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ATF16949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按过程方法编制)

 体系管理 2023-05-31 发布于浙江


内 部 质 量 审 核 检 查 表

顾客导向过程(COP)1):C02:产品实现策划

过程特性:


下述有关支持过程(风险评价)的问题是否已经明确?

是否已明确所有者/执行者?



使用什么?(材料、设备)



是否已经定义过程?



有谁进行?(技能、培训)



过程是否已经被文件化?



使用哪些主要标准?(测量、评估)



是否已经明确了过程的相关接口?



如何进行?(方法、技术)



过程是否已经被监控?



是否保持了记录?



2)COP的支持过程/管理过程

3)输入(I) / 输出 (O)

4)过程绩效指标

5)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6) IATF 16949:2016条款

7)查找什么

8) 检查记录,包括客观证据

8) 评价

(NR, OFI, nc, NC)

C02:产品实现策划

(I)公司的经营计划;新产品开发的可行性报告;新产品开发计划;客户要求;公司现有的资源和流程的能力、生产率及成本目标

(O) 工程票;控制计划;样品/产品

PPAP通过率95%

1.新品制作管理程序

2.PPAP程序 3.PFMEA程序

4.工程变更管理程序

1. 过程所有者及他们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明确?

2. 过程衡量指标及其完成情况,未到达目标要求的是否提出纠正措施?

3. 过程是否明确规定?

4. 过程输入、输出是否明确?

5. 过程风险是否识别并控制?

1.具体负责人对过程的认知(交谈);

2.部门负责的过程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3.过程的指标没有达到时是否有整改措施.

产品实现策划流程所有者为营业课课长;

过程目标未PPAP通过率95%,查2017年营业课品质目标,PPAP通过率100%


8.1产品实现的规划

为满足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应通过以下措施对所需的过程进行策划、实施和控制:

a)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b)建立下列内容的准则:

1)过程;

2)产品和服务的接收。

c)确定所需的资源以使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d)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

e)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确定并保持、保留成文信息,以:

1)确信过程已经按策划进行;

2)证明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策划的输出应适于组织的运行。

组织应控制策划的变更,评审非预期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减轻不利影响。

组织应确保外包过程受控(见 8.4)

1品质规划流程\项目规划流程\新产品的品质计划.

2品质计划的开发

3.1品质计划和设计记录、管制计划、作业指导书、产品核准记录、资源/设备及任何改善它们的计划。

3.2在设计各个阶段的设计确认。

3.3品质计划中,流程更改和流程更新之间的连接。

4产品实现的输出的形式和内容。

5品质计划\顾客规范\技术规格。

6.过程策划的变更是否控制

7.是否策划对外包过程的控制?

查APQP资料有针对厂内所有的电镀种类进行了策划:镀锌有吊镀一线、二线和滚镀一线、二线;合金类有锌镍一线、二线;

查锌镍二线APQP资料,策划分四个阶段进行,不同的阶段规定了相关的项目及输入的要求,制定负责部门及人员

第一阶段对客户的图纸及规范进行评审将评审项目记录在设计和开发评审表中最终评审结果同样记录在评审表中,包含产品一般要求、产品特殊要求、客户指定要求、特殊特性识别和要求、制造可行性评估的评审结果;确定小组人员及职责,进行小组可行性分析评价是否可达成及是否需要进行更改,对产品开发实现需要的新设备、设施、工装、量具、试验设备进行评估,完成第一阶段工作提出报告及管理者支持;

第二阶段对产品的制程进行设计开发,设计产品的制造过程,对产品制造过程进行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制定FMEA及试生产计划,对量测系统和初始过程能力进行分析,完成第二阶段工作管理者支持;

第三阶段产品试生产包含样品制造、检验、量测系统分析、过程能力分析确定产品是否满足客户要求并制定量产控制计划

第四阶段产品交付和服务


8.1.1运行策划和控制——补充

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应包含以下主题:

a)顾客产品要求和技术规范;

b)物流要求;

c)制造可行性;

d)项目计划;

e)接收准则。

8.1.2 保密

组织应确保正在开发中的顾客签约产品和项目及其有关产品信息的保密。

1.开发项目是否考虑:

a)顾客产品要求和技术规范;

b)物流要求;

c)制造可行性;

d)项目计划;

e)接收准则。

2.产品开发的保密。

查APQP资料,策划已包含了顾客产品的要求和技术规范、交付服务、制造可行性分析评价

客户加工协议/采购中有要求保密事项在合约审查时进行评审


8.3.2设计的开发和规划

1、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适当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以确保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2.在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和开发中,应着重于错误预防,而不是探测。

3、在进行设计和开发规划时,组织应考虑:

a)设计和开发活动的性质、持续时间和复杂程度;

b)所需的过程阶段,包括适用的设计和开发评审;

c)所需的设计开发验证及确认活动;

d)设计开发过程涉及的职责和权限;

e)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所需的内部和外部资源:

f)设计和开发过程参与人员之间接口的控制需求;

g)顾客和使用者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需求;

h)对后续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

i)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期望的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水平;

j)证实已经满足设计和开发要求所需的成文信息。

4、应使用多方论证方法的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a)项目管理(如:APQP或VDA-RGA);

b)产品和制造过程设计活动;

c)产品设计风险分析(FMEA)的开发和评审,包括降低潜在风险的措施;

d)制造过程风险分析(如:FMEA、过程流程、控制计划和标准的作业指导书)的开发和评审。

5.参与设计开发人员必须具备适当的设计技能,这些技能必须得到识别

1.1组织主导的产品设计和开发活动。

1.2组织管理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

1.3专业记录,如:时程表、决策点都已被组织管制和核准

2.1产品设计和开发流程。

2.2产品设计审查、验证和确认的流程。

2.3为产品设计有开发的员工工作说明

3.1内部稽核结果。

3.2对任务和沟通流程的组织上界面审查

4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产品设计和开发规划的输出的更新证据

5.1产品开发小组的职能代表。

5.2参与特殊特性定义、FMEA和管制计划的人员

6.制造过程风险分析的结果?

