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最会说话的两个人

 激扬文字 2023-05-31 发布于四川
有人说世上最难的是两件事:一个是把别人的钱,放到自己的口袋;而另一件事是把自己的想法,放到别人的脑子里。
前面一个我们不管,但是后面一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想要让别人听从自己的建议,一定是很难的事,更别说这个别人是皇帝了。
历史上因为进言给皇帝被杀的人太多了,但是有二个人却很牛,不但没有被杀,反而让大领导们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一、阴饴甥巧救晋惠公
春秋时期,秦穆公软禁了晋惠公不让其回国。晋国的大臣阴饴甥,于是前往秦国参加去游说,希望秦王能放了晋惠公。
图片
阴饴甥劝说秦王
秦穆公见到了阴饴甥,问道:'最近你们晋国内部和谐吗?”
阴饴甥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不和谐“。
秦穆公一愣,有点奇怪的说:“为什么呢?”
阴饴甥回答道:“因为您抓了我们晋国的国王,我们国家分成了两派,小人们都说一定要报仇雪恨,君子们都说一定报答恩德。”
秦穆公想了一下,又问:'国人认为你们国君将来会怎样?”
阴饴甥回答说:”小人认为国君不会被赦免,君子认为国君必然回国。但是我想变恩德为怨恨,秦国是不会这样的事的。”
秦穆公沉思了片刻,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啊。”
之后秦穆公把晋惠公从牢房,换到秦国的宾馆住了一段时间,并且送给了他7头牛、7头羊和7头猪,以此来表现自己的尊重,最终还将他送回了晋国。
二、大臣触龙劝太后
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
但是齐国说一定要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去齐国当作人质,才肯出兵。
赵国太后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个小儿子,不同意让它去齐国当人质。面对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生气的说道:“有再说让长安君做人质的,我老婆子一定朝他的脸吐唾沫。”
图片赵太后不许幼子去当人质
大家都没有办法的时候,大臣触龙说他去试试看。
于是触龙请求面见赵太后,太后尽管让触龙进来,但是知道也必定是为此事而来,心中先藏了一肚子气。
没想到触龙慢慢地坐下,先问太后身体有无不适之处,继而请求能给他的小儿子,在宫中找个官职当当。
图片触龙劝说赵太后
太后说:“一定同意您的。你的儿子年纪多大了?”
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希望在老臣没死的时候先拜托给太后。”
太后奇怪的说:“做父亲的也爱怜他的小儿子吗?”
回答说:“比做母亲的更爱。”
太后这个时候完全放松下来,笑道:“我们妇道人家,特别喜爱小儿子。”
回答说:“老臣个人的看法,老太后爱女儿燕后,要胜过长安君。”
太后说:“您错了,比不上对长安君爱得深。”
触龙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深远一点。老太后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是想到可怜她要远去,也是够伤心的了。送走以后,并不是不想念她,而是每逢祭祀一定为她祈祷,希望她有了子孙,可以代代相继在燕国为王吗?”
太后说:“是这样。”
触龙说:“从现在往上数三世,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
太后说:“没有。”
触龙说:“不只是赵国,其他诸侯国的子孙有吗?”
太后说:“我老婆子没听说过。”
触龙说:“地位高人一等,却没什么功绩;俸禄特别优厚,却未尝有所操劳,不是好事呀。现在您老太后给长安君以高位,把富裕肥沃的地方封给他,又赐予他大量珍宝,却不曾想到目前使他对国家做出功绩。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老臣认为老太后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所以我以为你爱他不如爱燕后。”
太后顿悟道说:“行啊。任凭你派遣他到什么地方去。”
赵太后于是给长安君套马备车一百乘,到齐国去作人质,随后齐国就出兵了,赵国也最终得救了。
阴饴甥用自己国家不和谐的两派人,来游说秦王选择以德化怨;触龙用自己给小儿子要官,通过与太后共情,成功达到目的,这两人都是真正的会劝说的人。
而只是一味的冒死直言进谏的人,除了被训斥,又怎么能让大老板采纳意见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