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小花老师 ![]() 来源:视频号【桂先学姐家庭教育】 文末扫码关注视频号,解锁更多育儿干货! 孩子的学习,是很多家长最关心的点,但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为了让孩子能够去学习,家长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就是没有自己想要的结果。 那为什么家长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想要解决问题,首先一定是界定问题,而很多家长从这一步就错了。如果真正的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方法都是徒劳。 想要真正解决问题,光是界定问题肯定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更深入地分析。那为什么有些孩子不爱学习?家长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重新爱上学习? ![]() 解决不了问题的原因 想解决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家长首先要界定什么样叫不爱学习?家长要看到所谓孩子不爱学习的具体表现,比如他不写作业,不想上学、经常要请假。 ![]() 然后家长回想一下,看到这些表现时,你是怎么应对的呢?可能大部分家长做的,就是盯着孩子写作业,然后说教、唠叨、惩罚,或者威逼利诱。 如果你也是这么做的,可以再想一想,孩子变得爱学了吗?这样的方式,可能会让孩子的行为表现有所变化,但不可能让他爱上学习。 想要孩子喜欢学习,家长可以再想一想,什么样才叫喜欢做一件事情?当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比如孩子喜欢看电视、画画、象棋,那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是什么样的状态?一定是他感到开心、愉悦、放松、有成就感。 ![]() 其实在这些问题当中,就能够找到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和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方向。让他开心愉悦的事情他就喜欢;而学习的时候你唠叨、打骂,让他感到厌烦、恐惧,他就不喜欢。 人会做某件事情,并不是完全是因为有什么好处,更多的是因为开心、舒适。在孩子身上会更明显,当开心和好处摆在面前时,比如看电视和学习,他往往会选择开心。 ![]() 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 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理智脑告诉自己有好处,要去做,而情绪脑告诉自己这件事情只有痛苦、难受,不要去做,这时候行为会是什么样的呢? ![]() 事实表明,当情绪脑与理智脑不统一的时候,人的行为一定是跟着情绪脑走。家长可以想一想自己做某件事情时,有多大程度是情绪在主导行为。 比如面对工作的时候,理智脑告诉你要工作,但自己又不喜欢这个工作,你会有什么行为?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能拖延就拖延、能摸鱼就摸鱼。 家长们所谓的不爱学习,其实本质上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很糟糕。孩子会有不写作业、不想上学的表现,根源就是他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是无聊、厌烦、恐惧。 分析到这一步,其实解决问题的方向也就很清晰了。方向是什么?就是要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开心、愉悦、轻松、有成就感的情绪体验。 ![]() 当孩子能够感受到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他持续的学习主动性就会有,积极主动学习的表现也会有。那如何让孩子有这样的感受呢?关键就在于家长。 想要孩子能够持续主动去学习,这是唯一的方法。其他的任何方法,比如物质奖励,短期内会有一定效果,但长期来看肯定是不行的。 ![]() 家长们要面对的挑战 人在什么时候会有主动去做一件事情的意愿呢?是不会因为犯错就会被惩罚、指责的时候,也就是要有安全感。想要孩子能够主动学习,家长首先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 很多家长经常做的惩罚、指责,只会让孩子变得没有安全感、变得害怕犯错。当孩子害怕的时候,你说再多的好处,他都是不听的。他只会觉得好处不一定有,但坏处一定会有。 想要孩子变得主动,家长首先就是要停止唠叨、惩罚、控制等负面行为。这些行为只能缓解家长暂时的焦虑,解决不了问题本身。 家长要告诉孩子犯错也没关系。然后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事后再及时带孩子反思、夸奖孩子,给他开心、有成就感的情绪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最大的挑战,就是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找不到夸孩子的点。找不到并不是因为孩子没有,而是家长心盲眼瞎,问题不在孩子、而是在家长。 想要看到孩子的好,家长最好的方法就是记录。家长像记流水账一样、客观详细地记录孩子做了什么,然后跟之前的记录一对比,就能够轻松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 ![]() 然后就是去夸孩子。其实夸孩子并不需要高明的技巧,唯一的技巧就是真诚。家长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地认可孩子的进步,这样的夸奖才是有效的。 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呢?其实很多家长所谓的孩子不爱学习,本质上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很糟糕。解决问题的方向,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 想要孩子能够有喜欢学习的行为表现,首先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不害怕失败。然后家长要多给孩子肯定和鼓励,让他觉得学习是开心、有成就感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