奸谋。
译文:

小人败坏家业事业,都是毁在狡诈阴谋之上。

正不予贿,邪不予济,察之无误也。
译文:

正直的人不会给予别人贿赂,邪恶的人不会在危难时候济人渡难关,仔细观察就不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了。

天降之喜,莫径取焉。
译文:

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情,不要贸然收入囊中。

不测之灾,勿相欺焉。
译文:

突发的灾祸降临,也不要故意隐瞒试图欺骗他人。

【解读】
没有不死的生命,却存在不灭的真理。岁月容易流逝,宏伟的事业可以留传后世。

减轻赋税可让人民富足,国家就会兴旺。政令过于严厉,使人难以忍受,就会使百姓报怨,国家就会衰亡。一国之主的兴亡,不是上天安排的。

君子振兴门庭,不用奇计。小人产业散尽,家道没落,毁在使用奸邪的计谋。正直的人,不给别人贿赂。邪恶的人,不会对别人给予救济。仔细分辨,就不会失误了。

上天赐给的好处,不要任性地索取。上天的惩罚,降下意外的灾祸,决不是说来骗人的。

书评

图片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中,《予学》的独特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作者站在一个令人惊诧的高度,对成功的奥秘做了最深刻的挖掘,揭示出了“给予”对人生意义产生的巨大作用;人生的质量由“给予”决定,“大成功需要大施予”。这个视角是前所未有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更是惊世骇俗的。

      另一方面,《予学》从其深刻的内涵和严谨的论述,达到了思想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自成一家,特别是它所关注的问题,都是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却又被人们忽视的,这就构成了《予学》作为一门学说,不仅哲理深邃、启人心智,而且适用面广、实用性强的鲜明特色。
     《予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在强调“给予”的同时,告诫人们也要学会“不予”。诸子界认为: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叫~懂得“放下与舍得”,也教诫大家要适当的拒绝,学会说“不”,这也是放下面子的具体体现。

      这与《予学》的要旨并不矛盾,而是事情的不同方面,亦是成功所必需的。

       它的价值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找到了决定人生成败的最本质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籍《予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它能促人改变观念,不仅仅以猎取和占有为能,而且要在“给予”这条更高的成功之途上多下功夫。
      这是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所必需的道德素养,更是对人对己都有利的处世谋略。

       欢迎阅读,谢谢关注诸子界公众号,建议星标一下。

作者简介










图片

许劭(150~195)字子将,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射桥镇)人。东汉末期著名学者、评论家,他不仅以才华出众为人推崇,而且以评鉴世事、人物闻名当世。

据说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

据《后汉书·许劭传》载:许劭曾经评价曹操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引孙盛《异同杂语》云:“(曹操)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后人说曹操是“乱世奸雄”,典出于此。

他对曹操的评语,就是在曹操未显贵时作出的,可见许劭的辨人之能和远见卓识。

成大事者都是要有远见卓识的。在多数人以猎取为能之时,许劭的《予学》着实独树一帜,“高人一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