7.开发人员的设计技能。

NA


8.3.8产品设计输入

应针对所设计和开发的具体的产品和服务,确定必需的要求。要求应考虑:

a)功能和性能要求;

b)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

c)法律法规要求;

d)组织承诺实施的标准或行业规范;

e)由产品和服务性质所导致的潜在失效后果。

针对设计和开发的目的,输入应是充分和适宜的,且应完整、清楚。

相互矛盾的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得到解决。

组织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成文信息。

8.3.3.1 产品设计输入

应对作为合同评审结果的产品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产品设计输入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产品规范,包括但不限于特殊特性

b)边界和对接要求:

c)标识、可追溯性和包装:

d)对设计的替代选择的考虑;

e)对输入要求风险的评估,以及对组织缓解/管理风险的能力的评估;

f)产品要求符合性的目标,包括防护、可靠性、耐久性、可服务性、健康、安全、环境、开发进度和成本等方面;

g)顾客确定的目的国(如有提供)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

应有一个过程,将从以前设计项目、竞争产品分析(标杆、供应商反馈、内部输入、使用现场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源中获取的信息,推广应用于当前或未来相似性质的项目。

1设计输入记录和文件

2.1顾客规范。

2.2法律和法规要求。

2.3以前/现有的产品设计信息。

2.4产品标杆。

3.1顾客规范分析。

3.2可行性合约审查

4.1顾客规范分析。

4.2可行性合约审查记录

5.1顾客规范分析。

5.2可行性合约审查记录

6.设计风险评估报告

7.设计经验总结报告

NA


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组织应对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识别、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包括但不限于:

a) 产品设计输出数据,包括特殊特性;

b) 生产力、过程能力、进度及成本的目标;

c) 可替代的制造技术;

d) 顾客要求.如有;

e) 以往开发的经验;

f) 新材料:

g) 产品搬运和人体工学要求,

h) 制造设计和装配设计。

制造过程设计应包括,针对问题适当的重要程度,和所遭遇到风险相称的程度来使用防错方法。

8.3.3.3特殊特性

组织采用多方论证方法来建立、形成文件并实施用于识别特殊特性的过程,包括顾客确定的以及组织风险分析所确定的特殊特性,应包括:

a)将所有特殊特性记录进图纸(按要求)、风险分析(如:FEMA)、控制计划和标准的工作/操作说明书;特殊特性用特定的标记进行标识,并且贯穿这些文件的每一个;

b)为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特殊特性开发控制和监视策略;

c)遵循顾客规定的定义和符号或组织的等效符号或标记,如符合转换表所示。如有要求,应向顾客提交符号转换表。

1.1设计FMEA。

1.2生产力、过程能力、成本目标。

1.3法规。

1.4顾客要求,如果有。

1.6以往的开发经验。

2.1建立特殊特性的过程。

2.2设计记录。

2.3审查顾客对特殊特性,定义和符号鉴别的要求。

2.4管制计划。

2.5产品图面。

2.6作业员指导书

3.PFMEA

4..防错的结果:防错清单和管制要求

查APQP资料:生产流程有进行了潜在失效及后果分析制定FMEA

开发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进行了评价

制定了QC工程表

制定了操作指导书

查程序文件,新增了防错管理程序

管课负责从内外部信息中识别差错,生产部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对差错实施防错设计。在进行防错设计时优先考虑影响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防错设计。

防错技术包括预防、探测、警告等基本功能。防错设计时可考虑:针对设备采用的防错装置、针对物料采用的防错装置、针对操作人员采取的防错措施。

生产部对作业员工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掌握防错装置的操作要求。

生产部根据「防错清单」(附表一)上的检查要求,对防错装置实施日常检查。

生产部按照工装管理要求对防错装置进行日常维护,依【设施设备管理程序】办理。


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组织应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

a)规定拟获得的结果;

b)实施评审活动,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c)实施验证活动,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d)实施确认活动,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

e)针对评审、验证和确认过程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

f)保留这些活动的成文信息。

1.1设计审查规划和记录。

1.2设计审查涉及所有受其影响的职能。

1.3产品设计和开发的状态审查。

1.4矫正措施与状态审查的连接

2设计审查规划和其记录维持

3.1对所有连接中项目的产品实现过程,不同阶段的项目审查。

3.2政策开展的总结性结果



8.3.4.1 监视

产品和过程设计开发期间特定阶段的测量应被确定、分析,以汇总结果的形式来报告,作为对管理评审的输入。

在顾客有所要求时,应在顾客规定或同意的阶段向顾客报告对产品和过程开发活动的测量。

1.项目阶段评审报告

2.项目节点质量监控结果

查APQP资料:在策划的3个阶段都有进行了可行性承诺与管理者支持


8.3.4.2 设计和开发确认

应根据顾客要求,包括适用的行业和政府机构发布的监管标准,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设计和开发确认的时程安排应与顾客规定适用的时程相符。

在与顾客有合同约定的情况下,设计和开发确认应包括评价组织的产品,包括嵌入式软件在最终顾客产品系统内的相互作用。

1依据使用者要求/需求所做的设计确认:

