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中所想,都必须通过口头来传达。比如夫妻之间闹矛盾,男方因为不喜欢女方,心中想离婚,于是就会嘴上主动跟女方提离婚。这就是心中所想,外化的一种体现。但是,女方正在气头上,离就离,谁怕谁?也许这婚就离成了。但是,离婚这件事本身很复杂,比如涉及孩子、财产分割、抚养费等问题。双方一旦后悔,就再也很难收回去了。所以,说话还是要谨慎。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就不说。如果经常说离婚,可能没准哪天真的就离了。但是造成的伤害却要由双方承担,后果也许挺严重的。所以,决定说话之前,先要问问自己的内心,是不是真的想离婚。如果不是,就不要随便提。如果心中确定是,再主动去说吧。“心者,神之主也”。三心二意、心猿意马,都会影响你的精神。精神不集中,做事不能全神贯注,就不能成功。如果,离婚能让你精神更专注,那么为什么不离婚呢?但是,离婚让你精神涣散,萎靡不振,心神不宁,那就不要离了。心神,心神,心离不开神,神也离不开心。心领神会,心驰神往,心融神会,才是最好的状态。所以,人活一辈子,最终还是要以自己的内心专一为主。内心归一,精神内守,才能状态饱满,准确出击,一击即中。鬼谷子又说: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也就是说,人的志意、喜欲、思虑、智谋都要通过嘴巴来表达。该说的时候就说,能让你成功。不该说的就不说,会让你陷入危险。比如,三国名士杨修,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不该说的乱说,最后被曹操杀死。而谋士贾诩则很聪明,不该说的坚决不说。曹操立嗣之事,贾诩缄口不言,他对儿子贾模说:“今朝座上客,它年阶下囚。我并非大王旧臣,如今却常随大王左右,言听计从,倍受宠信。这已招人妒恨,倘再不谨慎,必取祸端。凭我韬略文章,足可交四方之友,多年来所以深居独处,不结高门,公务之余从无私交者,无非为子孙免祸而已。”俗话说,祸从口出。慎言慎行,为贾诩避免了祸端。总之,人首先要学会收心归一,其次再谈精神内守,心神合一后,再根据捭阖之术决定开闭。一切言行举止,都必须以此为出入点。................................>.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