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湘文艺】黄欢冬/咏生,似少女矜持的美

 潇湘原创之家 2023-06-01 发布于湖南
   

咏生,似少女矜持的美

作者:黄欢冬

罗辉店内她忙她的,我们几个凑一起没事就聊旅游,红梅说她去过咏生,风景好,自然美,百闻不如一见。一萍远嫁浏阳隔得远我们就拨通电话告诉她,联系好在咏生工作的李伟欣老师,相约咏生。

早晨,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邓老师开车来了,我们的车在通往咏生的路上奔驰,一路景物徐徐往后。李传也是一个好奇佬,也忍着手痛开车同行。他们一路谈论着咏生的土产品纯自然,食物鲜香味美,况且那里的气温温差不大,夏天都不用换棉絮,是个避暑的好地方,这些我是茫然不知。

小车行驶了个多钟头进入《平江咏生红色生态保护区》,只见门牌上有:“青山竞秀曾有红色根据地。”高大英俊的李伟欣,身穿红色运动装早早站在那等待我们,国字脸上满是笑容,站在那正朝我们招手。我们商量先开往余丽华学校。顺着山边弯弯曲曲的公路行进,一路空气新鲜,不知名的花草香味随着风从车窗钻入鼻孔,沁人心脾,刚进入学校,门前一块黑底白字:“余丽华学校”的校碑映入眼帘。

走下车,经过保安室,我们知道了学校是深圳企业家谢雄平出资为家乡所建,环视四周,由衷赞叹,一栋教学大楼屹立在青山绿水环抱之中,站在那四处一望,令人心旷神怡。沿路花草围栏,路面整洁有致。进入校园,教室内窗明几净,舞蹈室、会议室、实验室、舒适养眼,篮球场、还有农业实践基地,学校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各项兼备,我们走遍校园每个地方,环境优美。“余丽华学校”的校名可见谢雄平先生用母亲的名字命名感恩父母养育之恩,何等的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家乡,在朗朗的书声中想到孩子们是多么幸福。

从学校出来,向红色根据地“咏生县苏区旧址”开去,到达苏区旧址河对面。刚下车,几个村民迎上来,请我们进屋喝茶。并问李伟欣什么时候修桥,他回答:“桥一定会修,你们放心。”他领我们走过树木做的踏水桥,他跟我们说:“以前村民要走上游很远的地方才能过来这边,踏水桥也几次被水冲走,只能暂时用,我在这里总要为群众做点事。”

我们刚走上踏水桥大家都发抖,兴荣走前面,李伟欣一手牵着胜霞一手牵着我颤巍巍的,后面跟着新华、红梅、一萍、李传、邓老师、罗辉、吴会长等人,“卟嗵”李伟欣被胜霞拽下河水中,裤和鞋袜都湿了,幸亏我反应快用力一拉,才没有全身湿,过了河他脱下鞋袜甩甩水穿上。

进入咏生苏区旧址,拾级而上,高咏生雕像屹立在大坪中央。雕像右边便是苏区旧址正厅,内面有会议室,高咏生遗物展览等。

高咏生1930年5月红五军第一师第一团政委兼团长。1930年8月任湘鄂赣红军第五分校校长。1933年8月红十六军改编为红十六师,任师长。1934年5月湘鄂赣省委机关从江西万载小源转移至铜鼓幽居,被敌人包围,他率领部队掩护省委机关突围,遭受重大损失。他因左臂负伤被捕,后他打伤看守逃出,在江西桃树港坠落崖下的脚鱼潭壮烈牺牲,年仅26岁。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曾在平江河西建立咏生县。平江县设有咏生乡,以示纪念。

高咏生年仅26岁就壮烈牺牲了。我们肃然起敬,在他雕像前深深的躹躬,默念着: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的今天。

我们正在观看时,一位白发老奶奶见到李伟欣就道:“老李呀,进来坐,跟你讲个事。”老爷爷也满面微笑赶快走出来递烟,马上拿出椅子请我们一起坐,老奶奶的茶就端来了。老奶奶拉着李伟欣的手指河边告诉他:“原来铁索桥就在这,你们修桥时只要挖开那就有原来的印子。”老人的执着是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怀念。

