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最后一盘大棋,整整下了15年

 源源不断 2023-05-31 发布于宁夏


神龟二年(519)二月,北魏洛阳城。

一大清早,宿卫宫廷的近千名羽林卫士就骂骂咧咧地冲上街头,径直来到尚书省府衙门口。他们手持火把、砖块,高喊着“把张仲瑀交出来”。

日前,给事中张仲瑀要求朝廷取消论资排辈的任官模式,禁止北魏武人参政。这无疑使早年出身行伍的人,断绝了个人乃至家族的晋升通途。因此,张仲瑀成为羽林军此次骚乱的目标,成为他们必欲擒拿的罪魁祸首。

尚书省的官员胆小怕事,立刻告诉闹事的羽林军,张仲瑀是宰相张彝的次子。

于是,一大帮北魏武士直接冲到了张彝府上,暴力砸开大门,将张彝拖出来暴打。张彝年岁已高,加上曾中过风,行动不便,但骚乱的士兵,根本不顾这位老人死活,对其拳打脚踢,随后又放火烧了他的房子。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祸中,张始均、张仲瑀兄弟均翻墙逃脱。但,张始均发现父亲张彝未能逃出来,就又折返回家,苦求羽林军高抬贵手。然而,愤怒的士兵正愁找不到人撒气,见张始均返回来,将其捆绑后,投入熊熊大火。

骚乱发生后,朝野震惊。对于北魏三朝元老张彝的横死,当时掌权的胡太后表现得十分悲痛:“吾为张彝饮食不御,乃至首发微有亏落。悲痛之苦,以至于此。”

不过,悲痛归悲痛,对这起事件的处理却十分“双标”。胡太后仅命令有司将羽林中闹事最凶的八人处以斩刑,随后便担心继续追责下去会引发新一轮动乱,于是宣布既往不咎,“大赦以安众心”。对于张仲瑀的提议,北魏朝廷也有意避而不谈。事件尘埃落定后,朝廷又“令武官得依资入选”,旧态复萌。

新与旧的角力,文与武的对抗,似乎过早彰显了结局,而这一切终将把一个称霸北方百余年的王朝逼上绝路。


图片

事实上,神龟二年的羽林军骚乱,确实是北魏灭亡的“导火索”。

张彝、张仲瑀父子都是当年忠于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推手。在张彝父子的协助下,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均田制,采取汉化政策,争取适者生存的前途,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水平,努力协调北魏境内各民族达成和平统一的状态。

但,改革始终伴随着整合与破裂,孝文帝努力追求汉化的同时,忽略了鲜卑部族勇武质朴的个性。于是,待其驾崩,支持汉化与反对汉化的势力便形同水火,互不相容。

当愤怒的羽林军暴打张彝父子、烧毁张府时,一名未来影响历史走向的中下级军官正好路过,目睹这一过程。他的名字叫高欢,是怀朔镇与都城洛阳之间的军中函使,专门负责两地的军事通讯任务。

高欢看见羽林军纵火焚烧张府,不由得想起数天前,他奉命到一位汉人贵族家送礼的场景。那日,他到贵族家奉上礼物后准备离开,主人出于礼貌招呼他用膳。没见过世面的高欢遂在主人赐食时,与主人同桌,打算好好感谢人家的恩赐。孰料,当主人看到高欢坐于席上大快朵颐时,脸上竟露出不悦之色。他挥了挥手,两旁肃立的卫士立即一拥而上,将啃着羊肉的高欢一把拖了出去,抽打四十大鞭。高欢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人家丢出了府门。

结合自己在汉人贵族家遭受的屈辱以及此次禁军纵火焚烧宰相府,高欢意识到,天下就要大乱了。

待结束在洛阳的公差后,高欢一刻也不敢停留,快马加鞭赶回怀朔镇。他的妻子娄昭君出身鲜卑武人勋贵,见丈夫被打得鼻青脸肿,既愤怒又心疼。可高欢认为这倒是小事,他把在洛阳的见闻一五一十地告诉妻子:“吾至洛阳,宿卫羽林相率焚领军张彝宅,朝廷惧其乱而不问,为政若此,事可知也。财物岂可常守邪?”

