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免费分享:降血脂的小方子!扫痰湿 化淤血,看清本质,治在根结

 mxb08 2023-05-31 发表于黑龙江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当代人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这就是高血脂。

你知道吗?在我们中医圈子里,有一种认识。这就是,高血脂的成因,主要靠两条,这就是痰湿,加上淤血。这个认识,虽然谈不上百分之百准确,但是在很多时候,它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指导临床。

图片

我给你说一个真实的医案故事,你来体会一下。

话说有这么女子,当时年纪是50岁,初诊时间是1990年的7月1日。

这人啊,素来高血脂。但是,她一直以来都没怎么重视。后来,此人慢慢就出现了严重异常,这就是头晕越来越明显,最近10天尤为严重,而且一旦晕起来,就胸脘痞闷、恶心欲呕。整个人痰特别多,食欲差。一天到晚迷迷糊糊,想睡觉,怎么睡都迷糊。

这个感觉太难受了。患者无奈,求治中医。

刻诊,见患者形体肥胖,面色白,舌淡胖,苔白厚而腻,脉象弦滑。仔细看,患者舌头上还有瘀斑。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写了一张方子。但见——

半夏15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白术15克,丹参30克,水蛭1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连服50剂。

50剂,这可不算少啊。

患者有毅力,50剂如数用完。这个时候,不仅诸证悉平,再一化验,发现血脂正常了。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这里头,蕴藏着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图片

你看,这个人,苔白厚而腻,脉弦滑,舌淡胖,体胖,这一看就是痰湿之体,对吧?痰湿阻滞,清阳不升,所以她眩晕。痰湿中阻,胃气不降,所以她呕逆。痰阻气道,所以患者咳痰色白量大。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她有痰浊的问题。

痰湿浊邪,体现在血液里,就是血脂。它的本质,是我们的脾无法运化利用的东西,以痰浊的形式,堆积在血液里。西医看,这就是血脂异常。所以说,这个患者的高血脂,要想调整过来,没啥好说的,就是化痰湿。

同时,痰湿阻滞脉道,血行不利,于是日久就会产生血瘀。这是一个自然现象。患者舌头有瘀斑,可见是淤血阻滞。而淤血这个东西,一方面进一步阻滞血液运行,另一方面影响新鲜血液的生成。所以,它还会加剧血脂的升高,痰浊更盛。

怎么办?就得清化痰湿浊邪,兼去活血化瘀。

你来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半夏15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白术15克,丹参30克,水蛭10克。

这个配伍,显然是二陈汤的化裁。二陈汤,即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是治疗湿痰的总剂。其中,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水,陈皮行气除湿。在这个基础上,医案里加白术,健脾燥湿,恢复脾的运化之功。所以说,痰湿浊邪的问题,到这里,可以解决了。

另外,为了化淤血,验方里用了丹参和水蛭。这两味药,都可以很好地活血化瘀。

你看,这就是运用二陈汤加减,治疗高血脂的例子。

其实,以上所体现出来的治疗思路,在当代临床上是很实用的。因为相当多的高血脂患者,从中医辩证看,的确属于痰湿之体:体胖或超重,肚子大,四肢短粗胖,舌淡胖,苔白腻,痰多,有的食欲很好,有的吃东西差,一碗饭就饱。还有的,整日昏昏欲睡,脑袋迷糊,晕沉重着,没精神,反应慢,动作迟缓。这个时候,就得化痰浊,二陈汤,配上白术,是不错的思路。当然,如果你还有淤血的问题,就得接着化瘀。

图片

这个治疗思路,需要长时间贯彻。有些人,十多剂药不顶事儿,必须多吃。可见,化湿浊,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儿啊。

总之,作为一个关注中医、关注健康的当代人,我们必须把“痰湿+淤血=高脂血”这个道理,搞清楚。它可以帮助我们看透很多事儿。非专业读者,请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二陈汤加减。辨证要点,我们务必看清楚。

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