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大学姐凭借元宇宙舞台 收获7张offer成功上岸艺术QS全球第一的皇艺!

 YesDesign 2023-05-31 发布于上海

-Yeeeees,我们是你的设计生涯加油站!-

我认为在设计里面,没有任何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固定的。另外,我认为设计非常需要共情,代入用户视角,这样想问题才会更深入。

 - Yu同学 - 

GPA:3.87/4.0

 IELTS:6.5

本科:浙江大学

专业:产品设计

 - OFFER - 

皇家艺术学院

Service Design 

伦敦大学学院

MSc Disability, Design and Innovation

香港理工大学

Innovative Business Design (MDes)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MA/MSc Virtual & Augmented Reality

拉夫堡大学

Design Innovation MA / MSc 

拉夫堡大学

MSc Design Innovation Management

拉夫堡大学

MSc User Experience Design

 - Yes Talk - 

Q1:请您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A:

我是美术生,但是本科在计算机学院。可能因为处于比较交叉的环境中,我认为设计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学科,需要在完全不了解某一领域的情况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搜集信息了解这个行业,然后不管通过什么学科下的思维方式,不管运用什么设计方法与研究方法,最终得出合理的、顺畅的结论

所以,我认为在设计里面,没有任何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是固定的。另外,我认为设计非常需要共情,代入用户视角,这样想问题才会更深入。而不同的学习环境甚至周边的生活环境都有可能改变每个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留学也是想去看一下不同环境下的设计师们是怎么去做设计的,是如何去思考的。

Q2:为什么会选择留学呢?

A:

服务和交互设计在国内算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浙大也是这两年才慢慢在课程中融入服务设计的思维。选择申请也是比较想更多的体验一下服务设计发源地的老师们是怎么思考设计的。

Q3:如何确定自己的专业和申请的学校的呢?

A:

申请的时候因为我确定是交互服务类的专业,比较喜欢和用户打交道。所以我择校的专业更多和用户直接相关的,和yaya老师商量下来也是觉得我的作品集更倾向于用户体验方向的。

而选择RCA是觉得Service Design的授课内容会更深,更垂直于设计领域。和大家聊下来以后,觉得未来AI飞速迭代可能会导致没有明确导向的横向发展没有原有的优势,我认为我继续深入研究本身设计的领域会相对于横向发展更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Q4:请介绍1-2个您的作品集项目吧!

A:

Twinkle是专为渴望登上舞台的音乐爱好者打造的舞台。我们想在元宇宙的大背景下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舞台体验,一次独特的、难忘的经历。

在真实世界中,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平凡人,不管在哪个领域,都渴望成为受人追捧的巨星。大多数的我们都有一个站在世界中心的梦想。从这点出发,我们运用元宇宙沉浸感与唯一性的特质打造了一个会跟着歌曲与情绪随时变化的音乐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都是巨星,所有的一切,包括观众、包括场景中的物件,甚至包括每一片云都会随着用户的律动而律动,随着歌曲的节奏而摇摆。

“We firmly believe that in the future, everyone will have 15 minutes to become a superstar, even if it's only in their own world.”

因为这个项目是我以前做的项目改的,制作时间比较短以及评判标准的区别导致最初的项目可能会有点稚嫩,包括很多交互细节也没有考虑清楚,很多都是拍脑袋想的。在后期修改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两个老师都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包括信息的梳理、陈述信息的方式以及交互体验的优化等等。在聊天的过程中,老师们丰富的经验也会给我输入更多的信息,提供很多新的灵感。

和团队的靠谱伙伴们

Q5:确定留学后是如何准备的呢?

A:

我是去年5月底才开始准备作品集,一直到7月份边做学校的项目边准备第一个项目,在七月初的时候做完了第一个项目。7月到8月底在美团实习,也是边实习边做作品集,这个时候我是二三四项目同步进行,九月初的时候把第三第四个项目都搞定了。

因为已经两年没碰过英语了,所以我干脆给了自己一个月的时间脱产自学雅思,9月底的时候出了雅思的分。

所有作品集里花的时间最长的是第二个项目,因为之前接触更多的是以逻辑梳理为主的项目(更偏服务设计一点)。倾向于创意类型的项目接触的比较少,而且个人认为我在创意方面的天赋基本是没有的,对我来说可能一个全靠逻辑链路深入调研等方式就能梳理完整的项目做起来更得心应手一些。也正因如此,这个项目前期调研可能就一两个礼拜,但是搜资料想方案花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非常感谢蒋老师不厌其烦一遍一遍引导我教我怎么去发散思维)。

差不多10月中旬的时候重新开始排版(因为排版老师看完发现之前排的太烂了),同时开始准备各类文书,12月中旬就开始投学校了。后期基本上就是根据每个学校不同的要求改文书写文书改作品集的过程了。

Q6:你觉得你拿到这些王牌项目的offer是因为学校看重你哪些方面的特质?

