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诗》 宋代: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横吹短笛,作者隔着田陇就能听到。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牧童这样清闲自在! 这是一首警世诗。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儿童是天真无邪的。 《牧童》 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青草铺在地上方圆六七里,晚风中传来牧童悠扬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地为床,天为帐,无牵无挂,观赏星辰,这是我们童年的美好时刻吧! 《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是想利用风让船前进啊!诗人被孩童的稚气和可爱行为感染,从而创作了此诗。 《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宋代:吴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 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 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吴激是北宋宰相吴栻之子,书画家米芾之婿,善诗文书画,所作词风格清婉,北宋钦宗靖康二年,吴激奉命使金,次年金人攻破东京,金人慕其名,强留不遣,命为翰林待制。早年在宋朝甚有声名,春风得意。此时屈仕北国,贰臣之疚自不待言,而思念故乡之情也只能托归来的游子之口道出。 而天真无邪的孩童哪能体会游子之心、家国之思,看见不认识的老人,只能“笑问客从何处来”。 《守岁》 宋代: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过年,是孩子最喜欢过的节日,守岁通宵不睡觉。 《观游鱼》 唐代: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同样一种爱鱼心,而反映在目的上、表现在行动中却是这样的不相同,孩童小时候天真无邪,很多都没有太明显的恻隐心,这正是童年的快乐之处。 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作者表达了垂暮之年的伤感。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其二》 唐代: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想必很多人童年,都曾在家乡的小河里洗过澡吧,那真是美好的回忆。 《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头发蓬乱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坐在青苔上绿草遮映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人问路,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鱼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