图片
▲娄昭君。图源:影视剧照

史书说,高欢“自是乃有澄清天下之志”。

次日,夫妻两人便散尽家财,广交宾客,准备在乱世来临之际提前布局。

事情果真如高欢预测的那样,洛阳的乱象仅仅只是鲜卑武士与顶层汉化贵族矛盾的一个缩影。在高欢所处的北方边镇,问题更加严重。

当年,为了防范与打击北边的劲敌柔然部落,北魏自建国初期便在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以北自西向东设立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迁移鲜卑贵族及汉人豪强安置于此,承担边境防卫任务。但自孝文帝改革以来,一方面,柔然的势力经过六镇军民近百年的打压,已逐渐衰落;另一方面,孝文帝率众南迁也导致了王朝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换言之,六镇之于朝廷的意义显然不如过去那么重要了。

因此,在汉化改革下,倡文抑武政策实施后,首当其冲的是始终以鲜卑传统军事贵族力量为主导的六镇。从前依赖边镇军事发家的鲜卑武人们,一下子成了“时代的弃儿”,不仅遭到朝廷的忽略,更是被剥夺了一系列社会特权。

与此同时,为了补充兵源,北魏朝廷又将六镇定为囚犯充军之所。如此一来,六镇常年良莠混杂,社会动荡不安。

被剥夺特权的六镇鲜卑贵族,面对突如其来的阶层下坠,根本无法接受。于是,北魏上层对军镇贵族的剥削,就被六镇贵族转嫁给当地的镇民与镇兵,他们克扣粮饷军资,欺压良民,奴役兵士,致使军镇上下充斥着一股浓浓的仇怨之气。

眼见六镇与中央的关系日益紧张,北魏朝廷又想到了一个“昏招”:取消六镇军管,一律仿照内陆,改镇为州,编户为民。

这样看上去似乎大家都平等了,但问题恰恰出在平等上。世居六镇的士兵多是“国之肺腑”“丰沛旧门”出身,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子弟。如今,无论是兵是民,通通编户为民,相当于剥夺了他们的贵族身份。这无疑加重了他们对朝廷的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的。

就在边军、贵族与朝廷相互仇视时,北魏国家财政因迁都以来无端的挥霍,致使出现了严重的赤字,“收入之赋不增,出用之费弥众”。而在自然灾害的冲击下,北魏的财赋重地——河套以北屡遭水灾饥荒,“户无担石之储,家有藜藿之色”。天灾叠加人祸,此时的北魏,已然陷入了国家破产的状态,暴动一触即发。


图片

正光三年(522),因河北地区饥荒不断加剧,柔然首领阿那瓌发兵三十万过境,从北魏手中“驱掠良口二千,并公私驿马牛羊数十万”北还。

浩劫发生后,遭祸的怀荒镇军民只好硬着头皮上门找镇将、武卫将军于景要粮食及生产工具补助。于景是北魏权臣于忠的弟弟,生来是鲜卑上流贵族,镇民在他眼里就如同猪狗。自朝廷下令军镇编户为民后,他就“专事聚敛”,一心只想发财。所以,对于门外讨粮的军民,于景不但闭门不出,还命手下进行鞭打驱赶。愤怒的镇民为了活命,遂聚众击杀于景,将粮库洗劫一空。

暴动就像瘟疫一般,很快在北境之地流传开来。

图片
▲北魏六镇起义示意图。图源:网络

一个月后,匈奴酋长破六韩拔陵在沃野镇煽动边民造反;紧接着,世居高平镇的胡族首领胡琛闻风而动,自号“高平王”,宣布独立;凉州胡族酋帅于菩提和呼延雄刺杀凉州刺史,据城反叛;柔玄镇民杜洛周率领本镇军民在上谷郡(今河北怀来)自立;原怀朔镇兵鲜于修礼在定州(今河北定州)叛乱……不出三年,北魏的大后方已尽数陷于战火之中。

天下大乱,高欢却异常欣喜。

因为,他终于可以实施大计了。出于保险,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宣布自立,而是听从妻子娄昭君的建议,先投靠周边势力较强的诸侯进行历练,待日后瞅准时机,再脱身单干。

于是,高欢和姐夫尉景率部投靠了义军首领杜洛周。

高欢支持义军的行为,在他日后的上司尔朱荣看来,却是个糟糕的决策。

尔朱荣是世居北秀容川(今山西忻州)的契胡酋长,他的家族自北魏建国以来,就世代承担着皇家“弼马温”的职责——替朝廷畜牧。“六镇起义”前夕,常年在洛阳与草原两边跑的尔朱荣,亦嗅到了天下即将大乱的气息。他知道六镇对于北魏的重要性,也清楚自己的尔朱军团实力几何,因此,他选择了一条与高欢截然相反的道路——加入正规军,挂靠朝廷,力行剿匪。

