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莫 亲情,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一份礼物,让本来孤单的生命得到了温暖和力量,伴随着人们一路前行、成长。 对于很多人来说,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培养孝顺的子女,最大的幸福是健健康康,在儿孙的陪伴下优雅地老去。 苏珊·理查森说过:“人生在世必然遇见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没有什么比家庭关系的不和更让人伤心。” 不经世事,很难真正活明白。 人老了,你会看清你与儿女之间的感情,尤其是这三点。 儿女大多变得“自私”,更多只顾小家年轻时,养育儿女,总觉得将子女培养好了,老了能有所依靠。 可是,到了晚年,才知道,亲情并不会如自己想象中那么美好。 在电视剧《儿女冤家》中,周慧如的女儿嫁人后,变得很自私。 女儿为了丈夫和自己的小家,不断从周慧如身上压榨养老金和房本。女儿得到了她的钱和房子后,把周慧如逼到烂尾楼里住着。 后来,连周慧如生病得了肝癌,她都不知情。 到了晚年,才知道,儿女有了自己的家庭,大多变得“自私”。 他们把重心放在了小家上,却忽略了赡养自己的父母。在父母变老的路上,似乎没有意识到,父母已经老了,可是,却还是一味地索取。 甚至,还有一些儿女,对于父母,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对父母不管不问。 养儿防老,并不可靠,儿女无暇顾及父母人生这辈子,希望自己老有所依,然而,到了晚年,才知道,这也许是一个美梦。 亲情,也不是一直保持着炙热的温度,尤其是当自己渐渐老去,儿女们成家立业后,会发现,亲情也会有淡漠的时候。 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说过:“沉迷于养育儿女使人们不去思考自己老年生活的问题,这是一种不聪明的行为。” 以前总宣扬“养儿防老”,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下,养儿防老,并不可靠。 就算生了四五个,最后也可能是自己孤独终老。 儿女们成家立业之后,肩上的责任重大,忙碌于事业,打点各种人情往来,无暇顾及年迈的父母。 偶尔想起来也只能抽空探望一下,就又匆匆忙忙离开了,有的甚至一年也就见一次。 借给儿女的钱,大多都是有去无回亲情,是来之不易的缘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是一个温馨充满爱意的地方。 前半生全心全意为了儿女,养育他们成才,甚至,到了后半生,还将自己所有的积蓄,都借给儿女去创业、买房等等。 可是,老了才知道,借给儿女的钱,大多都是有去无回,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地步。 戴夫·拉姆西说过:“父母想要做好经济计划,必须要把自己的钱花在必要的地方,而不是随便借到子女的手中。” 当儿女学不会自立的时候,借给他们的钱,大多他们不会归还了。因为儿女们已经习惯了伸手拿钱,觉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人老了,多为自己攒点钱,把生活的底气牢牢拽在自己手中。 对于儿女的爱,要有度,要学会放手让他们学会自立自强,对自己人生负责。 人老了,好好经营你与儿女之间的感情,沟通永远是最重要的。 把握好度,别冷漠,也别太热情。 倘若儿女的不懂事已成定局,那就多为自己考虑,别一股脑奉献了全部,让自己的晚年凄惨孤苦。 岁月无情,衰老无法避免,为了余生的安宁,用正确的心态去处理与儿女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要为自己留有后路,有备无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