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晨读晚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单元复习知识汇总(人教版)(晨读版)
2023-06-01 | 阅:  转:  |  分享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钻头等。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
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等。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单质 (填“单质”或“化合物”), 物理性质差别大
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它们的化学性质 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4.因为活性炭的结构疏松多孔,所以具有 吸附
性,常用作防毒面具的 吸附 剂。5.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6.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1)碳完全燃烧 C + O2 点燃 CO2 (属 化合 反应)(2)碳不完全燃烧
2C + O2 点燃 2CO (属 化合 反应)(3)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铜 C + 2CuO 高温 2Cu + CO2
↑ (属 置换 反应)(4)高温下木炭还原氧化铁 3C + 2Fe2O3 高温 4 Fe + 3CO2 ↑ (属 置换
反应)(5)炽热的碳和二氧化碳反应 C + CO2 高温 2CO (属 化合 反应)(6)CO2使石灰水变浑浊 Ca(O
H)2 + CO2 CaCO3 ↓+ H2O (不属 基本反应)7.观察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图回答:(1)此实验的现象是
:① 黑色固体逐渐变红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结束后,为何要先撤走石灰水,再停止加热防止石灰水到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
裂。(3)酒精灯火焰加金属网罩的目的: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8.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 氧化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
还原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供给氧的物质叫 氧化剂 ,得氧的物质叫 还原剂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供给氧的性质叫 氧化性 ,物质夺取
氧的性质叫 还原性 。9.判断题:(1)C60属于化合物 × 。(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 。(3)活性炭吸
附毒气是化学变化 × 。(4)小孩咬铅笔芯容易造成“铅中毒” × 。(5)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 。第六单元 课题2 二
氧化碳的制取研究1.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
↑ 。(1)不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CO2的原因: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2)不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制CO2的
原因: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HCl)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3)不用纯的CaCO3或Na2CO3粉末制CO2的原因:反
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且成本较高。2.收集CO2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已满。3.检验CO2
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4.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CO2,化学方程式是: CaCO
3 高温 CaO+CO2↑。5.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反应物的状态 和 反应条件 ;选择收集装置主要考虑的因素
是 气体的密度 和 气体的溶解性 。6.如右图所示,A装置优点: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 B装置的优点: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
止 ,实验过程中,关闭弹簧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液体与固体分离,反应停止 。 A B
CC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若水柱高度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CO2的物理性质:标况下,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大 , 能 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态
二氧化碳(俗称 干冰 )。2.CO的物理性质:标况下,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
排空气法收集。3.如右图所示,实验①: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 下层蜡烛先熄灭, 上层蜡烛后熄灭 ,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
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 ,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实验②:旋紧盖子,振荡瓶子,观察到的现象是矿泉水瓶变扁 , ① ②
得到此现象的原因分析CO2溶于水,被水吸收,压强减小。4.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石蕊试液的颜色变成了红色,说明CO2与水反
应生成了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 H2CO3,加热此溶液,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紫色,说明原来生成的碳酸又分解了,反
应的方程式为H2CO3 = CO2↑+H2O。5.CO具有可燃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 点燃 2CO2,火焰呈 蓝
色。 6.CO具有毒性的原因: 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 。7.如图是用CO气体还原氧化铜实验图,回答问题:(1)A
中的现象是 黑色固体变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CuO △ Cu+CO2 。(2)B中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 (3)要先通一会CO,才加热CuO的目的: 排尽装置内空气,
防止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 。(4)C处尾气点燃的目的: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8.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Fe2O3
+3CO 高温 2Fe+3CO2。实现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9.除去CO2中的CO,采用的方法是
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CO中的CO2,采用的方法是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0.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分子
的构成不同 。11.CO2的用途(1)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般
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3)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12.CO的用途:(1)可燃性:作气体燃料。(2)还原性:冶炼金属。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