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直肠癌医案1则,补气补血、调和营卫

 建老真人图书馆 2023-05-31 发布于山东

医案:患者男,2017年12月12日初诊。症见大便每日4~5次,或有排便失禁,肛门下坠感,纳眠可,舌淡胖,苔白,脉沉

辨证:直肠癌、小细胞肺癌、肝转移(脾胃虚弱,气虚不升)

治法:补气补血、调和营卫

方药:黄芪,党参片,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百合,龙葵,车前子(包煎),石见穿,山慈菇,蛇六谷,莪术,甘草片,水煎服, 每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服上方后肛门下坠感减轻,便次减少,继服上方。

三诊:服上方后症状缓解,但时有反复,新发自汗,双足麻木,纳可,眠稍差,舌胖,苔厚,脉沉

辨证:脾虚不升

方药:上方去车前子、山慈菇、蛇六谷,加壁虎,浙贝母,夏枯草

四诊:服上方平适,肛门下坠感,肛周肿,大便成形,色深红,每日5~6次,便干,纳眠可,舌胖,苔黄、脉沉

辨证:寒热错杂

方药:清半夏,黄连片,黄芩片,炮姜,地黄炭,制五味子,地榆,槐花,蒲公英,浙贝母,山慈菇,白芷,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薏苡仁,龙葵,甘草片

五诊:肛周肿较前缓解,新发晨起肛周黏液状分泌物、伴黏血,夜间周身冷汗出

辨证:寒热错杂

方药:上方加党参片,苍术,生白术,百合,去生地炭、五味子、地榆、槐花、白芷、蛇舌草

六诊:服上方后肛周症状缓解明显,咳嗽、痰白量可,腰痛,纳可,大便每日5~6次,质可,舌胖,苔厚腻,脉沉

辨证:脾虚不升

方药:黄芪,党参片,白术,茯苓,清半夏,柴胡,陈皮,羌活,防风,白芍,薏苡仁,肉豆蔻,乌梅,浙贝母,壁虎,甘草片

七诊:腰痛消失,症状较前缓解

辨证:脾虚

方药:上方去羌活、防风、茯苓、薏苡仁、肉豆蔻、乌梅、浙贝母、壁虎,加黄芩片,百合,龙葵,石见穿,猫爪草,蒲公英,砂仁(后下)

八诊:肛门下坠感明显,大便稀, 偶便血,腿脚麻木,纳可,眠稍差,舌胖,苔微黄,脉沉

辨证:脾虚不升

方药:黄芪,党参片,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枳实,木香,黄连片,黄芩片,炮姜,地榆,浙贝母,壁虎,甘草片

九诊:服上方后诸症减轻,上方去黄连、黄芩、炮姜、地榆

十诊:肛门下坠,偶便血,手足麻木,余同前,舌胖,苔厚,脉沉

方药:上方加地黄炭,五味子,炮姜,地榆,黄连片

十一诊:上方后诸症减轻,继服上方

十二诊:大便日每6~7次,大便带血,肛门肿胀,手足麻木,舌暗,苔厚,脉沉

辨证:寒热错杂

方药:清半夏,黄连片,黄芩片,炮姜,党参片,制五味子,地榆,槐花,蒲公英,苍术,茯苓,薏苡仁,仙鹤草,土茯苓,甘草片,此后补中益气汤加减与半夏泻心汤加减每月交替口服。

二十诊:偶便中带血,余无明显不适

方药:清半夏,黄连片,黄芩片,炮姜,党参片,白术,地榆,仙鹤草,蒲公英,浙贝母,薏苡仁,土茯苓,山慈菇,甘草片

按语:一诊时患者排便失禁,肝门下坠感,提示脾虚不升,治以补气健脾,给予补中益气汤加抗癌中药治疗。二诊时症状缓解,继服上方。三诊 时因化疗出现手足麻木,加用壁虎以通经活络散结。四诊时肛周肿,大便成形,色深红,舌胖,苔黄、脉沉,辨证属寒热错杂,给予半夏泻心汤加生地炭、制五味子、地榆、槐花收敛止血。诸药共用,可达补气补血、调和营卫之效。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

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声明:文中所用的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和文献,仅作医学知识的科普所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