1.1顾客计划和内部开发计划之间的比较。

1.2设计确认记录。

1.3文件化的失效记录。

2在生产创始之前完成产品确认记录

3.1产品确认试验报告。

3.2设计活动的矫正措施流程。

3.3矫正措施记录

在APQP第一阶段的开发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8.3.4.3原型样件方案

当顾客要求时,组织应制定原型样件方案和控制计划。组织应尽可能地使用与正式生产相同的供应商、工装和制造过程。

应监视所有的性能试验活动的及时完成和要求符合性。

当服务被外包时,组织应将控制的类型和程度纳入其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以确保外包服务符合要求

1.1原型样品设施。

1.2原型样品记录。

1.3原型样品管制计划

2.1设计/原型样品/量产工模具。

2.2必须了解和管制原型样品的实现及试验条件

3试验记录

4适当时的分包商管理



8.3.4.4产品批准过程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符合顾客规定要求的产品和制造批准过程。

在向顾客提交其零件批准之前,组织应根据ISO 9001第8.4.3条,对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审批。

如顾客有所要求,组织应在发运之前获得形成文件的产品批准。此类批准的记录应予以保存。

1符合顾客有个产品核准程序的要求

2供货商的产品核准程序文件和记录

查PPAP程序:程序规定了通过向客户提交生产零件及相关文件进行批准,表明本公司对客户的工程设计记录和规范中所有要求的了解程度,以及本公司生产过程的潜在能力,为接受订货并按计划提供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


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组织应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

a)满足输入的要求;

b)满足后续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的需要;

c)包括或引用监视和测量的要求,适当时,包括接收准则;

d)规定产品和服务特性,这些特性对于预期目的、安全和正常提供是必需的。

组织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成文信息

1设计输出记录符合在设计输入要求中所制定准则。

2.1设计验证试验报告,其显示试验结果;接收准则。

2.2工程图面

3所有可得到适用的产品设计输出文件



8.3.5.1 设计和开发输出-补充

产品设计输出的称述方式应适合于对照产品设计输入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产品设计输出应包括但不限于:

a)设计风险分析(FMEA);

b)可靠性研宄结果;

c)产品特殊特性;

d)产品防错结果,如:DFSS、DFMA和FTA;

e)产品定义,包括三维模型、技术数据包、产品制造信息,以及几何尺寸和公差(GD&T);

f)二维图纸、产品制造信息以及几何尺寸和公差(GD&T);

g)产品设计评审结果;

h)服务诊断指南及修理和可服务性说明;

i)服务件要求;

j)运输的包装和标签要求。

1设计输出记录符合在设计输入要求中所制定准则。

2.1设计验证试验报告,其显示试验结果;接收准则。

2.2工程图面

3所有可得到适用的产品设计输出文件

NA


8.3.5.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组织应对制造过程设计输出形成文件,采用的方式应能够对照制造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验证。组织应对照制造过程设计设计输入对输出进行验证。制造过程设计输出应包括但不限于:

l 规范和图纸:

l 产品和制造过程特殊特性;

l 对影响特性的过程输入变量的识别;

l 用于生产和控制的工装和设备,包括设备和过程的能力研究;

l 制造过程流程图/制造过程平面布置图,包括产品、过程和工装的联系;

l 产能分析;

l 制造过程FMEA;

l 维护计划和说明;

l 控制计划(见附录A);

l 标准作业和工作指导书;

l 过程批准的接收准则;

l 质量、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测量性的数据;

l 适当时,防错识别和验证的结果;

l 产品/制造过程不符合的快速探测、反馈和纠正的方法。

2.1制程规范和图面。

2.2制程FMEAs。

2.3工作说明书。

2.4制程核准的接受准则。

2.5品质、可靠度、可维护性资料。

2.6防错活动的结果。

2.7不合格的侦测方法。

2.8产品/制程的验证计划。

2.9过程的替代方法

3所有可获得适用的制程设计输出文件

4.依据规划所做的设计验证:

a)输出和设计要求之间的比较

b)基于结果的矫正措施。

2设计验证报告

查APQP资料:在策划实施过程中有识别了客户的图纸、技术规范;

制定了产品生产流程

对各生产流程进行了潜在失效及后果分析,制定了FMEA

制定了试生产QC工程表;

制定了操作指导书

产品制造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

组织应对产品和服务设计和开发期间以及后续所做的更改进行适当的识别、评审和控制,以确保这些更改对满足要求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组织应保留下列方面的成文信息:

a)设计和开发更改;

b)评审的结果;

c)更改的授权;

d)为防止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措施。

1变更记录

2设计变更核准流程

3影响研究,包括专利权的设计

4变更的管理流程

查变更管理程序,对产品及制程的变更进行了规定,目前公司内部没有制程变更,产品变更由客户提出依新品制作进行


8.3.6.1 设计和开发更改-补充

组织应评价初始产品批准之后的所有设计更改,包括组织或其供应商提议的更改,评价这些更改对可装配性、形式、功能、性能和/或耐久性的影响。这些更改应对照顾客要求进行确认,并在生产实施之前得到内部批准。

如顾客有所要求,组织应在生产实施之前,从顾客处获得形成文件的批准或弃权。

8.5.6 更改控制

应对生产或服务提供的更改进行必要的评审和控制,以确保持续地符合要求。

应保留成文信息,包括有关更改评审的结果、授权进行更改的人员以及根据评审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8.5.6.1更改控制-补充

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工程,对影响产品实现的更改进行控制和反应。任何更改的影响,包括由组织、顾客或任何供应商所引起的更改,都应进行评估。应:

a)明确验证和确认活动,以确保与顾客要求相一致;

b)在实施前对更改予以确认;

1.1工程变更申请流程。

1.2变更记录

2.1影响研究,包括专利权设计

2.2更改的管理流程

3.1试验规格。

3.2附有已定义接受准则的产品确认试验计划

4为产品变更、执行设计和生产确认试验的证据

5.1影响研究,包括专利权设计。

5.2更改的管理流程

6设计和生产确认试验报告

查变更管理程序:明确规定了各部门的权责管理课:供方的工程变更.生产部:工程变更的提出、实施.营业课:客户产品变更信息接收及评价.工程变更的验证.各部门:工程变更的评审核.厂长(含以上主管):工程变更的批准.

