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留百年:清朝时期的珍贵照片

 杂家馆藏 2023-06-01 发布于四川

这张照片拍摄于1874年到1875年期间,是一张中国某官差家庭的合影。在古代,即使是地位不高的小官员,由于综合性收入的不错,其薪水也未必低。他们可能还会有一两个姨太太,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事情。坐在男主人右侧的这位女性是他的正妻,而男主人左侧的这对孩子则是他与正妻所生。相对而言,在小妾跟前没有孩子,这可能意味着她刚刚进门不久。

这张家庭合影拍摄于1874年左右,男人穿着得体的官服,但是,他只穿着一件普通的马褂,从官职来说,他应该是没有品级的。但是考虑到他家里有这么多人需要养活,而且他的儿子也跟他一起为朝廷当差,那么他的在地方的权力肯定也不小。

这张照片是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拍摄的,照片中是一位大清海军军官的家人。拍摄者笼统地描述他为和蔼可亲,喜欢与西方人交往。照片中他的女儿当时应该是16岁左右,因为当时女眷很少在外人面前露面,所以她和她母亲在照相机前显得有些拘谨。夫人身边的两三岁男孩可能是他们的儿子。而军官左后方站着的小伙子也许是他的智囊,当然也可能是他的准女婿!

这张照片拍摄于1902年北京的达官贵人之家,因没有详细记载,也不确定这是什么喜庆之日,可能是家族聚会或是盛大的喜事。但从这些妇女们的着装和打扮来看,他们都应该非常富有和有地位。时局的动荡与稳定并不在她们的控制范围内,所以较好的选择就是花费空闲时间交流如何相夫教子、分享经验心得,并且讨论胭脂水粉等美容话题。

这张照片拍摄于1901年的晚清时期,是一位母亲和她的五个子女的合影。从他们的着装和打扮来看,他们显然不是一般富贵人家

这张照片展示的是1921年的溥仪和婉容。婉容的面容姣好,头上的发饰也很精致。不知道当时在看什么,但她的神情很安详。溥仪则在认真地玩弄他的新玩具——相机,似乎对它非常感兴趣,样子非常专注。

朝末年的上海南京路是一个繁华的商业街区。当时,人们可能没有想到这里会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购物街之一。

1908年的北京,那时的北京城已经有了一定的现代气息,但依然保留着传统文化和古老的建筑风格。同时,也开始出现了一些西方式的建筑和设施。

在那个时期,北京大街上的人们穿着传统的服饰,如长袍、对襟衣和绸缎帽子等。他们的日常生活以传统的文化和习惯为主,如茶艺、京剧、书法等等。虽然现代派的影响已经开始进入中国,但在北京的大街上,还更多地能看到传统文化和价值的体现。

此外,当时的北京大街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商铺和小摊贩,售卖着各种应季的蔬果、布匹、茶叶等商品。人们往来于街道两旁,形成一个热闹而有趣的场景。

在1908年的北京,街头小贩是城市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通常经营着小摊,售卖各种商品。这些小贩在城市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时的北京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人口众多,因此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由于城市交通不便和商业机构稀少,很多人只能通过买卖小摊来维持生计,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这些小摊通常摆放在路边或集市上,出售各种商品,如食品、水果、文房四宝、布匹等等。有些小贩还会提供特殊服务,比如搭载行李或者做简单的修补服务等。

在清朝末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朝,面临着列强侵略的压力。在李鸿章和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等人的倡导下,清政府终于有了几分醒悟。1872年至1875年这三年中,先后有四批共120名中国留学生前往美国留学。

这些留学生主要学习各种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际法律,以便将来到国后用于现代化改革和对抗列强侵略。他们在美国接受了全面而深入的教育,并学习了先进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制度、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他们还深入了解了西方社会的宪政体制、行政管理制度、司法制度等,这对推动中国近代化改革,对抗列强侵略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晚清时期男子的传统着装。他们通常穿着长褂,有些人则会穿短褂,并使用一条长布作为腰带,在腰部将短褂系紧。下半身穿一条长裤,裤脚也会用布绑紧,像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紧脚裤”。

这些男子的衣着颜色通常以黑、白、蓝等冷色调为主,很随意地穿在身上。这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服饰的实用性和舒适感,而不是追求特效或高档的奢华。

这种传统着装不仅在北京,也在中国其他地区流行。然而,在近代之后,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男子的着装方式开始渐渐变化。传统的着装渐渐被西式着装所取代,男子的服饰日益多样,增添了更多颜色和花纹元素

在清朝时期,绿营是清军的常备武装力量,通常编制于清朝的各个直辖州县。而这里所说的“绿”并不是指颜色,而是指“绿林”,意思是指民间自发组织的地方武装。

这些绿林清兵都是汉人兵勇组成,并且实行世兵制,也就是说父亲去世后,儿子就顶替父亲担任士兵。这种制度保证了武装力量的传承和士气的稳定,使得清朝的地方武装得以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

这张照片大约拍摄于1870年(清穆宗同治九年),展示的是一所清末私塾学堂。在清代,私塾教育发达,遍布城乡。私塾按经费来源可分为三类:一是坐馆或家塾(有钱人聘请师傅在家里教授孩子);二是村塾、族塾(由地方或者宗族捐助资金,聘请教师来教授孩子);三是门馆、教馆、学馆、书屋或私塾,由私人设立,向学生收取学费,提供文化教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