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囊息肉5毫米,一张方子,清热利湿、 疏肝利胆、 和胃降逆 来化解

 夜阑听雨x1 2023-06-01 发布于吉林

今天这篇文章说一说胆囊息肉。

说到胆囊息肉,很多患者都觉得手术,对于息肉大于1厘米以及以上的,可以手术摘除,但对于一般炎症性息肉,我都会建议患者先中药调理试试看。

其实,胆囊息肉分很多种,如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等相对较易治疗。

文章图片1

中医认为: 胆附于肝, 肝胆因经脉络属,功能相辅相成, 互为表里。 胆胀在发病过程中, 往往肝病及胆或胆病及肝, 形成肝胆同病。

因此, 胆病须治肝, 治胆须调肝。

什么时候需要疏肝理气呢?

通常这类的患者有这样的特点:胁肋胀痛, 善太息, 暧气不止, 纳差胸闷, 伴不同程度焦虑症状,此时可用四逆散加减治疗。

案例分析:

女, 35 岁, 自诉右胁部疼痛不适, 牵引右肩背, 伴见口苦口干, 脘腹胀满, 大便干结, 小便黄。 舌质淡暗苔黄厚腻, 脉弦滑。 B 超检查显示:胆囊息肉, 直径 5mm。

辨证属湿热蕴结于肝胆, 肝络失和, 胆不疏泄, 湿热交蒸而发病。

治以清热利湿、 疏肝利胆、 和胃降逆。 随后开方,连服 7 剂后,诸症减轻,去徐长卿加

枳壳, 继服 40 剂, 复查 B 超, 胆囊息肉 3mm, 又按原方加减服用 2 月 , 复查 B 超胆囊壁厚 2mm, 光滑, 囊内未见异常回声。 继续巩固治疗半月 。 随访未诉特殊不适。

为何这样开方呢?

胆腑以通为用, 治兼和胃通腑, 胆气以通降为宜, 胃则受纳、 腐熟水谷。胆与胃在生理上存在着胆随胃降的关系, 能共同调畅脾胃肝胆之气机, 协同胃腑受纳。

胃失和降, 则影响胆之和降。 反之, 胆的病变亦影响胃之和降。 在胆胀病变过程中, 常出现胃失和降的症状。

总结:治疗本病时, 降胃通腑, 通过恢复胃之通降, 达到疏利肝胆气机之目的。 临床上, 很多患者是以胃脘不适症状反复不愈前来就诊, 常伴口苦、 纳呆、 痞满等症。其实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肝胆气机失调导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