工程变更的评审和批准:

供方、组织内部和顾客的工程变更应由责任部门进行可行性评估.

工程变更需经厂长(含以上主管)和顾客的认可后方可实施.所有的工程变更都应在收到通知后的两周内完成评审.

工程变更的实施:

批准后的工程变更申请则由责任部门负责制定相关计划并实施:工程变更后的产品标识应按照顾客要求执行。

工程变更的验证:

品管课和生产部负责对工程变更后的产品进行确认,记录于「工程变更申请表」(附表一)中。验证合格后的工程变更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工程变更的发布:

变更后的资料按照【文件资料管制程序】发布。工程变更所引起的生产件批件文件更改时,按照【PPAP程序】执行。

查2017年变更实绩,公司无变更。

c)对相关风险分析的证据形成文件;

d)保留验证和确认的记录。

应对更改(如:对零件设计、制造地点或制造过程的更改),包括供应商作出的更改,进行以验证为目的的试生产,以便确认更改对制造过程带来的影响。

当顾客要求时,应:

a)向顾客通知最近一次产品批准之后任何计划产品实现的更改;

b)在实施更改之前获得形成文件的批准;

c)达成额外验证或标识要求,如:试生产和新产品确认。

8.5.6.1.1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

应识别过程控制手段,包括检验、测量、试验和防错装置,形成文件化的清单并予以保持,清单包含主要过程控制和经批准的备用或替代方法。

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对替代控制方法的使用进行管理。应基于风险分析(如FMEA)和严重程度,在实施的替代控制方法之前获得的内部批准。

在发运采用替代方法检验或试验的产品之前,如有要求,组织应获得顾客批准。组织应保持一份控制计划提交的经批准替代过程控制方法的清单并定期评审。

每个替代过程控制方法应有标准的工作指导书。至少每日评审替代过程控制手段的运行,以验证标准作业的实施,旨在尽早返回到控制计划规定的标准过程。方法范例包括但不限于:

a)以质量为关注的每日审核(如,分层过程审核,如适用);

b)每日领导会议。

基于严重程度,并在确认防错装置或过程的所有特征均得以有效恢复的基础上,在规定时间内对重新启动验证形成文件。

在使用替代过程控制装置或过程期间,组织应实现生产的所有产品的可追溯性

1.过程更改的现场实施控制

2.过程控制的替代方法的清单

3.替代方法的风险识别和内部批准

4.替代方法启用实施的批准记录

5.替代方法的运行评审

6.替代方法制造产品的追溯

客户提出的变更依新品制作程序办理

查制程管制程序:程序规定了若制程出现异常使用替代方案时,需经厂长(含以上主管)批准,必要时得到客户的许可,并填写「过程替代方案申请表」(附表三)以备查。

过程替代方案申请表中有明确在使用到替代过程是要记录使用的起点和终点,在使用替代过程时每天进行评审并记录,恢复原控制时需要经过验证。

查2017年,在实际过程中未启用替代方案

S01:文件/记录管理流程

(I):1、标准的要求2、法律法规要求3、客户要求4、流程控制要求5、管理体系的要求

(O):1、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的批准、分发和应用2、外来文件审查和分发应用3、技术文件制订、分发、应用4、品质记录的保存5、品质记录的分发、提供

1文件使用正确率100%

2记录保存的正确率100%

1.文件资料管制程序

2.品质记录管理程序

7.5.1.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并包括一份质量手册,可由一系列(电子或硬拷贝形式的)文件构成。

质量手册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和正当的理由;

b)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或对其引用;

c)组织的过程及其顺序和相互作用(输入和输出),包括任何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

d) 一个现实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内哪些地方满足了顾客特定要求的文件(即:矩阵)。

1.公司管理文件清单

2.依据IATF 16949和TS 16949差异分析所编制的品质手册

公司针对体系转换制定了IATF16949:2016与 TS16949:2009差异分析表

品质手册依差异分析表进行了修订

查品质手册:新版手册对过程所有者进行了规定,明确过程所有者到具体职位。

公司按PDCA循环模式,基于风险的思维,建立以过程为基础的管理模式

新版品质手册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确定、监视和评审进行说明;

对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进行详细描述;

新增顾客特殊要求管理程序,对顾客的特殊要求进行识别和评审

新增知识管理程序对信息和知识需求的确定、获取渠道、积累和分享平台、知识创新、专利等进行管理。

新增风险管理程序,对各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应对方案

新增防错管理程序,制定防错清单

新增变更管理程序,对供应商,制程灯所有涉及到的变更进行管理


文件管制

1组织是否对品质管理系统所要求的文件进行管制?

2 组织是否编制文件化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管制:

a) 文件发布前得到适宜的核准?

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审查与更新,并再次核准?

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已得到鉴别?

d) 确保在使用的处所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鉴别?

f) 确保外来原始文件得到鉴别,并管制其分发?

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某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鉴别?