从余丽华学校到苏区根据地一路走来,我深有感触:咏生是人名也是地名,余丽华是校名也是人名,正所谓:人杰地灵。

不禁想起:青山竞秀曾有红色根据地,碧水长流新建学校余丽华。

时近中午,驱车前往李伟欣办工的咏生村部,车到村部我们受到村领导和乡村振兴工作队热情接待。

我们刚坐下,村领导小胡马上给大家泡茶,工作队队长赵蕴湘客气几句就向我们讲述:“这里山青水秀,没有环境污染,只是太偏僻,土产品丰富,都是健康食品但都难往外销售,没有销售就没有了经济来源,造成村民的贫困。现在很多人家都关门闭户外出打工,希望大家来帮助咏生,哪怕能传递产品信息都好。”李伟欣补充道:“这里有猪、羊、鸡、蜂蜜、鱼虾、金银花、黄精、红薯片、杨梅糕、蚕豆、黄豆、笋干等等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还有木炭、药材都是优质产品。”他们关心村民的生活从内心溢于言表。

席间,村干部和工作队总是围绕着乡村话题,修桥、修路,哪户缺什么,谁有个常吃药的妻子。难怪我们一路见到热情的村民,是他们的工作做到位暖了人心。

吃过饭,顾不上休息,村书记魏有富和副书记魏喜民各自开车和徐牡丹李伟兴陪同下,说是带我们去走走,其实是前往村民家里看实情,看得出他们为振兴乡村那种迫切的心情。

初夏,阳光本来温热,车越往里走越凉爽,我们打开车窗,呼吸着带水果香味的空气。看着山上黄色点点的枇杷,一树树的野果,爬在树枝上荡秋千的金银花,一颗颗脸红的山桃在风中频频招手,还有正在盛开红花,如一张绿色可餐的图画。车在青山绿水间奔驰,公路边的河水清澈见底。停下车走近河边,见水里有鱼游虾戏。有人问,这河这么清,夏天肯定有人来游泳,不怕发生溺水吗。李伟欣答:“在节假日和暑假期间,为防溺水,我们轮流值班,沿河巡逻。”魏有富接着说:“平时有人钓鱼,我们巡逻就边清理河道,让河水更干净些。”小车继续在弯弯曲曲公路上前行,我好奇地问:“嗯,这山边公路经常有山石滚下来吗?”李伟欣答道:“有,我们会开车来检查路,碰到有石头就捡开,清理。”难怪路面这么干净。车在公路上向前行驶,路边一排排橘红的平房映入眼帘,我忙叫,停车,等我拍下那漂亮的平房。魏有富把车停稳,等我拍好了照他解释,那是政府给一些贫困户和生态移民户住的。我忽然大悟,咏生的自然美是他们用心保护好的,看!墙壁上有:盗挖药材,危害极大。他们为保护原生态,留住名贵药材挂起了警示标语。

我们一路去了袁卫民、冉立华等、村民的家,每家都热情,红暑片,杨梅糕,蚕豆,米花,桃子干等,多样果品招待我们。我们看是纯自然,便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把几辆车后尾箱塞得满满的。

太阳西沉,晚霞已染天边,车在余晖中奔驰,不知谁带头讲起了:“如有条件,好想移居来咏生住土坯房,吃柴火饭,咏生没有人工开发,自然美,像个矜持美少女。”都把照片发到群内,啊,女同学照片都是笑容满面,只有一萍在站着瞌睡。这还没那么好笑,过踏水桥视频罗辉双手举起似投降,兴荣胸前像飞奔的兔子,新华和红梅划船姿式。邓老师也是一脚一脚在移,哈,男子汉也怕。我们都低着头颤颤巍巍的不知吴会长那么快走过桥了,还拍下我们过桥的滑稽照,李伟欣还是牵着胜霞,而我张开双臂怕得像走钢丝。视频到最后才知道李传在桥上跳,难怪抖得那么厉害,大家看着照片和视频“哈哈哈”大笑,笑得捂嘴仰头,车载着我们的留恋和笑声酒满一路。

作者简介

黄欢冬,网名咏雪,生活在出作家的湖南平江,自然受到文化的熏陶。喜欢走在田野上构思,让回忆更亲切,今天更充实,明天更美好。数篇散文诗歌发表在纸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其中《干妈的蘑菇汤》等作品获奖。

图片 :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