A:

 # 作品集和文书 

我认为作品集和文书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看的人一眼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你的兴趣点是什么,个人风格还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尽量不要参考那些优秀的案例,知道怎么做以后按照自己的风格来就行。(一开始也是yaya阻止了我去参考那些优秀的案例,是需要一些制止和push的)还有一点的话个人认为结论的部分一定要非常突出,每个老师看作品集的时间有限,一定要把最重点最出彩的部分不断放大。

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学会取舍,前期准备过程中会有非常非常非常多的素材,但是并不是所有都值得放进去的,哪怕觉得花了很多时间做的事也不一定是值得的。所有项目应该是围绕主逻辑去开展的,不能因为不舍得而因小失大。

 # 面试 

我一共面过4个学校,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让面试官感受到自己对设计的热情以及自己的思考,不一定要有结论也不一定是能力最强讲的最准确的,但是热情与独特的思考很重要。另外的话就是把面试当成聊天就行,放松的去面试,以及不用太担心自己的口语。

热情这一点我是从拉夫堡和金匠的面试中感受到的。拉夫堡uxe面试的时候,讲完我的项目,面试官问我是不是非常喜欢自己的项目,并且非常享受向别人展示自己项目hhh。我当时被问到的时候愣了一下,可能讲项目的时候讲激动了,把面试官吓到了hhh。不过我感觉整场面试非常的舒适,非常轻松的聊天,没有想好的问题也可以和面试官说等一下让我思考一下。(虽然我确实这么干了,但是可能不是非常推荐)金匠面试时候甚至和面试官聊嗨了。

另一个是拓宽自己的边界,多一些独特的思考。UAL的UED和金匠的EP我认为还是比较看重这一点的,UAL就不用说了,面试问题就非常离奇;金匠在面试的时候,我介绍了一个VR项目,面试官一直在和我探讨用户从VR出来后的体验问题,他说他觉得过程中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他更想探讨“体验后的体验”。我觉得这是一个边界问题,无限制的去拓宽自己的边界,挖掘自己的思考深度。

Q7:有没有给学弟学妹提供的申请过程中的小tips?

A:

早点考雅思,学雅思真的很痛苦而且很耗时间。一个学院内不要申请太多方向相反的专业(问就是吃过亏...)老师可能会对你的方向产生疑惑,不清楚到底是想要去哪一个。

Q8:为什么选择了yes?在yes学习的体验如何?

A:

最主要的原因是yes非常善于挖掘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发展。yes的老师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个性去准备作品集,这样产出的作品集非常具有个人特色,不会让作品集看上去千篇一律的仿佛流水线产品;而且这样的话作品集和文书在内的所有个人文档都是统一的,不会让对面的学校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另一个原因比较个人一点,我比较喜欢企业在职的老师,我认为这样的老师会更加实际,会涉及到更多落地的商业内容,更善于解决一些刁钻的问题;我觉得可能全职老师更学院派,但我自己并不是主攻研究型的,所以我会更喜欢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在职老师。

最后的话是因为和yaya老师聊下来觉得yes对于设计的理念以及对于设计过程的认知和我的想法高度统一hhh,可能感觉找到了知音。

Q9:yes在您准备留学的过程中给您带来了什么样的帮助?

A:

yaya老师给了我非常非常大的帮助,不管从申请本身还是心理。特别是在后期等结果的时候,每天都很焦虑很焦虑。那段时间一直找yaya老师聊天,每天都有被安慰到!包括准备过程中有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找yaya,非常细致的帮我规划申请时间线和院校。

两个作品集老师对我都非常非常上心,印象最深的是我临时去找老师的时候,他们都在开会前临时抽出半个小时先和我讲完,再继续上班。这让我在准备的过程中非常安心。

还有就是老师的专业程度很高,一方面是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作品集里的问题,找到我思路的症结处;另一方面我认为老师不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在指导我,而是根据我的思维方式去指导我找到最合适的推进方式

Q10:有没有相关的书籍、网站、学习资源推荐呢?

A:

最经典的设计网站就是Behance、Pinterest、Dribbble三大头,小红书,b站还有youtube也是我灵感来源。之前有老师推荐过coursera网站里面的课程,看过一个GoogleUX design的课程,个人认为还是很有用的,讲的非常细致,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找里面的课程学习一下。

比较快速获取信息的方式就是调研网站,比如36kr,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萝卜投研等等;还有的话就是看论文,论文里能收获很多有用且非常受用的信息。

书的话比较经典的是《金字塔原理》和《通用设计方法》,《金字塔原理》更训练思维方式,《通用设计方法》更像一个设计调研人的字典,找不到调研方法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

Q11:是否有过工作/实习经历呢?可以谈谈在工作和实习时有什么体验吗?

A:

我一共有三段实习,分别在美团、滴滴和蔚来。我个人认为,实习学到的东西还是很多且有用的。和学校做项目学到的不太一样,实习会更偏实战也更聚焦。

一方面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学校的项目更注重最后的结果是否是创新的,也正因如此会更侧重调研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的话我认为会更累一点但是非常自由;互联网的项目更注重敏捷开发,快速上线然后不断地迭代,互联网项目一般都会在规范内运行,所以比较拘谨一点。公司的话,我个人认为更能训练快速思考的能力,实习完以后明显感觉自己做项目更快了。

另一方面是实习的项目更注重细节内容,比如页面上信息层级的划分,流程的完整性以及文案图片等信息传达的准确性等等,包括不同的实习岗位和项目组侧重点也会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个人感觉实习内容会比较碎,但是学的比较深,如果把每一次学习到的内容都整理成自己的知识树的话,我认为这样的实习才会让自己不断成长。

 - 导师寄语 - 

Fu老师

米兰理工大学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硕士

YES王牌服务设计导师

寄语:

Yu同学从刚开始上课起一直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因为申请时间比较紧张的原因,节奏非常紧迫,我们所有的作品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来进行,但是Yu同学能够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以平衡作品集,实习和学校课业等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快节奏下也能保证质量地完成所有的内容。我们甚至在一个阶段当中,通过每天上课来保证作品的完成。

Yu同学拥有丰富的同理心和探索精神,积极探索可以帮助弱势群体解决问题的方案,去特殊学校观察障碍儿童,家长,理疗师的真实需求,利用强大的逻辑能力理顺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同时积极与老师讨论沟通反馈。Yu同学收获心仪offer是大家共同努力的必然结果,祝福Yu同学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