2.1文件管制总清单或类似的文件

2.2文件核准权限。

2.3文件核准记录。

2.4文件在各种场所的可取得性。

2.5文件位置的了解。

2.6文件的可获得性。

2.7废弃文件的储存和处理。

2.8从内部和外部起源的文件通知/分发过程。

2.9已修订文件的审查和核准

查文件使用正确率目标100%,实绩100%有达成

查记录保存正确率目标100%,实绩100%有达成

查文件资料管制程序:程序文件规定了管理文件核准权限,如品质手册制、修、废为管理代表,审核为厂长或其代表,核准为总经理或其代表

管理手册、各项程序及作业指导书等管理文件之分发、收回、销毁及管理由管理部门之文管中心负责

技术文件(内部工程票)之分发、收回、销毁及管理由营业课之业务单位负责

外来非技术文件由相关单位呈阅后,交于管理课文管负责保管,外来技术文件由相关单位呈阅后,交于营业课负责保管。

管理文件之制订:

管理文件之制订,由单位主管指定专人拟案并填具「文件履历表」注明分发单位数量后由拟案单位依「管理文件核准权限一览表」进行审查核准。

程序规定了文件发行与收回、文件实施、文件修订、文件废止、外来文件之管理、对外发行文件、文件保管、保存期限及销毁、文件档案管理等各项作业。

查文件管理,有依照程序规定实施。


7.5.3.2.2工程规范

1组织是否建立一流程以确保能根据顾客要求的时程来及时审查、发放和实施所有顾客工程标准/规范及更改(包括适当文件的更新)?

2组织是否保存每项更改在生产中实施的日期记录?

1.1顾客工程标准变更通知/分发的过程。

1.2实施顾客发起变更的过程。

1.3工程变更引发的文件更改

2实施工程变更的记录

查新品制作记录:颖明产品HQ99940-0800-A、HQ99796-0608-A产品客户变更规格,由原六价电镀变更为三价电镀,客户有提供生产工作令,在生产工作令工程名称上有注明三价铬处理,在产品外箱上有黏贴“改变初品”标识,制程检验记录表中规定外观检查项目为五彩三价铬、膜厚、盐雾试验等项目。

产品进料后依新品制作流程进行


记录管制

1是否建立并保存记录,只提供符合要求和品质管理系统有效进行的证据?

2记录是否保持清晰、易于鉴别和存放?

3组织是否编制文件化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鉴别、储存、保护、存取、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管制?

4组织是否把记录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并必须依据问题4.2.7和4.2.8中提出的要求进行管制

1.本过程有哪些品质管理系统记录。

2.品质管理系统记录的易读性。

3.品质管理系统记录的易鉴别性。

4.环境和储存条件必须符合文件的存储媒介(如:拷贝文件、软盘等等)。

5.根据顾客/法规要求的记录保存期限。

6.保存期满后,对记录的处置。

查品质记录管理程序:程序文件规定记录的

鉴别:每一种品质记录必须有明确名称且不得重复,以利鉴别。

搜集:权责单位应随时收集已经结案或执行中之品质记录,以利产品品质追溯。

储存:权责单位储存品质记录,应分类且依照品质记录之编号(批号)储存,没有编号(批号)者按日期储存或以方便取阅为原则储存。

索引:品质记录索引,权责单位依品质记录之分类及编号(批号)或日期或客户别、部门别进行索引。

维护:权责单位应保持品质记录之完整及清晰。

处理:于保存期限内之品质记录应保持完整,超过保存期限之品质记录可以销毁。

保存期限:管理审查和内部稽核资料必须保存三年以上,任何品质记录必须保存两年以上,PPAP相关资料必须保存至该产品或零件生产和服务期结束;详见「品质记录一览表」

保存要求:所有的记录保存必须满足法律、法规和客户的要求。

查品质记录一览表,对公司现有的记录表单都有规定了保存年限


S02: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I) 公司的经营规划和发展战略;岗位技能要求及员工的技能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员工的激励方案 (O) 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培训计划;员工招聘及员工劳动合同的建立、变更或解除;员工激励方案的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估报告

教育训练达成率100%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7.1.2 人员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所需要的人员,以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和控制其过程。

7.2 能力

组织应:

a)确定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这些人员从事的工作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

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验,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

c)适用时,采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并评价措施的有效性;

d)保留适当的成文信息,作为人员能力的证据。

1员工配备是否充分。

2员工个人履历记录。

3工作人员资格确认

查过程绩效指标教育训练达成率100%实绩100%,有达成。

查吊二线人员配置,岗位要求10人,实绩配置10人,满足生产需求

查2017年教育训练资料,品管人员安排了QC手法教育训练,产品先期策划教育训练,生产件批准程序教育训练等;

查教育训练实绩2017年2月10日品管有进行QC手法教育训练,教育训练合格。

查生产部教育训练计划,生产部安排了电镀技职人员教育训练,程序文件教育训练;

查教育实绩,2017年1月13日生产部有进行了电镀技职人员教育训练,参加人员为各生产线班长组长,教育训练有进行考核;

查教育训练资料林瑞钗岗位为分析员,有参加恒捷化工的培训,成绩合格

查员工教育训练资料:生产部张子茂入职日期为2004年2月23号,有进行了新进员工教育训练,从2004年至2017年培训如5大手册教育训练、生产技能培训教育训练、QC及生产技能培训教育训练、生产部中层干部强化训练生产部精益生产强化培训、电镀知识培训教育训练、药液使用说明教育训练、检测仪器使用教育训练、IATF16949标准讲解及差异分析、IATF16949标准体系差异及换版辅导、IATF体系辅导(第一阶段)、IATF体系辅导(第二阶段)等教育训练


