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脑系疾病 1.心力不足:内关、复溜,按心肾不交治 2.老年痴呆:阳陵泉(肝主谋虑、胆主决断)、太渊(肺朝百脉)+足三里 3.头痛: (1)巅顶痛,肝经,太冲 (2)偏头痛,胆经,阳陵泉 4.失眠:足三里、三阴交,大椎,安眠二号 5.抑郁症:内关+照海 6.脑部肌瘤:按中风治,考虑胆经(侠溪、阳陵泉、后溪) 7.面神经麻痹:阳白三透、地仓透颊车,转眉角 8.帕金森:后溪透合谷,阳陵泉 二、肝系疾病 (一)中风:要考虑阴跷、阳跷辩证。 1.脚向内:阳跷,申脉、绝骨、丘墟、环跳、阳陵泉、风市+阳明经(足三里、解溪、伏兔、髀关) 2.脚向外:阴跷,照海、复溜、血海、阴陵泉、阴廉+阳明经(痿症独取阳明) 3.提不起腿:解溪、足三里、伏“” 4.提不起肘:天宗,合谷透后溪、曲池、肩井 5.中风不语:舌三针:0.75针从舌尖扎到舌根,患侧口角直扎舌根,患侧露出来的部分之一半直刺舌根。 小儿脑瘫、小儿麻痹及引起瘫痪:按脑中风治。 (二)肝阳上亢 1.肝火过重:复溜、阳陵泉、足三里。 三、脾系疾病 1.萎缩性胃炎,结肠炎:脊椎全息图阳性反应点,天枢,上巨虚,三阴交,尺泽+内关 2.重症肌无力:公孙、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外关、合谷、手三里 3.痢疾:内关(止疼效果都可以)+尺泽 4.腹痛或腹膜炎: ①胃脘部,阳明经,足三里; ②两侧少腹痛,少阳经,阳陵泉; ③脐周,大肠经,上巨虚; ④肚脐上下,小肠经,下巨虚; ⑤小腹,膀胱经,委中; ⑥游走痛,三焦经,委阳 5.糖尿病: (1)口干舌燥,照海、复溜、足三里、太渊 (2)腿麻手麻:阳陵泉 6.十二指肠溃疡:肝腧、脾腧埋针,扎三阴交、尺泽,不可扎足三里(出血性、溃疡性都不能扎足三里) 四、肺系疾病 1.哮喘:定喘穴 2.老慢支:推拿,从大椎到尾脊,加点穴、拔罐。大椎、旁边、再两个,6个罐。 五、肾系疾病 1.前列腺炎: 2.尿潴留:会阴、关元、复溜、三阴交 六、外科类 (一)痔疮、肿瘤:长强、会阳(脱肛) 挑刺法。 (二)痘痘:调月经,大椎刺血拔罐,曲池、合谷;皮肤病都要加太渊 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 (三)膝盖疼: 1.同经相应取穴,手肘 2.膝关节疼痛:阴陵泉得气后,向膝盖方向斜刺,捻转。膝眼上扎。 (三)肩痛:后溪 (四)带状疱疹:会阴穴,男的朝前列腺,女的在会阴与阴唇中间,朝阴唇扎 (五)颈椎病:颈百劳,上下疏通 (六)腰椎间盘突出:压痛点,风市、足三里等 (七)免疫性疾病:灸法,关元透中节、复溜、太冲 七、五官科疾病 1.鼻炎:飞扬 2.鼻血:上星、神庭、飞扬 3.耳聋耳鸣:听会、耳灵 4.慢性咽炎:照海 5.干眼症:后溪(小肠主液) 6.面肌痉挛:翳风、迎香刺向痉挛,记住用合谷镇痛。 八、妇科疾病 1.子宫肌瘤:排空尿,扎患处 2.乳腺增生、癌症等一切恶性疼痛,止痛,侧卧:会阴穴,+调理月经(地机、血海等) 3.子宫内膜异位症:会阴穴 4.多囊卵巢综合症:关元、天枢、地机、血海、太冲、会阴。 5.不孕不育:调月经法,八髎、阴包(对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后挺、痛经、阳痿、疝气均有效果) 6.子宫脱垂、脱肛:长强、会阳(向腹股沟同时捻针) 九、肿瘤 挑治法+灸法+体针。 根据疾病,首选背部相应区域的阳性反应点,多为灰白色,棕褐色或者异于正常皮肤的颜色,也可以是压痛点,如果找不到阳性反应点可以选和疾病相关的背俞穴或夹脊穴。局部消毒后,手持针具缓慢刺入皮肤1~2mm,随即倾斜针身,针尖轻轻向上挑起,向外牵拉,上下前后左右摇摆,反复牵拉摇摆,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后出针,偶有少量出血,操作重点在挑和反复牵拉摇摆。一般是一周挑治一次。 大部分癌症后期和情志抑郁,元气亏虚有关,根据经络辩证常采用疏肝解郁,培元固本的配穴方法,通常是1周针刺3次,不同的癌症选穴不同。 为了扶助正气,郭老常为患者做麦粒灸,选穴以大椎,膏肓为主,第一次治疗教会家属后,让其每天上午坚持做麦粒灸,至少做100天,立夏至白露是癌症患者做麦粒灸的最佳时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