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动驾驶圈五大“校友帮”

 新战略无人驾驶 2023-05-31 发布于广东
持续为业内输送顶尖人才。
 文|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科技产业扎根于高校沃土,其发展与成熟离不开高校的哺育。在自动驾驶行业,除了谈论最多的“清华系”“交大系”,还有多所名校学府,不仅培养出了很多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的核心领导人,也是行业校招人才的热土。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对自动驾驶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是一个由计算机系发起的仅有三位研究生参与的课题。同年7月,清华大学开始筹建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1990年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运行,这是国内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基地。

踏歌智行CEO 余贵珍

地平线联合创始人兼CTO 黄畅

斯年智驾CEO 何

主线科技创始人兼CEO 张天雷

轻舟智航创始人兼CEO 于骞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 彭军

路凯智行创始人兼CEO 谢意

禾赛联合创始人兼CEO 李一帆

探维科技创始人兼CEO 王世玮

驭势科技首席生态创新官 邱魏

自动驾驶圈部分清华校友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现有60多家自动驾驶公司的核心人物为清华校友。清华大学也是自动驾驶类企业校招最中意的高校。

上海交通大学

2006年,杨明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办了智能车实验室。该实验室依托上海交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系统控制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从事与智能车辆有关的定位、导航、感知、控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自主驾驶、辅助驾驶和协作驾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伯镭科技创始人兼CEO 胡心怡

禾赛科技创始人 孙恺

酷哇机器人创始人兼董事长 何弢

盟识科技创始人兼CEO 邱长伍

福瑞泰克董事长 张林

追势科技CTO 蒋如意

自动驾驶圈部分上海交大校友

据了解,早在2018年,上海交大就已经实现了L4级自动驾驶系统车的研发和上路。截至目前,该实验室里已经毕业了几百名硕士、博士。这些科班出身的自动驾驶人才,后来进入Waymo、Uber、ZOOX、TRI(丰田研究所)、蔚来、上汽、阿里等公司,或自主创立了多个自动驾驶企业。

华中科技大学

早在1956年,原华中工学院就预见了控制学科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设立自动控制本科专业,夯实了学校“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华中工学院在1988年1月更名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5月26日,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学校以自动化学院为基础,成立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MINIEYE创始人兼CEO 刘国清

知行科技副总裁 李双江

轩辕智驾CTO 王鹏极目智能创始人兼CEO 程建伟

易成智行技术总监 钟应鹏


自动驾驶圈部分华中科大校友

据悉,近年来,国家先后布局了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以及未来科技园建设试点四大项目。华中科技大学成为全国唯一四项全部入选落地的高校。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选择“汽车工程及其智能化”方向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点之一,面向现代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重点培养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技术领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为传感器产业链也培养了不少知名校友。

飞步科技创始人兼CEO 何晓飞

零跑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 朱江明

智芯创始人兼CEO 邓坚

艾氪英诺创始人 张磊

海康威视董事长 陈宗年

地平线首席芯片架构师 周峰

有鹿智能创始人 陈俊波


自动驾驶圈部分浙大校友

另外,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控制学院等,都是自动驾驶行业人才输出的宝地。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早在1986年便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人工智能专职研究机构,现在由郑南宁院士主导。西安交大团队的无人驾驶车,在连续近四年的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中获得冠军。相关著名教授还有薛建儒教授,孙剑教授等。

千挂科技前CEO 陶吉

宽凳科技CTO 冯汉平

智加科技首席科学家 崔迪潇

优艾智和创始人兼CEO 张朝辉

华为常务董事 汪涛

旷视研究院院长 孙剑

自动驾驶圈部分西安交大校友

在“AI2000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中,共有位西安交大校友上榜,其中包括:现任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旷视科技研究院基础模型负责人张祥雨、华为常务董事汪涛、宽凳科技CTO冯汉平等。


新战略 · 征稿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