7.2.1 能力 – 补充

绝织应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过程,识别包括意识(见第7.3.1条)在内的培训需求,并使所有从事影响产品要求和过程要求符合性的活动的人员具备能力。从事特定指派任务的人员应按要求进行资格认可,尤其关注对顾客要求的满足。

7.2.2能力 - 在职培训

对于承担影响质量要求、内部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符合性的新的或调整职责的人员,组织应对其进行在职培训(其中还包括顾客要求培训),包括合同工和代理工。在职培训的详细程度应与人员的教育程度及其要在日常工作中执行的任务的复杂程度相称。从事影响质量的工作的人员应被告知不符合顾客要求的后果。

7.2.3内部审核员能力

组织应有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验证内部审核员的能力,要考虑到顾客特定要求。关于审核员能力的更多参考。

内部审核员能力的维持与改进应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证实:

l 每年执行组织规定的最小数量的审核,并且

l 保持基于内部更改(如:过程技术、产品技术)和外部更改(如:ISO 9001、IATF16949、核心工具及顾客特定要求)对相关要求的认知。

1本过程职位的能力资格要求。

2培训计划。

3培训记录。

4.1对员工新任务的培训记录

1.2契约制员工的培训记录

5.内部体系、过程、产品、二方审核员培训和记录

6. 内部体系、过程、产品、二方审核员资格认可记录

查三阶文件工作岗位任职要求作业标准书,在文件工规定了公司各个岗位人员的任职要求及需要具备的能力要求和在职期间的培训要求,针对产品审核、过程审核、体系内审的人员的资历、能力及培训要求进行了规定,针对产品审核、过程审核、体系审核审核人员每年度的审核数量进行了规定

查2017年教育训练计划,公司各部门均有排定相应的教育训练计划,查教育训练实绩,排定的教育训练都有按时完成

每年度排定排定4次新进员工教育训练

查教育训练资料,体系内审员有经过SGS转版培训并颁发证书,体系内审员周军印、林仁铨等都有培训及转版培训

查2017年度体系内审计划,内审员都有排定审核,符合每年度执行的最小数量的审核


7.3 意识

组织应确保在其控制下工作人员知晓:

a)质量方针;

b)相关的质量目标;

c)他们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质量绩效的益处;

d)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

7.3.1意识-补充

组织应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证实所有员工都认识到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在实现、保持并改进质量中的重要性,还包括顾客要求及不合格品带给顾客的风险。

1员工意识教育活动

2现场了解关键重要特性员工对所作业活动对顾客的重要性

员工激励

为促进员工实现质量目标,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不断提供自身的质量意识和技能,公司建立以下激励制度和方法:

a)公司制订奖惩制度根据员工在工作表现中,给予奖励或提升,从而创建一个鼓励创新和进步的企业环境。

b)公司制订考绩制度针对员工的工作表现,特别是质量意识和技能、工艺创新和进步、加工产品的质量提高等,予以考核,每半年统计一次,考绩分数在80分以上的给予提升职级。

员工激励制度由管理课人事总务负责实施。

管理部门每年应组织各部门以「员工调查表」中的内容对公司员工进行质量意识调查,为促进员工实现质量目标,进行持续改进。


7.3.2员工激励和授权

组织应保持形成文件的过程,激励员工实现质量目标、并进行持续改进,并建立一个提倡创新的环境。该过程应包括促进整个组织对质量和技术的认知程度。

1使用的激励系统

2员工激励的范围

3员工满意度的衡量


S03设备、工装管理流程

(I) 公司的发展规划;产品品质、生产效率对设备的要求(性能、能力和操作方式);设备/工装维护保养需求

(O) 设备/工装维护保养结果;符合使用要求的设备/工装

设备故障率1%以下

1.设施/设备管理程序

2.设施设备策划有效性管理程序

3.紧急应变管理程序

4.产品安全性管理程序

8.5.1.5全面生产维护

应制定、实施并保持一个形成文件的全面生产维护系统。该系统应至少应含:

a) 对按照要求产量生产合格产品所必需的过程设备的识别;

b) 被识别设备的替换件的可用性;

c) 设备和设施维护的资源提供;

d) 设备、工装和量具的包装和防护;

e) 适用的顾客持定要求;

f) 维护目标,以及预防性维护符合性指标。

g) 维护计划和目标以及形成文件的措施计划的定期评审,以在未达成目标时采取纠正措施;

h) 对预防性维护方法的使用;

i) 对预测性维护方法的使用;

j) 周期性检修。

1现有的维护

2.1由特定的量测指针设置系统的有效性。

2.2关键设备清单。

2.3维护记录。

2.4参观工厂

3预测性维护的范例。

查生产部部门目标设备故障率,锌镍一线、锌镍二线目标均有达成,吊镀一线、二线、滚镀一线、二线有部分月份没有达成,有进行了检讨

生产部针对使用设施/设备(机器)建立「设施/设备管理台帐」与「设备履历表」

生产部在生产前检查设施/设备状况,并记录「设备日常点检表」

生产部每年度制定「年度设备定期保养计划表」并按规定周期实施保养,结果并记录于「定期保养纪录表」

重要设备的重大维护保养情况记录于「设备覆历表」

查关键设备备品管理标准书,有环安课建立设施设备备品清单,规定了备品的数量,每个月对备品进行盘点。

查2017年度关键设备备品有定期进行盘点,备品数量符合要求






7.1.3.1工厂、设施和设备计划

组织应使用多方论证方法,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缓解方法,来开发并改进工厂、设施和设备的计划。在设计工厂布局时,组织应:

a)优化材料的流动和搬运,以及对空间场地的增值使用,包括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并且;

b)在适用时,便于材料的同步流动。

应开发并实施对新产品或新操作的制造可行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制造可行性评价应包括产能策划。这些方法还应适用于评估对现有操作的提议更改。