时势就这样将北魏末年的两个枭雄裹挟到了一起。

图片
▲尔朱荣。图源:影视剧照

高欢的抉择,恰如尔朱荣所料,糟糕得很。杜洛周是个昙花一现的乱世首领,为人最大的特点是擅于煽动大众造反,但他本身出自底层,只晓得反抗,却不太明白壮大之后如何领导手下进行更大规模的抗争。当高欢在义军中爬升到一定地位后,便对杜洛周止步不前的决策心生不满。

为了取代杜洛周,高欢联合尉景、段荣、蔡俊等人策划了斩首行动。然而,高欢初出茅庐,经验不足,人没刺杀成功,倒让杜洛周察觉,反遭追杀。

幸运的是,在高欢出发实施斩首行动之时,他的妻子娄昭君已经察觉到丈夫的鲁莽,并提前制定了撤退方案,高欢一家才幸免于难。

行动失败后,高欢依旧没有选择归顺朝廷,而是投靠了另一名义军首领葛荣。

葛荣从前是鲜于修礼的手下,跟高欢一样,也不是安分的主儿。老大鲜于修礼被部下杀害后,葛荣顺势吞并了他的队伍,成为当时河北起义军中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支。

葛荣与高欢皆出身怀朔镇,起事前的经历相近。所以,高欢第一眼看到葛荣时,就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可在娄昭君看来,葛荣不过是个自大的家伙。没多久,野心膨胀的葛荣就在河北自称“天子”,搞起独立小王国,这与杜洛周、胡琛、破六韩拔陵等前辈的造反套路如出一辙。

因此,纵观天下形势,娄昭君给丈夫提了个建议:投奔尔朱荣。尔朱荣虽暂时投靠了朝廷,但其野心不可小觑。况且,与鱼龙混杂的各路义军相比,尔朱荣手下的士兵一概是家兵,通通出身边塞,个个都是“套马杆的汉子”,威武雄壮。跟着他打天下,不用再担心受仇家和朝廷两边堵截。最重要的一点是,为朝廷立功,待战事结束、论功行赏时,高欢定能摆脱过去多年“大头兵”的身份与地位。

听了妻子的话,高欢便找了个理由,脱离葛荣,投奔尔朱荣。

对主动投靠过来的高欢,尔朱荣起初十分瞧不起,导致高欢在尔朱荣军中很长时间都默默无闻。但这并不妨碍人生走向正途的高欢开始“逆天改命”。

当时,尔朱荣和高欢效力的魏军,主帅是历仕三朝、五拜都督将军的老将李崇。李崇曾随孝文帝南征,也曾成功平定巴氐和蛮族的叛乱,在北魏一朝堪称全能型武将。依靠过去抚边统兵的经验,李崇指挥魏军平定了由叛军及柔然方面引起的动乱。论功行赏,尔朱荣、高欢以及在历次战争中选择投靠北魏的六镇降兵侯景、贺拔岳等人都获得了佐命嘉奖。

图片

▲侯景画像。


不过,尔朱荣与北魏军队仅是合作关系,战争结束后,他又恢复了独立治事的状态。待朝廷有召,他才会如“救火队长”般从秀荣川出发,协助平叛,积攒军功。如此,尔朱荣与朝廷之间并没有绝对的从属关系,但,高欢与尔朱荣之间则形成了绝对的上下级关系。

虽然尔朱荣瞧不起高欢,高欢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展示自我的机会。

一次,他跟随尔朱荣去马厩选马,恰逢一匹烈马在里边捣乱。他赶忙冲进去,三两下就将这匹烈马驯服,临了还不忘提醒尔朱荣:“对付恶人,就得这么办!”

长期龟缩于秀荣川的尔朱荣,此时不满足于拥有一隅之地。高欢驯马的动作和言语,显然给了尔朱荣扩张领地的提示。尔朱荣一把拉住高欢,邀其进帐详谈。

对于这次难得的“面试”机会,高欢已经准备了许久。在尔朱荣以天下形势相询时,他几乎不假思索地道出了标准答案:“方今天子愚弱,太后淫乱,孽宠擅命,朝政不行。而您神功圣武,正是打出清君侧旗号,号召天下群雄拨乱反正的时机,如此大业可成。”

为了表露自己的忠心,高欢结尾还补了一句:“这也是我的个人意愿!”

两人心照不宣,尔朱荣一改过去对高欢的态度,升任其为自己的亲卫都督,并在公开场合宣称:“能代替我统领全军的,唯贺六浑(高欢小名)耳。”

当然,这并不代表尔朱荣对高欢绝对信任。有时候把对手留在自己身边才最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