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拒绝成熟

 一灼之火随笔 2023-06-01 发布于菲律宾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今天,是我坚持写作第714天,今天的主题是:不能拒绝成熟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的功夫,我们就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变成了成熟稳重的大人了。“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成熟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是除了变老以外时间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另一种见证。少了一点幼时的天真与懵懂,多了一点老成与焦虑,或许看起来不再那么可爱,也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酷,但毋庸置疑的,我们都会成长为一个让自己可以偶尔感到骄傲的人。

成熟,不是世故与圆滑,不是庸俗与市侩,成熟的人能客观认识自我,尊重他人。成熟的姿态不是傲视众人的惟我独尊,而是如麦穗般低头,倾一腔之于土地的感激。

真正成熟的成功者,早已将他们内心的那份高傲与张扬埋藏于探索追求的艰辛中,那份将自己托举于高峰的骄然已流入汗水,剩下的却是谦和之姿。

邓琳,曾经是别人眼中的天才,复旦毕业留学美国,自然科学硕士、哲学博士,医学博士后。但在回乡后,她却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复旦毕业,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后学位。在普通人看来,毫无疑问,却是一个成功者。但是,她却是一个悲剧,在她成长的过程中,过多过重地注重智力开发,却忽视了心理素质的自我培养。家长过多地参与邓琳的人生轨迹,导致邓琳缺乏生活自理、独立应对问题的能力,从而养成了一种依赖型人格。当邓琳面对就业、感情等方面的困境时,缺乏最基本的应对能力。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代替孩子做事是爱的体现,但实际上却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虽然孩子的年龄越长越大,但是也只是在生理上的成长,心理上并没有真正的成熟。父母替孩子解决问题,在短期内,看似是让孩子省时省力,但从长远来看,却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可能会给孩子埋下更深更大的祸根。

余秋雨曾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地从容。”

愿我们都能在该成长的时候成长,该成熟的时候成熟。

滴水持久,方能穿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明日主题:人生的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