组织应保持过程有效性,包括定期风险复评,以纳入在过程批准、控制计划维护及作业准备的验证期间作出的任何更改。

制造可行性评价和产能策划的评价应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1小组必须是跨部门的员工组成

2.1制程分析。

2.2工厂配置图(现在的和计划的)

3人类工程学、自动化、生产线平衡、库存等级的衡量。

查APQP资料,有成立APQP小组,确定小组人员及职责,进行小组可行性分析评价是否可达成及是否需要进行更改,对产品开发实现需要的新设备、设施、工装、量具、试验设备进行评估

查设施设备策划有效性管理程序,程序规定了在实施新产品质量规划时,应当使用多方论证小组方式来开展并决定新产品的设施、设备和过程的计划,以期能集合众人的智慧,将各项计划安排达到最优化的程度,具体依照【新品制作管理程序】执行

厂内的各项配置须达到将物料的流程及搬运距离降到最低,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或搬运设施的浪费,并达到同步的物料流程,

每年由生产部针对生产过程中重复性高可自动化的状况,予以提出是否有可改进之处,按「自动化评价表」进行评价

生产部针对与人的操作有关的要素,列出事项并做出评价,其结果需记录在「人员作业相关要素评价表」

由生产部调查主要工序设备及操作工的作业能力,对照生产计划对设备能力与人员配置的恰当性进行评价,并记录在「设备与操作工配置表」

由生产部对各工序流程中的在制品贮存量是否合理进行评价,并记录于「在制品周转评价表」

由生产部对各工序间材料的交转和搬运,场地空间的使用进行评价,并记录于「工序附加价值评价表」

查2017年无实绩资料

nc





8.5.1.6生产工装及制造、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

应针对生产和服务材料以及散装材料(如适用),为工具、量具的设计、加工和验证活动提供资源。

应建立并实施一个生产工装管理体系,不管归组织或顾客所有,其中包括:

a) 维护、维修设施与人员;

b) 存储于修复;

c) 工装准备;

d) 易损工具的工具换方案;

e) 工具设计修改的文件,包括产品的工程变更等级;

f) 工具的修改和文件的修订;

g) 工具标识,如序列号或资产编号;状态,如生产、修理或废弃;所有权;以及位置。

应验证顾客拥有的工具、制造设备和试验/检验设备是在明显的位置永久标记的,以便能够确定每件工具或设备的所有权和用途确定。

如任何工作被外包,应实施监视这些活动的系统。

1工装管理的流程

2.工装的验收、保养、标识、定置管理

3.分包商管理系统(选择、评价和管制)

查作业标准书,有制定了挂架管理标准作业书,标准书规定了挂架试做、订购、验收、编号、储存、使用、检查、维修保养及报废权责单位为生产部

检验合格之挂架由生产部建立「挂架管理台帐」,并以【挂架标识单】张贴到挂架台车之并由生产部将其台车置放于指定区域

生产线依工程票上所指定之挂架,进行生产,依据挂架标识单将部品管理票所指定的挂架提取使用,挂架损坏无法使用时生产线应将其放入挂架待维修区

生产部定期每季度盘点挂架数量,并记录于「挂架盘点记录表」

生产部每月对待维修挂架进行检查,将结果记录于「待维修挂架检查记录表」

挂架如需维修时,生产部应先自行维修处理,如须送其他部门维修时,由生产部主管知会厂商处理

挂架送修后,生产部将挂架送修情况记录于「挂架履历表」追踪处理

挂架使用周期过长导致挂架不能使用或挂架无法继续使用时,生产部课长报经厂长(含以上主管)审批后报废

查挂架管理资料,挂架有建立管理台账,不同挂架名称及可使用数量,如挂架编号D012,挂架名称为320油管挂架,可用数量60支,挂架定期盘点,记录与挂架盘点表,如D012挂架名称320挂架,实际数量60支,盘点数量为60支;

查生产二课对导线铜头定期进行盘点整理及向对应记录损坏及维修有记录

滚镀使用滚筒未纳入管理

nc

S04采购/供应商管理流程

(I) 客户订单要求;生产计划;材料需求、供应商品质保证能力要求。

(O) 符合需求的材料;符合需求的合格供应商

采购合格率100%

采购及时率100%

1.采购管理程序

2.供应商管理程序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在下列情况下,应确定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实施的控制:

a) 外部供方的产品和服务将构成组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

b) 外部供方代表组织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

c)由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部分过程。

应基于外部供方按照要求提供过程、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确定并实施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以及再评价的准则。对于这些活动和由评价引发的任何必要的措施,应保留成文信息。

1.外部供方选择依据

2.供方选择的过程和证据

3.供方定期评价的过程和证据

4.合格供方清单

5.在供货商现场的制程稽核

6.供方质量协议

查供应商管理程序,程序规定了由采购人员根据公司之需求寻找适合的供应商,遵守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等原则,并收集多方面资料,如质量、服务、交货期、价格、汽车业务量、财务稳定性、业务持续性规划等评价要求为筛选的依据,并发出「供应商基本资料表」给有合作意向之供应商填写相关内容,寻找到的供应商在送样前应确认其有无通过ISO9001体系,这是作为合格供应商的首选条件。若没有通过ISO9001但有申请认证的计划,应必须得到客户的认可,才能叫供应商进行送样确认。如无认证计划,需由我司派审核员至供应商处进行二方审核

