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流行的特效秘方,经笔者临床实践,确有良效,今日献出,供同道参考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23-05-31 发布于江苏

我的颈椎病是吃这个方好的

我的颈椎经X光已严重变直,出现背痛背麻背重着,肩也有痛,整个颈部背部僵硬,经常要去按摩,有一次在书店买了一本书介绍了陈亦人医扁平疣的过和中结果也治好了患者的颈椎病,我好奇试了下,一共买了六剂,吃了三剂重着痛的症状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大概缓解了60-70%,僵硬也得到很大的缓解,现在把方劝上:希望对颈椎病的患者有帮助,同时请各位老大讲下这方的医理,适合那种类型的病人.
葛根20  板蓝根15  左牡蛎15  炒苡仁20  桃仁10  秦艽10  白芥子10  钩藤10  莪术10

   吃了三剂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了,我一共吃了18剂了,吃药的过程中晚上睡觉要用条大毛巾圈圆直径大概10CM垫在颈椎处睡觉,晚上睡觉前把头倒在床边外左右摆动,身体在床上,睡前做15分钟,这两个都比较容易做到的.现在症状已消失,但还未去做X光,不知现在颈椎直的程度怎样了.背痛背重,惧,僵,已没有,也不用天天去按摩了.

神经性皮炎、头癣、脚癣、体癣

斑蝥醋

处方:(1)土槿皮180g,蛇床子125g,百部125g,斑蝥3g(布包)。

(2)硫黄125g,樟脑18g,白信18g,轻粉18g(研成细末)。

制法:先将(1)加入米醋5000毫升内,浸泡一月后去滓,再加入(2)。

功能主治:灭菌止痒。主治神经性皮炎,头癣,脚癣,体癣。

用法用量:用时振荡,毛笔蘸水涂上。

指迷茯苓丸治疗肩周炎

读各家医案,治疗肩周炎多以寒凝血瘀论治.效果极为缓慢.(+我也曾试过多种方法,皆不尽人意.偶翻<<医学心悟>><肩背臂膊痛>一章,云:肩臂痛,古方以茯苓丸,谓痰饮为患也,而亦有不尽然者.于是,重新翻开<<方剂学>>,找到茯苓丸一节.才恍然大悟,'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疲软,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沉细或玄滑.'乃是 '痰停中脘证'.于是拿来试用,为加强疗效,本人加用理中汤以温化痰湿。加姜黄引诸药达肩部,效如桴鼓。共治疗五例,皆不过五剂。

例:徐莫 女 70 左肩周炎肩部明显萎缩 平举不超过30度 疼痛致夜不能寐 舌淡苔白浊 脉滑 病程半年有余,中西药,膏药都试过,没有明显效果.-:处方: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  五剂0只服用四剂,肩关节就恢复了正常.(出现过腹泻)我的病例暂时很少,发表在此,希望各位朋友和前辈,共同探讨和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骨鲠经验方

我有一方得于成都中医学院编方剂学(录自《新中医》1974.4),不知各位校友用了没有?我用了,用治骨鲠30余例(均为鱼刺之小者),一剂而愈者29例,一例未愈。未愈者因嫌其效不能立现于顷刻,而求于喉镜钳取。其方如下:威灵仙9 甘草12 桔梗9 青果5个 硼砂9 山奈30 乌梅4个 山楂30 水煎慢慢饮下,即可。凡愈者,皆饮一碗辄愈。据此方作者说:其治食道异物20例,也均是一剂而愈!有两点需说明:1。此方服后有个别人胃脘不适或有呕吐。其他未见毒副作用。2。不论大小骨刺、鱼刺只要用压舌板压住舌头能看见者,直视下钳取为上策。3。过于大、过于深者必须喉镜下钳取。4。医者治病救人,吾不敢妄言以欺人,亦不敢私密之。得此方者可备不时之需也!。5。吾献此方,只供同道参考。用之应手者,自可酌情增减药量和药味,所谓:自得者方有逢源之妙!经过验证,研究,总结,实践,研制出来特效治疗秘方,特贡献给大家,达到对症的治疗,走向康复   

哮喘特效方

此方乃民间流行,经笔者临床实践,确有良效,供同道及网友参考。方 药:青木香、桑白皮、清半夏、白茯苓、当归、川贝母、杏仁、五味子、甘草各6g。用 法:取药3剂,第一天晚上,煎服第一剂头煎(药渣保存);第二天早上,煎服第二剂头煎(药渣保存);第二天中午,煎服第三剂头前(药渣保存);第二天晚上,把保存的三剂药渣,同纳一罐,再前一次,顿服。注 意:每次服药之后,接着再喝一杯冰糖水。禁 忌:治疗期间,林示止吸烟,并禁食酒、辣椒、葱、姜、蒜、韭菜等辛辣刺激食物;治疗时起,10天内禁止同房性生活。病 例:孙某,女。少年患哮喘,十余年病势与日俱增,痰呜辘辘,一年四季不能沾冷水。哮喘一发,喘息不止,咳嗽不绝,气蹩面赤,坐卧不宁,苦不堪言。十余年来到处就医住院,只能稍事缓解。西医、中医、单方、草药不知吃过多少,针灸、按摩、理疗难以数计,凡闻效方,无所不试,惜无寸效。2006年3月,病复加剧,经服此方3剂而愈。2007年元月,气温突降,稍感气憋,又服3剂,随后气畅,未见不良反应。截止2009年元月,至今未见咳喘,同时精神日佳,饮食亦增。《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疾虽文,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从本病病例看,真是如此。按 语:一、本方似以二陈汤为基础,去陈皮,加川贝母、杏仁、桑白皮、五味子、青木香、当归而成,其重点在于祛痰而兼平喘止咳。以痰多质稀,久喘且咳,苔白腻而无新感外邪,寒热不著,证属湿痰者较为适用;痰黄而稠,咯吐不利,热证明显者或寒证显著者,均恐其效不著。是否如此,有待进一步实践证明。二、原方共计9味,每味均为6g,毫无主次之分,似欠洽当。三、哮喘一证,也有寒热之分,虚实之辨,种种不同,本方究以何者为洽,有待进一步研究。切不可一见哮喘而用之,似免影响疗效或发生不良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