样品认可过程:

供应商送样品至我司,由厂长室进行测试确认样品是否适合我司使用,并根据试制情况开具相关测试报告提交厂长级以上主管签核生效样品确认合格可进行小批量试用三批,试用合格采购人员将其试用结果填入「供应商基本资料表」后交由公司高层进行评鉴,评鉴合格后,将其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中,原配合之供应商由管理部门采购人员以「供应商资料表」进行调查后,选择品质及配合优良之厂商,提报厂长级以上主管核准后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

客户有指供的专门供应商直接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

供应商都有签订采购合同,合同有针对供应商的交期,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要求


8.4.1.2供应商选择过程

组织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供应商选择过程。选择过程应包括:

a)对所选供应商产品符合性以及组织向其顾客不间断产品供应的风险评估;

b)相关质量和交付绩效;

c)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

d)多方论证决策;以及

1.外部供方选择依据

2.供方选择的过程和证据

3.选择准则包括质量和交付绩效、对质量体系的评价

查采购/供应商管理流程目标:采购合格率100%,2017年实绩1-8月都有达成。采购及时率100%,2017年实绩1-7月份都有达成,8月份为达成,有进行了分析改善


8.4.1.3 顾客指定的货源

当顾客指定时,组织应从顾客指定的货源处采购产品、材料或服务。

第8.4条的所有要求(除了IATF 16949第 8.4.1.2条中的要求)适用于组织对顾客指定货源的控制,除非组织和顾客之间的合同另有特殊约定。

1.1如果适用,核准的供货商名单

1.2如何使用这些名单?

2.1组织的进货检验范围,包括由顾客指定供货商处所采购的产品。

2.2组织的供货商管理过程的范围,包括顾客指定的供货商。

查合格供应商名录:目前公司批准的合格供应商有13家,主要都是原料供应商,包含昆山恒捷、瑞期精细化工、安美特(中国)化学有限公司等;

工装模具供应商未纳入管理,需要改善

nc

8.4.2控制类型和程度

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不会对组织稳定地向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组织应:

a)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

b)规定对外部供方的控制及其输出结果的控制;

c)考虑:

1)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稳定地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2)外部供方实施控制的有效性;

d)确定必要的验证或其他活动,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

8.4.2.1控制类型和程度-补充

应有一个形成文件的过程,以控制外包过程并选择控制的类型和程度

该过程应包括根据供应商绩效和产品、材料或服务风险评价,增加或减少控制类型和程度以及开发活动的准则和措施。

1. 1.1组织的进货检验。

2. 1.2来源检验。

3. 1.3在供货商现场的制程稽核

4. 2由采购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决定的管制方法

5. 3.1选择系统。

6. 3.2绩效评比系统。

7. 3.3组织的供货商手册

8. 4.1选择系统

9. 4.2绩效评比系统

10. 5.1由组织执行的供货商的第二者稽核结果。

11. 5.2核准的供货商记录



8.4.2.2法律法规要求

组织应有形成文件的过程,确保所釆购的产品、过程和服务符合收货国、发运地和顾客确定的目的国(如有提供)的现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

如果顾客为特定产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确定了特殊控制,组织应确保按照规定实施并保持这些控制,包括在供应商处。

1政府和环境组织的稽核结果。

2供货商内部稽核。

3符合的凭证或证书。

4供货商的稽核

查供应商管理资料:昆山恒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有提供营业执照,ISO9001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1体系认证证书、供应产品不使用证明书(不含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十溴二苯醚、全阜新烷磺酸、六溴环十二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有提供建设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该项目由江苏省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验收,主要是针对废气、废水、噪声、方面进行了监测,结果符合政府相应的要求,验收组由苏州市环保局、昆山市环保局、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等组成。


8.4.2.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

应要求其汽车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开发、实施并改进一个通过ISO9001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除非顾客另有规定,应当根据以下顺序来达成本要求:

a)经有第二方审核符合ISO 9001;

b)经由第三方审核通过ISO 9001认证;除非顾客另有规定,组织的供应商应通过保持认证机构出具的第三方认证证明来证实对ISO 9001的符合性;

c)经由第二方审核通过ISO 9001认证,同时符合其他顾客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d)通过ISO 9001认证,同时经由第二方审核符合IATF16949;

e)经由第三方审核通过IATF 16949认证(IATF认可的认证机构进行的有效的供应商IATF 16949第三方认证)。

1供货商ISO 9001证书

2供货商体系开发计划

3分包商开发的证据

查供应商证书一栏表:

合格供应商有11家通过了ISO9001或TS16949体系认证;福州兰化、福州恒雨化工为贸易商未取得ISO9001体系认证,以上2家供应商有提供制造商ISO9001认证证书;

供应商证书时效一览表对供应商的体系证书、有效期限进行记录,便于追踪证书的有效期,及时请供应商提供最新的证书


体系管理-资料获取

文件名:

【体系管理】专注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知识的分享!

【分享内容】企业内外部培训教材PPT,管理体系制度文件,表单模板案例,内部审核技巧,外部审核准备迎审技巧,管理体系建设实战案例,注册审核员考试资料,内部审核员培养教程,质量/安全/精益生产,制造行业书籍电子书,GB/GBT/HB/DB/QB/GJB,法律法规分享及解读,ISO9001,ISO14001,ISO45001,IATF16949,ISO13485,ISO27001,ISO17025,ISO22000,VDA系列,CQI系列等等标准体系管理知识及培训教材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